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这是益风说推出的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留题地是风水的藏宝图。一条留题万人仿。

留题地:以诗表达,猜谜性质,趣味性强,所以流传甚广,在广西一带尤为常见。

—益风语录

【 开篇 】

闲暇时光,偶尔翻阅古诗词集。在优美诗歌的字里行间,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原来,古代不少杰出的诗人,极有可能也是造诣非凡的风水师!

古代的诗人,大多爱好游山玩水,对酒当歌,他们走过天南地北,咏遍梅兰竹菊,对天下山川河流,有着天然的敏感神经,以及微妙的心灵感应。

其中有一部分人,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掌握扎实的风水知识,只是由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不便明示于众,所以不为世人所熟识。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于是,他们就把游历四方所看到的佳城美地,隐藏在自己的诗辞歌赋中,偶露锋芒。这些诗词流传于世,历代传颂,最终成为了谜一般的千古留题。

几千年历史的滔滔洪流,早已把当年的陈年往事涤荡殆尽,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我们已经难以考证更详细的信息。

今天,我们只能从极其有限的字眼中,去尽量还原诗人当时看到的情景,从中窥探,他究竟想给我们展示怎样的风水留题。

【 一 】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这是历史给他的评价,度娘可以查找到详尽的介绍。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然而,在我看来,他应该还精通堪舆术,只是由于位高权重、日理万机,或许身份不方便,或许确实没时间精力,去展示他在堪舆方面的才华。

然而王大人并不甘于寂寞,比如他的这首诗,就蕴藏了很多风水方面的玄机,堪称是一篇述尽精华的留题著作。接下来,跟着我一起细细剖析。

显然,这是一座阳宅。诗人由近及远,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茅檐长扫”,嗯,原来是一个庭院。如果只是一般人家,没有下人,庭院也不大,平时堆放一些农具杂物啥的,院子就满了,肯定谈不上“长扫”。所以我推断,王大人家的庭院,肯定不是一般老百姓人家的那种规模,至少是顶级豪华别墅的标准。

想来也不奇怪,王大人贵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国家的栋梁。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恩浩荡,皇帝给一品大臣赠送一套独栋豪华别墅,也是情理之中,大家就不要羡慕嫉妒了。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接着读诗。“静无苔”,这院子方方正正,既宽敞又整洁,一根杂草都没有,庭院围墙森严。简直就是一个水聚天心的光彩小明堂。

我们再读下一句,“花木成畦手自栽”,哇,门前不远处,可以种花种草,那一定是个小土丘了。这个小土丘一定很平整很端正,不然如何称得上“成畦”?各位看官,那么这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呢?在我看来,这小土丘,分明是一个端正圆净的玉几横案!

稍微再远的前方,“一水护田将绿绕”,这个就显而易见啦,大家都读明白了,横案外,一条腰带水环抱而过,一个“绕”字很轻易就出卖了它。

然后再看更远处,“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是什么,估计就是风水中的金吾、执法了。注意“排闼”、“青”这几个词,形象的描绘了一幅风水朝山图:远山特朝、星体秀美、文笔侵云。不然,以王大人的文采,如果不是高耸的文笔,还有什么山峦,可以称得上排闼?土星,金星,水星?显然都不够形象。而只有端正的山头,才能衬托出满山青秀、一个“青”字吧。王大人文韬武略,才华横溢,阳宅门外文笔峰特朝耸立,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最后,别忘了这个“送”字,细品一下,用意尤其精妙。形派风水中,什么样的情形,算得上朝揖拱送?那一定是宾主登对、情意相孚!《发微论》有云:观形貌者得其伪,观情性者得其真。向背之理明,而吉凶祸福之机灼然。能辨山水性情,王大人的风水造诣,你说可以评什么级别?

总结王安石的阳宅,具备以下特点:小明堂水聚天心,玉几横案入怀,腰带水缠腰,远山文笔特朝,情意相孚。王安石一定是堪舆行家,这首风水留题诗,简直不要太明显啦。

【 二 】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为唐朝的诗仙,李白的才情,是个地球人都知道啦,要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这里不做赘述。

不过在我的个人印象中,这厮就是个整天花天酒地、风流不羁的不良青年形象,作为一个划时代的公众人物,娱乐圈的头牌大咖(唐朝的娱乐圈当然是诗歌),放在当今时代,一定会被正义的吃瓜群众各种人肉爆料,痛批特批,朋友圈疯狂转发评论,分分钟推上头条,舆论口水淹死,直到你发微博致歉,才肯罢休。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然而,有谁曾想过,这么一个酗酒成性的花花公子,竟然也是一名风水爱好者哦,而且在我看来,他的形峦修为还不浅。比如我们读到的这首《望天门山》。

诗仙很鸡贼,延续他一贯的豪迈风格,刻意潜藏他的风水造诣,让老百姓误以为,这不过又是他的一首山水抒情诗歌罢了。

而我倒觉得,那俨然是以一副上帝视角的姿态,写出的一首风水留题诗!很明显这描写的是一处阴宅的龙局。俗话说,入山看水口,登穴看明堂。

李白同学估计曾在哪个堪舆明师的家里打过几晚地铺舀油,凭着超高的悟性(天天喝醉酒泡妞还能学好风水,这悟性,大写的服),没有被带到沟里。

“天门中断楚江开”,一条大江,两山夹辅,一开口就描写了一个上等格局的水口—捍门(搞不好可能还是北辰哦,难怪躲躲藏藏的没有明说出来),为此地的格局奠定了基调,够专业,也很懂行,知道“禁口莫言”。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精彩的还在后面。“碧水东流至此回”。我们先铺垫一点基础知识。俗话说,水弯则龙弯,水转则山转。大江在这里突然回转,可以想象,原来这是一条逆水龙呢,翻身逆结。

《雪心赋》有云:求吾所大欲,无非逆水之龙;使我快于心,必得入怀之案。《撼龙经》曰:一重缠是一重关,不放一山一水走。江水在此处欲走还回,证明大水在明堂汇聚,水口交锁织结,重重关锁。

再读下一句,“两岸青山相对出”,这也不得了呀,群山朝拱,罗城环卫。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宝地,能让群峰来会、竞相献秀?

这些还没完,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迎着江水奔来的方向,极目远眺,直通天际。聪明的看官,相信你已经看出了其中的玄机,这不就是风水格局中、梦寐以求的天门大开吗?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这分明就是一首风水留题诗。这个风水宝地,天门大开,地户紧闭,星辰磊落,罗城森严,水聚明堂,水口交锁,捍门镇守。大地,绝对是大地!

【 三 】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下面介绍这位哥,虽然传世的作品不多,但是在唐朝娱乐圈,也是响当当的名号,一直都是超级明星的存在。

直到今天,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他,那都算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了。比如这一首妇孺皆知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长期以来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唐诗入门普及的官方代表作,正是出自这位哥的手笔,粉丝不计其数。有谁曾想过,他多半也是一位风水修行者哦。不信,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他的这首《凉州词》。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这描写的是一座城市无疑。诗人不写阴宅、不写阳宅,而选择写一座城市,胸襟格局确实很高,仰慕之情暂且不表。诗人一开篇就交代了大环境,“黄河远上白云间”,大家知道,黄河之水九曲回环,迢迢黄河水,从天边逆流而来。水远龙长,九曲水入明堂!

下一句,“一片孤城万仞山”,没错,这就直击重点了,一点都不拖泥带水。一片孤城,原来这个城市,属于平中一突。《雪心赋》有云:水外要四山来会,平中得一突为奇。俗话也有说:平中一突胜千峰。

看官不要忽略了“万仞山”,这是作者刻意强调了这座城的龙势。原来,孤城貌似没有龙脉踪迹,背后的龙势却恢宏磅礴,气势万千,龙脉脱卸的非常好,估计是穿田渡水。

《葬经》云:势为上,形次之,而方又次之。俗话也说:形易取,势难求。这些都不厌其烦的论述了,龙势在形派风水中的重要性。

所以,你还说王之涣不懂风水?打死我都不信呐。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后面两句,诗人用抒情的口吻,描绘了这个孤城的下砂,看来关拦得非常好哇,因为“春风不度玉门关”嘛,城里丝毫不受风煞。看官,觉得我牵强附会吗,藏风聚水了解一下?

一个城市,身后枕着万丈逆天龙势,面前迎来九曲逆水上堂,龙脉脱卸非常细嫩,下砂关拦如此厚实。这么上等的一个风水格局,活脱脱一个留题地,被人们误当做一首触景抒情诗,传颂至今,实在可惜了。王之涣先生九泉之下有知,估计还在忿恨不已吧。

凉州的房地产开发商,不请他做形象代言人搞销售推广,真是有眼无珠。

【 结语 】

戏说古诗,自我娱乐。以上论述,纯属虚构。几位诗人如果看到这篇文章,应该不至于从棺材板里爬出来把我胖揍一顿,我还是很怕千年老妖的。

世间无处不风水。我勉为此文,只愿能抛砖引玉,给各位看官,提供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学习风水的日子里,有蹙眉思索,也要有会心一笑。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翻阅一些古诗词,说不定你也能从中发现一些风水留题的痕迹,不要忘了跟我们分享你的感悟。

坚持读到这里而不退出的,想必对风水一定是真爱。打赏一个再走呗,谢谢。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益风创始人出版的书籍

《益福堂说风水》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益福堂通书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益福堂校注

孤本《雪心赋》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益风精选:

纠缠四川3000年的妖孽(一)

疯狂的“易盲”

大广东,风水5000年(一)

形派风水漫谈(1)

益风传承,从未止步!

洪秀全故里风水考

益风|藏在古诗里的秘密

图片摄影| 不可说

关注益风说,输入关键词,看精彩文章

杨筠松I洪秀全I 孙中山

成功I发财I视频I形势 I剽窃I 股票I 中医

八字I 佛学I 测字I 传承I 广东I 四川I三僚

理气I 剪刀I 华润I 电影I霍金I 日课I 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