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是企業公關唯一的套路!

8月24日,浙江樂青20歲女孩趙某乘坐滴滴順風車遭遇不測,成為滴滴平臺上為公眾所熟悉的第3次女性被害事件。

對於一般的錯誤,往往我們容許再一再二,不允許再三。對於命案,我們不希望有任何一次,但是滴滴,這是第三次,意味著這是我們的極限。

這本是一次本可以避免的命案。因為該犯罪嫌疑人23日就被一女乘客投訴其不軌行為,但滴滴並未對該犯罪嫌疑人鍾謀做任何處理。

良知,是企業公關唯一的套路!

滴滴的不作為行為,不但激怒了民眾,話題衝上新浪微博熱搜,也被公安部和交通部約談,被要求滴滴順豐車全面下線整改。

滴滴承諾:

一是自8月27日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重新評估業務模式;

二是9月1日前完成合規化運營工作方案,報送有關部門並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安全隱患自查工作,完善隱患監察機制,通過線上、線下手段,查找整改存在的問題;

四是整改升級客服體系,加大客服團隊的人力和資源投入;

五是開拓平臺用戶緊急情況報警通道,完善配合公安機關證據調取機制。

兩度線下整改,有什麼不同?

5月6日,21歲的空姐李某珠,在鄭州通過滴滴平臺搭乘順風車,不幸被司機殺害。在社會輿論之下,滴滴5月11日宣佈自5月12日起停業整改一週,並宣佈具體的整改措施:

1. 順風車服務下線所有個性化標籤和評論功能;

2. 合乘雙方的個人信息和頭像改為僅自己可見,外顯頭像全部為系統默認的虛擬頭像;

3. 車主每次接單前必須進行人臉識別,最大限度杜絕私換賬號的可能性;

4. 在繼續評估夜間順風車合乘雙方安全保障可行性的同時,順風車暫停接受22點-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接單在22點之前但預估服務時間超過22點的訂單,在出發前對合乘雙方進行安全提示。

從整改的具體內容來看,相對5月“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的整改,這一次整改的承諾明顯徹底了許多,但對民眾來說,最重要的是滴滴的言行一致,而非之前給到大家的印象“承諾多,落實少”。

而據網友反映,滴滴順風車之前曾偷偷放開了私人頁面,出事之後,私人頁面又給關掉了。

良知,是企業公關唯一的套路!

也許是因為這一次事件實在是對之前聲明的打臉,滴滴官方竟然悄悄刪除了5月空姐遇害事件的道歉聲明。

良知,是企業公關唯一的套路!

良知,是企業公關唯一的套路!

滴滴官方微博也一度關閉,並出現過熱搜被刪除的情況。

良知,是企業公關唯一的套路!

可以看出,滴滴一邊在道歉,一邊卻在做小動作,企圖刪除相關負面。

這樣一個滴滴,其承諾的可信度有多大?

從上到下,感覺一直在承諾,卻從來不兌現。

人命關天,不見CEO程維露面,這與8月9日其在聯想之星十週年大會上談到創業時說,表示“要敬畏用戶”的理念背道而馳。而其所說的價值觀和管理哲學:“其實包括滴滴和我在內,也或多或少的被聯想,被柳總的價值觀,為人做事情的態度,管理的哲學所影響,所以內心是非常感激的。”,如今來看是否也學走了樣子。

良知,是企業公關唯一的套路!

翻開程維的很多報道,反覆提到用戶價值和敬畏用戶,在言行一致上,曾經令人尊敬的滴滴和程維卻讓我們失望。

在司機管理上,在吳曉波採訪視頻中程維有提到日本的司機如何的彬彬有禮,卻不見其有任何的學習行動。

今天的滴滴,曾經以顛覆者的角色出現,給我們的出行的確帶來了不少的便捷,但當他作為一種新的力量將舊的勢力徹底驅逐出去,不免落入了俗套,成為新的壟斷者。正如吳曉波在採訪中所說:

“沒有一種壟斷是值得讚美的,這你承認嗎?”,程維這樣回答吳曉波老師:“滴滴還是面對很激烈的競爭的”。

良知,是企業公關唯一的套路!

良知,是企業公關唯一的套路!

由此可見,滴滴在成為新的壟斷力量之後,不再是之前的滴滴了,對於壟斷可以不承認,對於生命出現的態度也就不顯得那麼意外了。

良知,是企業公關唯一的套路!

再看滴滴HR與離職同事的溝通,一句“選擇比善良重要”,這種從上到下一直的處事風格,真是讓人不寒而慄。

兩條人命,對外表示“敬畏用戶,才能走得更遠”的程維卻始終不見其誠意。一個國家出了事故,我們會看到負責人出來安撫表態,拿出整改措施,為何一個盈利為目的的企業領導人卻可以選擇默默迴避。

再回到滴滴官方的道歉通稿,更是讓人不敢苟同。

良知,是企業公關唯一的套路!

洋洋灑灑,字數不少,沒有深刻的反省,有的是“解釋和錢”,風格出奇的一致。

最讓網民不平的是,“未來平臺上發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滴滴將參照法律規定的人身傷害賠償標準給予3倍的補償。”這句話。“3倍的補償”實實實在在的讓人感覺到其用錢衡量生命的價值觀,而“未來”兩字更暴露了滴滴潛意識裡對一個鮮活生命逝去的無感,亦或是無法杜絕此類事件的一種消極處理態度。

補償肯定要的,不管多少倍都不值得拿來作為整個道歉聲明的重點,因為這不是對一個用戶在一個電商平臺買到了假貨的一個賠償,這是一條生命,生命是無價的。對受害者的家屬來說,500億美元估值的滴滴也抵不過家人的一條命。

而對於公眾關係(公關)的處理,一旦涉及人命,無論如何發聲都要接受批評。

但至少讓大家看到你們的真誠,以及發自內心的在反省問題,思考如何避免同類問題再度發生。

不能做過多的解釋,尤其是已經被大家認定為事實的事情。聲明中,滴滴對不能提供順風車主的信息做了解釋。而實際上,滴滴並不委屈,因為如果真的敬畏生命,一定可以想辦法去溝通解決,比如查下司機的行車路線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不是一味糾結於不能提供司機的隱私信息,甚至單純的只跟司機單方確認乘客沒有上車就不了了之。

對於滴滴的公關行為,有了套路的架子,卻沒有套路的血肉精髓,少了悲天憐人的情懷,以及對受害者及家屬的感同身受。

如果真的感知不到,也可以試著去換位,將自己假設成受害一方,那麼在面對公眾時,該說什麼樣的話,做什麼樣的事,自然也就有了正確的分寸和標尺,也不至於出現邊道歉邊刪稿的低級“套路”。

面對如此石錘的頂級負面,公關早已不再是執行層面能解決的事情,而應該升級為企業戰略,出面領導的級別決定了重視的程度。在這點上,滴滴程維還應該向投資方騰訊馬化騰學習,在大是大非面前親自出面,做正確的選擇。

公關本無套路,如果真的有,我想唯一能夠安撫人心的就是企業的“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