当年赚的快钱成了现在的阻碍!无印良品被自己给套路了

近日,无印良品母公司发出的财报显示,自从无印良品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可比销售同比首次下滑2.2%,上半年总的财政收入也下滑了0.2%。据悉,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步伐其实从2017年开始就在放缓了,从2017年Q2至2018年Q2,每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2.6%、21.2%、18.3%、14.8%和10.4%。

当年赚的快钱成了现在的阻碍!无印良品被自己给套路了

今年上半年,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不仅在内地新开了8家门店,而且还开设书店、酒店、高级餐饮,与京东合作加码电商等。看起来红火的无印良品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是无印良品有点小贵。

由于无印良品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主打"重设计"这张牌。让许多不堪忍受国内设计的国人眼前一亮,甚至收获了一大批死忠粉。正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无印良品很快成为了"品质生活"的代表,俨然成了一家高端品牌。

当年赚的快钱成了现在的阻碍!无印良品被自己给套路了

然而,无印良品在通过高价塑造高端形象的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进入的门槛。再加上人们消费观念逐渐趋于理性,这样一个日本便宜杂货铺式的商店,在中国通过包装牟取暴利的做法被越来越多的人得知,购买的人越来越少也就不意外了。

此后无印良品虽然在中国市场进行了9次降价,但早期赚快钱包装出来的高端品牌定位,却再难以进行消费降级,无印良品在人们的认知中依然是那个标榜着"设计无价"的公司。因此,原来的用户逐渐流失,新的用户迟迟不来,甚至苦于自己的品牌定位,渠道想下沉都下不下去,无印良品的存在也变得越来越尴尬。

当年赚的快钱成了现在的阻碍!无印良品被自己给套路了

此外,在无印良品发展遇阻的同时,国内一些模仿它起来的企业已经遍地开花。像网易严选、淘宝心选、米家有品等,虽然它们的套路都和无印良品类似,比如极简化的设计,涵盖日用品、家居、服饰、食品、电器各大品类,自建或者整合更有效的供应链等。在无印良品还一脸蒙圈的时候,国内市场已经被瓜分完毕。

当然,除了原本的业务外,无印良品也试图通过玩多元化来扩展业务、壮大营收。然而随着这些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资本早已进入各行各业,像餐饮、书店、酒店这些市场均已十分成熟,一边是毫无经验的无印良品,一边是深耕各自行业多年的星巴克、锦江、诚品书店等巨头,其进入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年赚的快钱成了现在的阻碍!无印良品被自己给套路了

当年肯德基刚刚进入中国时,也曾被国人当作高端品牌,如今却已"沦为"一线城市白领外出就餐的无奈之选。但这对于肯德基来说,不仅不是损失,反而更加有利于其发展。作为一个产品以日常用品为主的杂货品牌,无印良品也如当年的肯德基一样,当务之急就是卸下之前包装起来的品牌包袱,而非玩其他花样。只有越来越接"地气",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