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伟庆:行者无疆 天道酬勤

人物名片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伟庆:行者无疆 天道酬勤

林伟庆,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特级教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厦门市“优秀校长”;教育部全国“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备案”评审委员会专家,福建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师大兼职副教授,福建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福建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厦门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厦门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厦门市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尊重成为一种习惯,让规范成为一种习惯。”

——林伟庆

从民办教师到正式教师、从班主任到年段长,从教务主任到副校长,再到主管厦门基础教育、特殊教育、中职学校教育研究,教师培训及教育干部培训,教育信息化和教学质量监控的“总管家”,林伟庆三十七载的教育人生轨迹,经历了从优秀教师到优秀校长,再向教育名人跨越的历程。行者无疆,改革、创新、超越是他永远的追求;天道酬勤,三十七个春秋的笔耕舌耘,终换得累累硕果,受到教育界同仁的认可。

“他有着天才的大脑,教授级的水平”

林伟庆身上有太多的传奇。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他,高中毕业后,当过木匠、泥水匠、修路工、铁厂冶炼厂玻璃厂发电厂工人、民办教师, 1977年恢复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师大,毕业分配到厦门一中教物理。在一线教学的33年间,他任教高三毕业班19届。“他有着天才的大脑,教授级的水平。”在厦门一中的校园里,至今仍流传着他的各种传说。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伟庆:行者无疆 天道酬勤

林伟庆给学生上物理课

所有上过他课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这位物理老师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通过对物理的超乎寻常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伟庆老师本人就是个好奇‘宝宝’,他对许多东西都想讨个说法,而且他往往办到了,然后在我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炫耀自己的发现,慢慢地,我们也想找些什么并告诉他我们的成就。”他的学生想起他的物理课,至今仍觉得心旷神怡:简直是纵横四海,天马行空,而后又归结于一点,让人忍不住赞叹“世界真奇妙”。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伟庆:行者无疆 天道酬勤

林伟庆与毕业生合影

林伟庆的课堂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他经常超纲教学——他常常指导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大学课程,他的教室多了一块黑板,这块多出的“阵地”写满了较为深奥、学生不大容易破解的物理知识征答题,每周换一次,他只给学生一些提示性的语言,就某一事物的特点,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名师出高徒”这句话用在林伟庆身上再贴切不过。他担任厦门一中学科竞赛总教练,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厦门一中学科竞赛屡获佳绩,多年成绩在全省独占鳌头;他还作为福建省中学生竞赛委员会副主任,主持承办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他所任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省市前茅——仅2010年高考,他的班上就有11位学生考上北大和清华,其他38位学生都考上了“211”大学;带过2008届高中毕业班,所教学生高考获福建省理科省状元,考上北大清华30余人。

“做管理,他也是治校有方,做得风生水起”

“他每一次跨界都非常完美。”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陈岩立聊起自己的同事林伟庆时,满是佩服和敬意。

2005年起,林伟庆开始担任厦门一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从一线教师到行政岗位,林伟庆角色转变很快,上任不久他就大刀阔斧进行教学改革,以开展教学研究的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以此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林伟庆创新性推出的教学系列研讨涵盖了《时时研讨,课课上好》——探索多样化的个人有效备课形式,强化校本教研活动;《生生教通,人人成功》——有效防止学生分化,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学习;《分分必争,节节提升》——剖析无谓失分的成因,有效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规范;《题题会解,篇篇擅写》——拓展思路,启迪智慧,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伟庆:行者无疆 天道酬勤

“同城论教 聚焦课堂”教学论坛

陈岩立当时是厦门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他介绍说,林伟庆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在推行教学改革任务时,林伟庆经常会为某项举措怎么推行思考到半夜。在分管教学期间,他与老师们达成共识,从年段管理、学科教学等开展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考试等多维度的探索,在推行这些举措时他以身作则首先完成。“在会场上点名批评也有,但是他是一个生活和工作分的很清楚的人,对事不对人。”陈岩立至今仍非常怀念课后林伟庆邀请大家一起去他家唱歌、欣赏音乐的场景。

在担任副校长9年时间里,林伟庆带领老师们励精图治,屡创高考辉煌:学校连续多年高考平均分和高分生人数居全省领先,平均每年为北大清华输送20多名的优秀毕业生;学校每年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成绩均居全省前茅;他代表学校先后参加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第六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并做论坛发言。林伟庆对学校所做的贡献,助推了厦门一中成为福建基础教育的品牌。

“当好总管家,让厦门教育成为福建省一面亮眼的旗帜”

2014年2月,林伟庆再次“跨界”担任厦门市教科院院长、党委书记。厦门市教科院被认为是厦门教育的“智库”,承担着厦门基础教育、特殊教育、中职学校教育研究,教师培训及教育干部培训,教育信息化和教学质量监控等诸多任务。如何当好“总管家”,林伟庆再次以创新思想和实干作风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上任没多久,林伟庆就走访了厦门大部分的中小学、幼儿园和各区进修校,在摸清厦门教育底子的基础上,2014年9月,林伟庆在厦门市教学专题会上创新性提出“多元适宜教育”理念。“所谓的多元适宜教育就是要认清多元是教育的常态,是尊重差异的教育。”林伟庆提出,不搞一刀切,每所学校要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当地社会资源和文化、未来发展趋势规划和设计适应自身的发展思路。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伟庆:行者无疆 天道酬勤

林伟庆介绍“多元适宜教育”理论

为了帮助各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2015年9月,林伟庆依托教科院基教室组织了厦门市各学段各学科近400位骨干教师开展了“多元目标、多样模式、最优策略”教学研究,汇集38册学科多元教学研究资料,进入基地校实践探索。


师范之光|杰出人民教师林伟庆:行者无疆 天道酬勤

林伟庆担任厦门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导心育人策略培训主讲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厦门市开展多元适宜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2017年11月,在第七届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上,林伟庆以《“多元适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林伟庆创新性提出的“多元适宜教育”和“导心育人”教育理念,成为指导厦门教育研究的基础理论。

即使在行政岗位上,林伟庆自身的业务也没落下。近3年,他以核心成员身份完成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于互联网的区域教学质量监控平台的研发与应用研究》、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大数据时代创新区域教育质量监控模式的实践研究》、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课题《提高教师素质之物理教师易误概念及疑难问题的系列研究(力学部分)》;作为课题主持人主持并完成《厦门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研究》和《厦门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两项市级课题;撰写《“多元适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物理课堂教学的“后模式时代”》等文章,发表于核心期刊《课程•教材•教法》《物理教学探讨》……2017年,他以教材编写组核心作者身份参与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科书高中物理教材的修订。2017年,林伟庆被教育部聘为全国唯一一位地市教研部门专家,参与2017-2020年各省中考改革方案的评审。

回首37载教育之路,林伟庆很是感慨:“路在远方,也在脚下,行者无疆,唯有天道酬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