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戶北京,留給本科生的路還有多少?

落戶北京,留給本科生的路還有多少?

朋友小A今年7月就正式本科畢業了,而且拿到了一個大公司的offer。然而,沒打算考研的他,卻突然問我考研專業課的情況,說是要準備2019年的研究生考試。於是我問他,既然收到了offer,而且工資也不低,為啥還要準備今年年底的考研?以前不是很討厭繼續上學麼?小A無奈的說,沒辦法,工資雖然湊合,但公司也落不了戶,要想落戶,還得考研。對於我們本科生來說,能落戶的途徑實在是太少了。

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今天,針對本科生的落戶情況,小七(公眾號:七點說)先做了個調查,然後來詳細談談本科生的落戶問題,既然說落戶,就要先說到本科生的落戶的主要途徑,如下:

一、就是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了。毫無疑問這是最最最最主要的解決戶口途徑。看著似乎還不錯,但是小七具體搜了一下數據,問題就出現了。

首先是公務員,刨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國家公務員以外,最為關鍵的還是北京公務員考試。在已經結束的2017年北京公務員考試中,對本科的招考人數還不錯,大約3500左右(含大專及以上)。但是能落戶的京考,只有京籍戶口和外地籍應屆畢業生可以參加,如果將本科條件進一步約束到應屆畢業生,則招考人數急劇下滑到2249人。換句話說,人數減少了近三分之一,再加上年齡落戶等限制,條件嚴苛可見一般。

有人說沒了公務員,不是還有事業編考試麼,的確,事業單位可落戶,但也不是所以事業單位都有資格,且當年都能拿到指標。小七隨機查了下北京事業單位的招聘情況。

落戶北京,留給本科生的路還有多少?

首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招聘情況,在一共招聘的17人中,要求本科且符合應屆生的招聘只有5人,比例為29%。研究生雖然只招聘一人,但是卻對是否京籍沒有限制。

落戶北京,留給本科生的路還有多少?

同樣,在平谷區事業單位招聘的53個職位裡,有47個可供給本科生選擇,看上去也不錯,但是符合非京籍的本科職位為0!相反,雖然研究生的職位只有6個,但是對戶口是否非京籍沒有任何限制,只要滿足年齡都可以。

看到了這裡,相信對本科生的情況有了新的認識,這裡對地域的情況先不討論,單看研究生學歷的這條線,已經明顯的劃了出來。

2:考取能解決北京戶口的大學生村官和大學生社工崗位,並完成工作年限要求。

針對這條出路已經沒有可談的必要了,大學生村官已於2017年,正式併入公務員考試,所有的名額也已經包含在上文中提到了2249人中。至於大學生社工,多年前已經取消了。

3.其餘針對本科學生的落戶途徑,基本上已經沒有了,諸如高校、博士後、海外留學等方式,學歷的要求已經至少達到本科,高校更是博士才可以。從各個方面來看,本科學生的落戶之路已經越來越困難。

那麼,為什麼非京籍學生落戶北京到底為什麼這麼困難?小七認為大概率是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疏解北京人口,治療大城市病。北京的大城市病問題主要集中在人口過多、交通擁堵、房價高漲、大氣汙染等方面,增加落戶的門檻,是一種比較容易見成果的方式,表面上是限制落戶,實際上是控制非京籍人口。所謂提高學歷門檻,是控制人口總規模一盤棋裡的一步,跟汽車、房產限購都是同樣出發點,就是要在短期內遏制北京市人口不斷膨脹的傾向。

2.調整北京人才隊伍年齡結構,北京各種資源的承載力確實有限,這都是事實。留下緊缺人才,進一步調整北京人才年齡結構,是其主要目的。既然涉及到了人才問題,那麼留下什麼樣的人才才是困難之處,提高學歷門檻是很簡單的鑑別方式。

3.帶動其它地區經濟發展,目前,國內各地區發展不均衡,一些不發達地區確實也需要在京畢業的應屆生前去就業以帶動當地的發展。通過這種方式疏導人口去其它地區建設,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當然,我們看待任何事都要從兩面看,提高門檻固然有很多好的因素,但是對於本科畢業生,卻不一定是公平的。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上對於本科學歷已經產生了新的認識,在這麼一個遍地都是本科的年代,地位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崗位的選擇性也原來越少。然而更為嚴重的問題在於,社會已經出現了針對學歷的階級劃分,如同財富劃分階級一樣,高學歷已經間接代表了高等階級。並且這一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如何更好的避免歧視,防止丟掉真正的人才,這才是當下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