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至亲离去,16岁时放下一切想轻生,姨父:9岁的妹妹怎么办?

吴贻芳,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民国第二位大学女校长,她是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为中国的教育作出重大的贡献,她是20世纪闻名中外的女教育家,是民国时代人人敬佩的“智慧女神”,她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

吴贻芳本身是出生湖北的富家小姐,父亲吴守训乃是清朝的知县,家境也算殷实。吴贻芳虽然说出生在晚清的封建年代,但她的思想却是向往着自由与开放的,她的心里渴望着接触到新的天地,对于父亲要求自己所学的女红,封建礼仪根本丝毫没有兴趣。当时吴贻芳在杭州居住,刚好杭州开设了弘道女子学堂,吴贻芳和姐姐吴贻芬自是欣喜万分,想要去学堂上学。

四位至亲离去,16岁时放下一切想轻生,姨父:9岁的妹妹怎么办?

身为封建大家长的吴守训,自然有着封建思想,他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一生的命运便是掌握在好的夫家身上,硬是不同意吴贻芳姐妹两去学堂上学,让她们在家中学习女红,以便将来找个好人家。吴贻芳姐妹两都是性格刚烈的女子,眼见着跟父亲据理力争无果之后,吴贻芳的姐姐吴贻芬更是直接吞下了金戒指,以是向父亲抗议。吴守训自然是惊吓不已,害怕吴贻芳姐妹两日后再有个好歹,便同意两人去女子学堂上学,1904年11岁的吴贻芳和15岁的吴贻芬一起进入弘道女子学堂学习,两人在学堂努力学习,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幸福开始慢慢地向吴贻芳靠近,却也在不经意之间将她的一切都拿走,丝毫不留一点余地。以为这样的美满能够永远下去,却没想到却只是噩耗的前夕罢了,1909年吴贻芳的父亲因为被上司陷害亏空公款,声败名裂,吴守训忍受不住这样的诬陷,便投江自尽,全家顿时失去了主心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11年吴贻芳的哥哥因有感于家中困境,再加上当时清华学堂停课,自己又留学无望,顿时感觉人生无趣,便也同父亲一样投江自沉。吴贻芳的母亲一时间忍受不了丈夫儿子的双重失去,自此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而就在这时,吴贻芳的姐姐吴贻芬因伤心过度,在母亲入殡的当天也上吊自杀。

四位至亲离去,16岁时放下一切想轻生,姨父:9岁的妹妹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困境,吴贻芳自然是悲痛万分,短短几年,自己便经历了四位亲人的离去,只留下年幼的妹妹和年迈的祖母和自己相依为伴,就像吴贻芳当时所说的“人生的不幸几乎全集中到我身上,我真是哀不欲生,也萌生了轻生的念头。”好在吴贻芳的姨夫陈叔通细心开导她“自杀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你下面还有9岁的妹妹和年迈的祖母,你对她们有责任。”姨夫陈叔通的一番话开导了吴贻芳,她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勇气,年仅16岁的她自此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1916年吴贻芳凭借优秀的成绩进入了金陵女子大学学习,在校期间,吴贻芳努力学习,不仅如此她还担任了当时学生自治会的会长,在五四运动爆发之际,她更是组织起游行,带领学生进行抗议。就连董必武都称赞她:“像她这样精干的主席,男子中也是少有的!”1926年吴贻芳远赴重洋到国外留学考取博士,期间澳大利亚总理到她们学校做演讲之际,当众肆意批评中国,愤愤不平的吴贻芳再也忍受不住,大声抗议:

“你这是对中国的严重污蔑!”当即就愤然离场。之后她更是连夜写下一篇反驳澳大利亚总理的文章,捍卫中国的尊严。

四位至亲离去,16岁时放下一切想轻生,姨父:9岁的妹妹怎么办?

图 | 左二吴贻芳

她是个性情的血性女子,心中装着国家,更装着民族的尊严,她知道只有知识才能够改变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才能够让中国人得到世界的尊敬。1928年当她接到母校金陵女子大学邀请她担任校长的电报后,顿时放下在美国的一切,回到中国,那年她才不过35岁。

担任校长后,她便她便把教育放在了首位,每天早上她都会在学校里里外外转几圈,和学生打招呼,问询问她们的学习情况,她都会将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她用自己的墩墩教导,让从金女大出来的学生都成为了铁骨铮铮的性情之人,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也永不低头,她用细心的呵护让金女大的学生感受到格外的温暖,互帮互助的温暖氛围更是在整个学校传播着。

在她的心里,学生已经成为了她生命最为之重要的一切,当时金女大有些学生和外校学生谈恋爱,经常是半夜而归,害怕学生晚上在外不安全,她便将宿舍楼下的会客室划出一块地方,专门给学生情侣约会所用,晚上九点前,女同学都可以带男朋友在里面交谈。要知道在当时男女交往尚未如此开放之际,吴贻芳的做法无疑是多么人性化啊,她是真正将学生的一切都放在心上的人,这样的校长自然是人人爱戴。

四位至亲离去,16岁时放下一切想轻生,姨父:9岁的妹妹怎么办?

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一生未嫁,终身侍奉教育,丝毫没有一点为自己考虑,她本就是当时才貌双全的女子,30多岁便已经成为大学校长,为她说亲保媒的自然不在少数,可是她却一一拒绝,只因为她在等待一个合适的人,也许有认为是她的小眼光过高,其实不然,因为在她的心里,这个合适的人早已经存在,并且无法被替代,那便是教育这个神圣的职业,她不是没有想过安定下来,只是害怕安定下来,便会分散自己对教育的投入,她不可能为了自己而在教育上作出让步。

四位至亲离去,16岁时放下一切想轻生,姨父:9岁的妹妹怎么办?

她一生只为了教育,别无所求,在她担任校长的二十多年间,她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粗茶淡饭,却就连学校给她配备轿车也被她拒绝。但是她却无怨无悔,因为教育已经将她的内心填满了,她的一生虽然坦坷,却也是精彩的,因为她是永活在人们心里的那个人人敬佩的女校长。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