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点燃今夏的《中国新说唱》赛程已落幕,作为爱奇艺S+级网综,自7月14日开播以来有着久居不下的热度,各类数据全方位领跑暑期档。而最后一期“年度说唱冠军”的诞生,更是牵动广大观众的心。从集集创新高的讨论度中可以看出,这档聚焦相对小众音乐类别的华语说唱文化推广节目,名副其实地“出圈”了。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近年来,综艺逐渐“垂直化”,圈层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争相在满足特定人群喜好的同时,撬动大众市场,拓宽小众文化的传播边界。可圈层题材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受众困境,如何以高立意和大格局突围,实现“从圈层热议到大众爆款”,将是此类节目的前期和后期共同面对的难题。

为此我们采访了操刀节目后期制作的专业团队---大千影业,从他们爆肝创作的背后,揭秘“出圈范本”是怎么完成的。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中国新说唱》的后期团队主创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一)

新说唱的新命题

继说唱音乐逐渐在国内培养出自身受众之后,《中国新说唱》肩负起更进一步使命,即让说唱扩散的圈层更广,真正被主流文化接纳。于是,节目总制片人陈伟在企划之初便定下两大目标:一是选手层面,以“我年轻、我说唱”为口号,介绍更多富有才华与朝气的年轻说唱选手,并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现中国说唱的蓬勃生命力;二是文化层面,将中国文化跟说唱这种全球化音乐载体结合,展现新时代中国文化的新风韵、新情怀。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一个试图以选秀节目为切入口,揭开说唱音乐未来走向的新命题,更加考验后期制作的艺术表达力。为探索说唱音乐现状和大众化路径,我们分别从剪辑的‘新·真·美’三个维度入手,力求突破。”大千(上海)影业负责人王萃十分真挚地讲述这个节目的剪辑理念。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二)

新 · 用年轻人的语态承载主流价值观


面对新赛制、新选手、新的文化表达方式,首要寻找“新”的剪辑角度,帮助大众在青年文化话语权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了解充满活力的说唱艺术。

后期导演袁程杰介绍:“《中国新说唱》体现的一定是一种新环境下,新的剪辑方式和叙事方式。从海选开始,选择的叙事方式就是有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来参与,说明说唱被更多人所接纳与传递。在选手眼里,说唱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表达自我的态度,这些是要通过我们节目去表达给观众的。”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于是,我们在60秒淘汰赛中,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说唱团体和厂牌实力选手、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艺人、出道十多年的专业OG……此外,还有不少初出茅庐的种子rapper、各大知名高校的说唱爱好者……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短短两期内,说唱音乐、说唱歌手的多样性得到极大展现。这些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选手,带着迥异的身份标签和音乐风格,在歌声中释放热情,直抒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消除了一部分人对说唱的不理解,让更多人感受到有一定沉淀的说唱圈如今新人辈出,充满“燃、酷、潮”的氛围。

如此便在无形中推广了说唱艺术的价值底色,也将《中国新说唱》塑造成青年文化标杆之一,达成说唱艺术与青春正能量在价值观上的贯通。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三)

真 · Peace & love正能量引导,

助力多元推动文化


节目的宗旨是“用说唱表达正能量”,它囊括了潮流背后的核心精神,以及身处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弘扬的传统文化。于是剪辑师们保持对“真”的追求,从大量素材中挖掘真正有价值的故事,从选手言行中发现他们关于说唱的态度表达,从音乐作品中捕捉多元化属性碰撞出的火花,进而展现说唱文化最真实的一面,用爆款文化产品,实现能量的正向引导。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对此,大千(上海)影业负责人刘晔具体说明:“与一般室内选秀音乐节目不同,《中国新说唱》没有专业主持人全程串场,也不用大量花字说明,剪辑师完全用镜头语言讲故事,依靠自身情节的递进推动事件发展,且每个环节都应该相互关联和延续,使节目更偏向于真人秀形态。”

不难发现,节目更多体现了赛制的紧张感,故事情节的连续性,以及选手鲜明的特色。而在以往最吊人胃口的悬念和矛盾戏份上,为了引导观众聚焦于人物和作品,大千团队反套路而行之。秉持“在剪辑上克制,没有悬念的地方就不做悬念”的原则,对显而易见的结果爽快宣布,让故事继续发展。做到主次分明,张弛有度。

袁程杰从宏观层面进行补充:不刻意营造矛盾,事实如何发生,剪辑上就在尽量还原事实的基础上对故事加以润色,有的放矢地突出作品,更能体现该文化的初衷,Peace and Love。虽然在节目观感上缺少一些剧情矛盾与冲突,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该文化的真正内涵,它具有更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从本质上坚守说唱音乐本身,又可拉近说唱与大众的距离。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四)

美 · 兼具作品和故事

剪辑的艺术表达


总制片人陈伟在审片时的指导道:“音乐节目,没人说话的时候聊的是情怀,画面里要有力量,而说话的时候聊的都是音乐。”可见节目强调的内核依然是音乐本身。除了让大众看懂说唱节目承载的文化符号和新生代面貌之外,若无法用“选手”和“才艺”调动观众的喜怒哀乐,也难言成功。

因此,剪辑师们必须发挥好驾驭素材和故事的能力,用剪辑的艺术为观看体验增添美感。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后期导演李万龙透露:“为了使观众在才艺部分带着故事一起看,参与其中,又不影响才艺展示,我们做了许多设计与篇幅调整。”

以第十集为例。“周汤豪现场音频失误”无疑是才艺环节中充满故事点的存在。剪辑难点在于要处理好“明明是两遍一模一样的才艺,怎样让观众不产生重复感”的问题。

“第一遍才艺中,我们剪辑重点在于出事后邓紫棋的反应,让大家将关注点放在现场事故上,减弱了才艺表达。而第二遍的才艺,剪辑重点调整到了周汤豪身上,给他更多镜头,将大家的关注点转移为‘出事后,周汤豪能不能顶住压力完成表演’。从而制造好奇、丰富看点,使得周汤豪的歌曲充满使命感。才艺因此有了‘主角’的概念。”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最以小见大的是60秒淘汰赛环节。刘晔用剪辑手法进一步解释:“短短60秒内要传达三个层次的信息:才艺呈现、气氛烘托、故事讲述。我们通过设计镜头和切换反应,在呈现完整表演的同时,强调紧迫的时间概念,制作人怎么看,选手怎么看,使一个小节内的故事简短有力,存在争议但点到为止。”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五)

创意口播,玩出品牌传播新花样


正如节目主打年轻群体中有影响力的潮流文化,权益植入部分也符合时代对创意升级的追求。在不影响内容质感的前提下,《中国新说唱》以“创意口播”的艺术形式,结合节目的灵魂风格和品牌场景营造,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堪称 “出圈神助攻”。

将创意口播制作成音乐MV的表现手法,既是创举又是挑战。为确保广告成为兼具欣赏和功能价值的一环,爱奇艺商务团队进行精心的分析与创作,在构思创意脚本并完成精确拍摄后,由视效部门负责落实与增色。

通常,他们要在两天的紧迫周期内,凭借经验和默契,高度配合地完成大量抠图、商务对接、CG制作与最终合成的工作。视效总监李响以一贯的高标准,带领视效团队做了概念完整的视觉设计。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所有创意口播中,最具科幻色彩,剧情感最完整,制作周期最长的便是《星球坠落》MV。在短短3分26秒内,带特效的镜头多达53个,约为其他创意口播的三倍。一个画面包含多种特效,复杂度远远高于其他节目,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足够了解品牌调性和核心立意点,才有助于我们和各品牌方达成有效沟通,在此基础上消化前期拍摄概念,为其匹配相应的视觉风格,以呈现最佳效果,顺利完成从素材到特效定版的制作闭环。”李响为我们讲解道。

只有在有条不紊的流程下,我们才能看到MV中在舱窗镜头外打造的宇宙世界观,加入HUD(科技感UI)元素后堪比电影大片的操控台屏幕,三维模型搭建而成的飞行舱门,超大量绿背拍摄后依靠特效合成镜头和跟踪的场景。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除此之外,后期团队更是将“追求完美”发挥到极致。负责商务剪辑的小伙伴表示,虽然首次接触MV式剪辑有些压力,但更多的是跃跃欲试,为了将创意口播无缝衔接到节目中,使进出点都接入主节目的接口,确保观感流畅,每期他都煞费苦心。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六)

与时间赛跑,跟成果死磕


由此可见,要做到剪辑的“新·真·美”实非易事。如总制片人陈伟所说:“不要套路剪辑,好的片子从来不是用原有的技术做出来的,需要你把之前的经验累积在一起,加上创新才能做出引领潮流的节目。”

为跳出现有思维,打造金曲、人物、故事和价值观并存的节目,团队后期人员也进行了调整,共配置72人。其中剪辑团队56人,DIT、包装、后期编剧、制片等共16人。面对40多个机位,高达450T的总素材量,他们仅有三周半的单期制作时间,完成“素材整理-速记-剪辑-编串内容-特效权益-唱词-贴歌词与技术花字并核对-混音-调色-总串调整-输出”等复杂环节。

高品质背后,从剪辑到特效,从相对独立的素材到精彩纷呈的故事,后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在近乎极限的制作周期内,用专业要求自我,用爱发电工作,和时间赛跑,跟成果死磕。

垂直综艺出圈范本《中国新说唱》后期工作如何让大众看懂小众题材


文字&采访 | 吴雅雯

图片提供 | 大千(上海)影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