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徐乃昌:所藏皆世間殊絕之品

南陵徐乃昌:所藏皆世間殊絕之品

圖1 徐乃昌

南陵徐乃昌:所藏皆世間殊絕之品

圖2 “南陵徐乃昌刊誤鑑真記”鈐印

南陵徐乃昌:所藏皆世間殊絕之品

圖3 漢居巢劉君冢中石羊拓片

徐乃昌(1869—1943)(圖1),字積餘,號隨庵,安徽南陵縣人。清光緒十九年(1893)舉人,官至淮安府知府、授江南鹽巡道監督。辛亥革命後,遠離官場,傾心於著書、刻書、藏書以及收藏金石古物,是近代著名的藏書家和金石學家。

清代乾嘉時期開始,金石考據之風不斷興起,晚清時期大批古器物的出土,更激發了學者們對於金石學的關注。很多藏書家在搜訪珍貴古籍圖書的同時,也對金石古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徐乃昌正是這樣一位兼及藏書與古物收藏的學者。據安徽著名教育家程演生在《徐乃昌行狀》一文中記述:“所蓄三代彝器、甲骨及秦漢以來古鏡、帶鉤極富,皆世間殊絕之品。而金文石刻拓片達三萬餘通,多足資經學、史學之抉擇。”可見,徐乃昌所收藏的古器物種類豐富,主要包括青銅器、甲骨、銅鏡、金石拓片等。

關於徐乃昌甲骨的收藏,國學大師王國維曾為徐乃昌的甲骨收藏作序——《隨庵所藏甲骨文字序》,其中說到:“庚申(1920)秋日,積餘先生(徐乃昌字積餘)復出所藏甲骨拓本見示,其中小半參事(指羅振玉)已選印入《殷墟書契後編》……此研究古文字及制度者所不可不肄業及之也。且甲骨一經摹拓,便有損壞,先生此拓,其與實物同寶之。”應該說徐乃昌收藏的甲骨數量雖然不算特別多,但質量較高,王國維在序文中充分肯定了徐氏所藏甲骨很具有研究價值。在徐乃昌日記中也曾記述自己所藏一塊“至大之獸骨,兩面均有文字”的甲骨,價值一千兩白銀,確實是極為難得的甲骨珍品。另值得一提的是,徐乃昌晚年將其所藏甲骨轉賣給了另一位安徽籍著名收藏家——廬江人劉體智(字晦之),後者收藏甲骨更是多達二三萬片之巨,為當時私人收藏甲骨最多者。

據徐乃昌自編的《隨庵藏器目》載,其收藏的商周鐘鼎彝器達90餘件,同時還收藏有數量更多的歷代銅鏡。徐乃昌編有《隨庵吉金圖》,也是王國維為其作序,序文中說:“南陵徐積餘觀察,博雅有鑑裁,多蓄書籍、金石,而所藏古器物尤精。戊午(1918)冬日,出所撰隨庵吉金圖,索餘為序。”徐乃昌在纂修《南陵縣誌·金石志》和《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時,都將自己所藏的部分青銅器列入。關於其銅鏡的收藏,羅振玉則在《小檀樂室鏡影序》中稱讚道:“積餘先生藏古鏡至富,茲精拓以傳藝林。”

徐乃昌的另一項重要收藏是金石拓片,他的這部分藏品由其後人捐獻給華東師範大學,現收藏於華師大圖書館,而且近年來得到了較好地整理與研究。從相關研究論文看,華師大圖書館藏有徐乃昌金石拓片4500餘種,種類有銅器拓片、墓誌拓片、刻經拓片、佛造像拓片、題名碑拓片、磚瓦拓片等。《徐乃昌日記》中有記載他所藏金石拓片獲得的途徑既有花錢購買,也有同好之間互相贈送,還有的是親自實地搜訪,並請人傳拓所得。一些拓片上還存有徐乃昌本人的題記,涉及尋訪、交遊及考訂研究等內容。

在金石古物收藏的同時,徐乃昌也有多部金石著錄。其中一部分是對自己藏品的著錄,如《隨庵藏器》《隨庵吉金圖》《小檀樂室鏡影》等。另外,他參與編纂了多部安徽地方金石文獻,如《南陵縣誌·金石志》《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其中後者價值頗高,這部書在以往金石志收錄碑刻文字的基礎,又將拓本拍攝相片,以圖片的形式附於書後,名曰《安徽金石古物存真》,這為後人研究安徽地方史提供了難得的影像資料。比如:清末,安徽壽州漢居巢劉君墓出土了四件石羊,石羊背部均刻有銘文,後為安徽建德(今東至縣)人周季木收藏。徐乃昌的日記有記載:“(1927)九月十二日,季木贈漢居巢劉君墓中鎮石及石羊,壽州三人集出土。”華師大圖書館藏徐乃昌拓本中,正有漢居巢劉君石羊的拓片,並附有簡要的題跋。徐乃昌編纂《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和《安徽金石古物存真》時,收錄了這幾件石羊拓片的圖片(圖3),並摹寫、釋文,非常細緻。居巢劉氏是漢代江淮地區的世家大族,“居巢”的地望在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漢居巢劉君石羊拓片為研究安徽地區漢代的這個世族提供了很好的實物資料。


二、本平臺中註明文章文字、圖片和音視頻,均來源於網絡,信息內容並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出版單位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