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森之徒杜国芝:“李杜”,李伯祥的“嘴”,杜国芝的“变”!

提起杜国芝的名字,爱听相声的都不陌生,在和李伯祥长达三十几年的舞台配合中,杜国芝巧妙地使用“蹬、谝、卖、踹”等各种技巧,将相声的“哏”捧得恰当、到位、出彩。除了全神贯注、疏密相间外,他能将人物个性有分寸地展开,表达爱憎情绪,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张庆森之徒杜国芝:“李杜”,李伯祥的“嘴”,杜国芝的“变”!

倔强小孩儿一张白卷表决心

1944年,杜国芝出生在东北一户普通人家,1946年,刚满两岁的杜国芝随父母搬到天津,住在当时的河北区新大路142号,和住在144号的相声大师苏文茂成为了邻居。挨着相声大师住,自然过足了耳瘾,在耳濡目染地熏陶下,小小年纪的杜国芝便对这门动动嘴皮就能逗笑人的语言艺术着上了迷。

1958年,河北区文化馆成立了艺术学校,相声演员耿宝林在此任教,14岁的杜国芝听说后马上美颠颠儿地给自己报上了名。

成天跟着相声队的演员们东跑西颠,偶尔跟张庆森的徒弟郑福山上台说两个小段,心里便激动得不行。1962年春天,18岁的杜国芝在郑福山等人的介绍下拜张庆森为师,至此,他这一双脚算是正式踏入相声圈子。

张庆森之徒杜国芝:“李杜”,李伯祥的“嘴”,杜国芝的“变”!

英俊小伙儿一门心思说相声

拜了师父,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便渐渐增多。1963年,杜国芝随团下乡演出,那段时期和魔术、杂技、快板等各行艺人每天生活、工作在一起,让杜国芝受益匪浅,三年实地历练的经验也为他日后的舞台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5年春天,在师父的介绍下,杜国芝来到辽宁省丹东市曲艺团。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文革,剧团解散,在辽宁仅待了一年,杜国芝就又回到了天津。相声说不了了,杜国芝等一批相声艺人开始自谋生路。“点心铺卖货、种地、做装卸工……各种临时工我都做过,在相声以外的行业一待就是12年。”那期间,杜国芝也曾暗暗后悔相声把自己给耽误了,没上好学也没有什么特长手艺,他一度悲观地认为此后再也不能说相声了。

1975年,杜国芝在缝纫厂做裁剪工,厂里筹划组织个宣传队,领导翻看档案发现杜国芝原先说过相声。“就这么着,厂里找到了我,问我相声不能说能讲讲故事么?可以脱产做文艺工作,这么好的事我当然一口就应承了下来。”于是,杜国芝开始慢慢回忆和积攒有趣的包袱、段子,第二年,相声渐渐复苏,和平区文化馆成立了相声队,把此前漂泊在外的老相声艺人们重新召集回来,杜国芝担任业务队长。

和李伯祥第一次合作是1978年,恰逢李伯祥从安徽曲艺团回津,刚回来的李伯祥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此之前,杜国芝就听说过李伯祥,也看过他的表演,不忍看到这么有才气的演员落入低谷,杜国芝主动提出希望请李伯祥到自己的相声队演出。“那时他已经挺有名了,来我这演出明显有点屈才,所以我主动提出他上场之前我先逗一段,最后帮他捧一段,不多拿工钱。”如此仗义地雪中送炭,李伯祥便牢牢记住了这个有情有义的好朋友。

不久,天津市曲艺团成立,请李伯祥过去教学,没两天,团里又将他从幕后转到了台前,希望请他继续说相声。“这个时候他也很仗义地提出要上台行,但得找杜国芝搭档。这么着,开始了长达三十几年的舞台合作。

”李伯祥的特点是快、脆、爆、准,为此,杜国芝没少动脑子,“李伯祥脑子特别快,嘴皮子利索,给他捧哏挺不容易的,不仅要能接得住现挂,眼睛还要时刻盯着他,在台上随机应变。能让逗哏的演员充分发挥好,最考验捧哏演员的功力。”

用杜国芝的话说,和李伯祥搭档的时间比跟自己媳妇过的时间都长,俩人的默契程度自不必说,甚至于李伯祥一张嘴一抬眼,杜国芝就知道他下面要说什么。这对“黄金搭档”也成了观众心中的“活宝”。

张庆森之徒杜国芝:“李杜”,李伯祥的“嘴”,杜国芝的“变”!

可爱老头儿一颗童心过生活

张庆森之徒杜国芝:“李杜”,李伯祥的“嘴”,杜国芝的“变”!

台上将相声说得妙趣横生靠的是技能,台下把生活过得悠然自得靠的是心态。一次坐公交车,看见一位弯腰驼背的老者上车后没座,年近七十的杜国芝主动起身将座位让了出去,“大爷,慢着点儿,今年高寿啊?”大爷一咳:“五十八啦!”杜国芝跟记者笑着打趣:“你说我是不是太显年轻了?”

除了幽默,生活中的杜国芝还特滑稽,为了钓鱼愣是三个小时一动不动地伫立在泥泞的河岸边,“鱼没钓上来几条,等我一抬脚走的时候发现鞋底儿被泥粘掉了,整个踢啦着俩高筒袜回去的。”如此执著地钓鱼趣事数不胜数,一次钓鱼回家的路上,杜国芝发现自己的假牙没了,琢磨了半天才想起来是刚刚用嘴嚼饽饽的时候给带下来了,粗心的他直接把碎饽饽拴鱼竿上扔下去当鱼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