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一瞥,念念不忘,再轉川西北(一)

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再去川西北的信息,被很多人問及,為什麼又去藏區?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都無法回答。

就是在這個季節,在某一天,突然在腦海中出現了這個念頭,出去走走。

每天待在同一個地方,你會把這裡當成全世界,不再追尋,不再擁有,所以你得離開一陣子。

六月,可能不是最合適的出行季節,但對於我來說確實相對完美,趕在人滿為患的暑季前出去走走。

北京自駕稻城亞丁,穿行川西北大環線。對於這個路線其實沒有特別的計劃和安排,只是選擇了其中兩個青睞的目的地-色達與亞丁,同時又考慮到同行的夥伴身體能否適宜,最終就按環線來安排,畢竟這其中經過的觀音橋、雅江、康定這幾個城市的海拔都在3000米以內,可以當作一種鍛鍊或者修整。

主要路線:北京-西安-成都-馬爾康-觀音橋-色達-雅江-理塘-稻城-亞丁-新都橋-康定-瀘定-成都-北京,全程6300公里。

在六月五日的這天,看著熟睡的家人,我輕說一句:我走了。

凌晨四點多的北京,路燈昏黃,街上行人寥寥,這是第一次如此長途自駕,行程來回超過6000公里,我自駕這一將自己帶離這座城市的車輛,心中竟有些忐忑,一次毫無計劃和準備的長途出行就如此開始,沒有提前預定酒店,沒有提前研究路線,茫然的出發。好在還有方向,一路向前,不想太多,坦然的前行。

從杜家坎收費站出發算是真正開始了本次行程,路過河北,高速上的廣告牌很多竟然都是各個中學的廣告,某某中學全國排名多少。心裡暗自感嘆,教育的紛爭不僅僅侷限在優質的資源大城市,已經在全國各地開花,可憐的家長,悲傷的孩子。

匆匆一瞥,念念不忘,再轉川西北(一)

過太原,經渭南,下午五點,初次的西安。

漸漸適應開車趕路。已經下午五點,但天還大亮著,陽光炫目,有點熱。入住後,前往回民街溜達一圈,出門向南,知道是回民街的方向,但是不能確定距離。反正沒有目的,就用走的。馬路上滿滿的是匆匆的下班的人流車流,我卻悠閒的,在他們外面,任何秩序的外面,有組織是生硬的也是安全的。我始終在外面,無論有規律的生活著還是這樣地躍出。

回民街雖是個小巷子,但到處都充滿濃郁的回民色彩,小孩子下午放學,打打鬧鬧走在回家的路上,一群人圍著剛宰了羊的肉攤子,在各種蒼蠅蚊蟲的飛旋中從容地交易,各式各樣的小吃攤,都掛著“老X家”的字號,其中的X是各家姓氏。薑絲拌湯、薏米粥、牛肉餡餅、江米甜糕(帶著酒香的)、家制酸梅湯……買了一盒有字號的回民手工做的綠豆糕,那是兒時最為深刻的印記,直到回京,那一盒綠豆糕還是安詳的躺在後備箱靜靜的入睡,只是為了尋找記憶中的那一絲香甜吧?現在的人生活太安逸了,就容易被物質所累。

我不是能很決然的擯棄世俗的人,常常為了應景勉強去看名勝古蹟,配合慣常旅遊的概念,但這一次,沒有去大雁塔,沒有去未央宮,更沒有去兵馬俑,卻真的喜歡這樣的下午,在陌生的城市的街上走。外人可能當我是遊客,也可能就是世代居住於此的土著。打馬經過的遊子和親切的歸人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處處心安,便處處為家。

總在一瞥中看到遊客留影、錄抖音視頻啥的,記錄在這樣的陽光的黃昏,那些穿著水草般搖曳的長裙的姑娘,走在這樣古老的街道中,悠然成為一道道風景。

已是北京時間的午夜,這裡仍然熱鬧非凡。抱著熱氣騰騰的茶,疲憊散亂的視線慢慢聚焦,聽當地的人們用他們抑揚而快速的語言談笑風生。

而我,明天一早卻要走了。傍晚到達,第二日凌晨便在匆忙中悄然離去,對於一個城市,對於一個遊人,時間實在是太短了,沒有什麼遺憾,路過權當到達了。

六月六日,行程第二天,西安的清晨,人們大都還在沉睡,空曠的公交車站偶有稀稀落落幾個人在等早班車,破舊的公交開始咣咣噹當地開始前行,掠過城燈火闌珊。

再見,西安!

匆匆一瞥,念念不忘,再轉川西北(一)

翻越秦嶺山脈,若干個小時在隧道中的穿行,有點時光穿梭的感覺。限行、改道、並道,這些隧道給我心中已經烙印出驚恐的心,並一再發誓,回程一定要規避開這些令人觸目心驚的隧道,但終不遂人願,回程依然。

匆匆一瞥,念念不忘,再轉川西北(一)

匆匆一瞥,念念不忘,再轉川西北(一)

匆匆一瞥,念念不忘,再轉川西北(一)

匆匆一瞥,念念不忘,再轉川西北(一)

你好,黃龍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