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挑起貿易戰,兩國背後各有深意

川普挑起貿易戰,兩國背後各有深意

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打響了對華貿易戰的第一槍。宣佈將採取措施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並將相關問題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雖然沒有具體披露加徵關稅的商品價值多少,但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涉及徵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其根據是去年啟動的針對中國的301調查結果。

於此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表達了“一不會怕,二不會躲”的明確立場。並且在23日上午就啟動了反制措施,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徵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總結目前兩條消息,針對目前階段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雙方當前扔處於互相試探階段

為什麼這麼說呢?需要從中美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從第一條美國方面的消息,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

1. 特朗普試探中國為主

,確實,特朗普有點瘋狂了,但是也沒有完全喪失理智,只是涉及了600億美刀的商品,而不是直接加上600億美元的關稅。由此可見,川普的第一招,只是虛晃一槍,說白了就是談談虛實,順帶想嚇唬嚇唬中國,心裡的盤算就是順便敲詐一把。

2. 中國的經濟實力確實對美國產生了一定的威脅。因此,美國知道貿易戰是一個雙輸的結果,但是特朗普仍然選擇了開戰。

3. 中國的貿易順差太大,如果一直不作出反擊,只會讓中國更加變本加厲的吃掉你。還不如,此時選擇主動出擊,掌握主動權。

臨時補充一點,那為什麼特朗普在明知道雙輸的情況下,仍然要強行開戰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 為了特朗普的“鄭智”利益: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當選總統時,許諾的製造業迴流,增加國內就業等,而且這些行業也是特朗普的背後利益集團,特朗普本身算是傳統利益的代言人了,無論是之前的軍火還是這次的貿易戰都有利益集團的影子,只有照顧好了這些金主,總統才能坐穩。二是美國的中期選舉也快到了。此舉更多是希望通過對中國的強勢態度,反襯出此前民主黨政府在這一領域的軟弱。當然,特朗普在選舉時也提過對中國徵收關稅的口號,也是實現自己承諾的一次行動。

2. 制裁固然會對自身有影響,但也是對受制裁的行業,其他行業短期不一定受到大的影響,再結合第一點提到的金主,可以很好的避開。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也能得到如下的分析:

中國根本沒打算退一步,而是選擇了立刻反制。為什麼會選擇正面硬碰硬?現在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的時代了,美國宣佈制裁你,你立馬慫了,美國說你是什麼你就是什麼,那你如何在國際上立足,如何向國內交代,更為嚴重的就是,慫的後果,就是美國會繼續得寸進尺,直到他自己吃的滿意了為止。

目前看來,中國選擇了制裁30億美元左右的商品,來對應美國的組合拳,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意思:

一是我們進口的主要產品幾乎都是農產品,尤其是大豆這塊,這也是美國的利潤點也是特朗普的利益金主。精準打擊他的軟肋,真正的讓他知道美國會受傷,會虧損,自己的票源也會有影響,才能掌握主動。

二是目前中國的經濟實力,還是弱於美國的,這也確實是差距,真要是打起來,目前來看,中國更要吃虧一些,但是我們不能慫,這次選擇較少的制裁,也是向特朗普表明,我們也是在試探你,如果你來真的,我們可以立馬加上幾百億,這也是我們留有後手的地方。

所以,我國就直接懟美國了,措辭嚴厲,但是仍留有餘地的緣由,實際上這也是“鄭智”的潛規則。說白了,也是在特朗普的預計範圍之內。

至於今後的發展方向,仍然要看情況來分析,但是我認為大概率最後還是中國給個臺階,讓美國下來。但是時間可能會持續到今年美國中期選舉之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