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的你,是怎么忍受孤独的?


不合群的你,是怎么忍受孤独的?

01

连续几场秋雨过后,气温陡然下降,车流人声如粥沸腾,裹紧外套的路人往来匆匆。

等天色持续沉下去,有的写字楼灯光会亮一个整夜,有人从酒吧出来醉倒在街边,有人在楼下慢慢掐灭一支烟才缓步迈上台阶。

天渐凉了,没有“记得添衣”的叮嘱,会有点孤独。

最新一期《十三邀》,许知远采访了著名电台主播胡晓梅。拥有数百万听众的她,被形形色色的人间故事所填满,她能做的就是倾听与劝解,成为他人情绪的树洞。

2007年,胡晓梅在事业的巅峰,期毅然终止了她的节目,离开的时候毫无留恋。

十年之后,她说:“其实我根本帮不了他们。

不合群的你,是怎么忍受孤独的?

十年的耿耿于怀里,有一个对她高度依赖的听众姑娘,把倾诉当成了解救自己的心理疗愈,以为电台是她可靠的对象,用尽全力倾注感情,似乎每一次通话就是她与这个世界维系联系的最后一点希望。

可惜咨询节目的属性最终还是娱乐。听众寻找激励的初衷不幸变为了根深蒂固的执念,可除了自己,哪个素昧平生愿意为你的执念投入真情和精力呢?

为了节目效果,胡晓梅不再接她的电话。谁知几周之后,传来了姑娘自杀的消息。

“我不知道是她的痛苦抑郁最后杀了她,还是那种有所依赖的希望破灭杀了她。”

胡晓梅的整段采访平淡而少有波澜,仿佛许知远只是打给她的成千上万电话那头其中一个声音而已。直到她讲到这时,眼神忍不住飘忽起来。显然,她的平淡并不释然。

她的听众都是一群孤独的人,把她感同身受的劝慰当作解药。可她到底只是个听故事的人,比故事里的人更冷静,也悲观。

每个人的痛苦虽是各有不同,放大了看都是相似的。每个人都与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亲人、爱人、朋友,却还是宁愿把满腔滚烫的心思托付给一个陌生人的声音。

这个声音真的能渡人吗?不见得。他们就像后来的10086客服,iPhone里的siri一样,成了孤独人幻想的知己。

02

“世界上说自己孤独的人那么多,可我看你才是真正的孤独吧”。

蒋方舟在第二季《圆桌派》里分享了上面这句话,这是一句必杀技,能够迅速拉近你与谈话对象的距离,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结。

而且神奇的是,这项技能没有门槛,对任何人都适用,任何人也都能手到擒来。

虽然她讲述的时候满是调侃的语调,但在场嘉宾全部瞬间感受到了这句话的说服力。它就像一记温柔的重锤,砸向你渴望被理解、被善待的软肋。

不合群的你,是怎么忍受孤独的?

就像凶猛的小兽翻身躺在地上,把最柔软易伤的肚子展现给人一样,逞强的人心甘情愿地缴械,武装自己的刺早已深入皮骨,万幸终于有人知道了我的疼。

想走近一个人的心有多难,却不知原来只承认你的孤独,就足以让你宽心。

孤独是每个人心里隐秘的软肋,闭上眼睛就能感受到它的声色画面,甚至连它的气味都萦绕在身边,但是只要睁开眼睛,它就换上笑脸成为在暗处的秘密,夜深人静时隐隐作痛,提醒着它的存在。

大概是我们都太孤独了,所以孤独成了人们唯一的共性,交换秘密的时候,大家互揭伤口,以为看见了彼此的疼痛,就能够患难与共。

03

“孤独源自于恐惧。”

网络上曾经有个被疯狂转发的“孤独等级测试题”,每加一个级别,那种孤独感就像贴息在咫尺,令人胆寒。

不合群的你,是怎么忍受孤独的?

一个人当然可以吃顿火锅,看场电影,去游乐园玩遍所有的项目。但是想到离席添小料却发现碗筷被收走的尴尬,被影院邻座情侣全程屏蔽的尴尬,一个人在过山车上尖叫被人嘲笑的尴尬,你犹豫了。

孤独不仅是无人知晓的寂寞,更是怕人询问的挣扎。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因为某件事情被同学误解,因为自己不擅长也不愿意解释,屡屡被恶意中伤,处于被校园冷暴力的边缘。虽然清者自清,并且有时间替我解了围,但那种渴望理解又怕人接近的心理状态一直埋藏在心里。

后来有一天午睡,我做了一个想起来就不禁颤抖的梦。梦里,整个教学楼熙熙攘攘的人群谈笑声如轰鸣般从我耳边掠过,忽然全部消失,整个世界安静得没有一丝声响。没有鬼怪,也没有激烈的争执,但那种寒意和绝望从心底直灌到全身。我大声叫喊起来,却连自己的回音都听不到。

说到底,孤独不过是对现实存在的无力感深深的恐惧罢了。

你胆怯于社交,担心自己成为尴尬的话题终结者,又不甘心总是人群中的小透明,害怕被人遗忘。所以每次开口前都反复思量,最后在他人的欢笑中,却感觉更加孤独。

你害怕心爱的人渐行渐远,所以千方百计留住他的心。可是最强求不得的就是感情,一个人的形单影只终于变成了两个人的相顾无言。

你害怕辜负家人的期待,害怕才华与努力撑不起未来,所以你殚精竭虑、兀自逞强。可是关上房门的瞬间你发现,这出戏就算回了家,还是得演下去。

不合群的你,是怎么忍受孤独的?

04

你也有许多不肯言说的孤独时刻吧。

一场深爱却无疾而终的感情之后,以为自己早就学会了轻松骄傲地离开,可当你遇见了高兴的、难过的、平淡无奇的事儿想说给一个人听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不再有那一个人了。

在异乡的日子一切如常,可一到节日万家团聚,才知道多想回家,哪怕就在属于自己的床上躺一躺。电话打给父母,满腹委屈脱口变成报句平安说声祝福,千里之外的他们渐添白发,怎么再忍心给他们多添烦恼。

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具体的事由,就是有那么许多个瞬间,你站在车马喧嚣的城市感受繁华,周围到处是欢声笑语,你突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其中的一员。

就是有那么许多个夜晚,你辗转反侧,滑开手机屏幕,没有可以骚扰的人,也没有人来骚扰你。房间里的时钟作响,你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裹挟其中,还是被抛弃在外。

其实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提起孤独了。不知道是因为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把生活填充得没有缝隙,还是因为孤独已经深入骨髓,成为了灵与肉的一部分。

如今娱乐消遣渠道丰富多样,似乎没有理由孤独。但其实你我心中明晰,孤独是即便忙到昏天黑地,心里也总是空着一块地方。

今晚月色很美,通讯录好友上千人,该和谁分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