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该不该打,听听孩子怎么说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题目为“复旦教授: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值得一看”。

里面谈到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

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在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经常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

孩子该不该打,听听孩子怎么说

大宝属于起床困难户,小学时喊她起床,即使困得睁不开眼,把她从床上扶起来,一般都能乖乖地起来洗脸刷牙。

上了初中学业紧张,七八门课程,再加上青春期女孩子的生理特点,爱犯困。每天早上喊她起床让我心力憔悴,先睁开眼睛,再给她按摩一会儿背部,才算真正地清醒。自己也很想早起背诵功课,她说自己定上闹钟也听不见,即使听见,关掉铃声接着睡。我按照她的时间喊她起床,三番五次也无济于事,有时气不打一处来,河东狮吼:“还不起床!”

孩子该不该打,听听孩子怎么说

我越吼,大宝越淡定,平静地说:“你吼的时候我听不见你说什么”,看着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有时气急便会拍她几下。她说:“你不能打我”,大宝性格具有反抗精神,有时母女互相“对打 ”,当然属于打闹型的,不是暴力行为。

看了这篇文章我如获至宝,马上推荐给大宝看:“你看,复旦教授都说孩子是需要打骂的,以后你不听话我动手看来是正确的。”大宝看完,振振有词:“你从小对我的教育就是开明型的,小时候没打过我,现在打我,我已经接受不了,没什么效果。这种方法适合小时候就挨打的人,认同这种理念,已经习惯了。”

我听了无言以对,觉得似乎也有道理。

直至有一天,大宝忽然对我说:“我现在觉得你对我的教育挺好的,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三观。有时候打孩子是正确的,让孩子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是错误的。如果不打,孩子可能会非常任性,撒娇,不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原则底线。”

呵呵,听了这话我欣喜万分,看来孩子是有理智的,会理性地分析问题,虽然口头上会反驳你的说法,但只要大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她就会在心里悄悄地思考自己做得对不对,做出明智的判断。

孩子该不该打,听听孩子怎么说

其实大人打孩子,都是在气头上,打完后还心疼孩子,后悔还不如不打孩子。如果能心平静气地解决问题,谁愿意大动肝火呢?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有时只是说教起不了作用,大人说一句话,小孩有十句话反驳你,乍一听还挺有道理。往往是说得挺好,难以做到。“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如果对孩子温柔细语、狂风暴雨也解决不了问题的话,让孩子受点皮肉之痛作为惩戒也是可以的,让孩子知道自己确实是做得不尽人意。但是注意打孩子时要打手心或屁股,不能打头部,避免孩子受到伤害。

事实证明,孩子挨了打,嘴上说打人不对,其实心里也在度量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如果孩子做错了,家长没有及时提醒,还会反怪大人没有采取强制措施制止她的行为。

大宝喜欢边听音乐边做作业,我三令五申告诉她不能听音乐。可是架不住她不厌其烦地游说,说音乐能给她带来灵感,有的音乐评论文采斐然,能增长知识。她还专门写过一篇关于音乐的作文:“不能没有你”。可事实证明,给了手机,小孩的自制力是薄弱的,边写作业边听音乐,做完作业有时看看手机,刷刷音乐评论,转眼之间就到深夜,第二天清晨睡眼矇眬,影响学习。

孩子该不该打,听听孩子怎么说

我怒吼道:“以后不听你的了,再也不给你手机了。”

原以为她还会找一堆理由来反驳我,谁知她说:“你早该这么做了,你就不该给我手机。”

呵呵,家长看来就是要坚持原则,孩子正确的三观理念让她知道什么做是正确的,有时因为一时的执念和青春期的年龄特点,暂时不能控制自己,大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无理的要求不能心软,无原则地让步,保持始终一致的教育观点。相信随着孩子的年龄长大,会越来越成熟。

孩子该不该打,听听孩子怎么说

家长朋友们,你们认为该不该打孩子呢?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