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到底是誰在笑,又是誰在傲,更是誰的江湖?

《笑傲江湖》,作為金庸先生筆下著名的一部武俠小說,其中的主人公令狐沖與任盈盈的故事,真不知羨煞多少江湖兒女。絕大部分讀者在欣賞其武俠情節之餘,可能會為其中的某個人或某件事扼腕而嘆,卻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所謂的笑傲江湖,到底是誰在笑?又是誰最傲?而所謂的江湖又是誰的江湖?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三個問題。

《笑傲江湖》,到底是誰在笑,又是誰在傲,更是誰的江湖?

原著中,所謂的笑傲江湖,只是一首曲目的名字。那是在衡山城外的大山深處,劉正風與魔教高手曲洋用生命合奏出的最後的篇章,當是時也,兩人把生命揉入音律之中,兩人的情感,再次得到完美的昇華,真可謂人間之絕響。而之後的發展,實有“廣陵散從此絕矣”的悲憤。從此拉開一幕波瀾壯闊的血雨腥風。

很多人以為,金庸先生用“笑傲江湖”作為書名,自然是對書中主人公令狐沖的彰顯。而書中,令狐沖與任盈盈終成神仙眷侶最後歸隱江湖,確實也可開懷一笑。若僅此一笑,與前面說到的音樂曲目“笑傲江湖”有何關係?總不會是莫名其妙地用一首無足輕重的曲子來作書名吧。

《笑傲江湖》,到底是誰在笑,又是誰在傲,更是誰的江湖?

而“傲”,自然非第一高手東方不敗莫屬,若只論武功,東方不敗的確無一對手,但是,其最後的結局真的就稱得上“傲”嗎?如此,江湖,也就只是江湖人的江湖而已。也和“笑傲江湖”的音樂沒有半點關係了。

個人認為,《笑傲江湖》作為金庸先生筆下少見的幾部沒有具體歷史背景的武俠著作,應該是有一定的內在思想的,絕非表面純粹的武俠那麼簡單。所以才會用很重的筆墨描述了“笑傲江湖”這首曲子的前世今生,並用之冠名全書。

《笑傲江湖》,到底是誰在笑,又是誰在傲,更是誰的江湖?

所以,書名《笑傲江湖》中的笑與傲,可能並非實指具體的一個人,而是影射,或者說描繪了一種精神上的境界:諸如此類的人,他們俠義心腸,不拘小節,可能是令狐沖那種豁達與瀟灑,同時又有東方不敗那種傲視群雄的本領,他們嚮往自由,卻又為世俗的桎梏所束縛,他們本來嚮往無慾無求的真自我,卻不得不在爾虞我詐中搏鬥。

這樣的“笑傲”,才是這類人應該有的姿態。他們在困境中的磨鍊,逆境中的掙扎,乃至成功之後,再回首往昔風雲,那時的“會心一笑”,才是真正的笑傲風雲。而我們作為讀者,最後結局之際,再回顧前面所有的經歷與情節,不也可以有一種釋然的笑意麼?

《笑傲江湖》,到底是誰在笑,又是誰在傲,更是誰的江湖?

而所謂的“江湖”,語出《莊子.大宗師》:“泉涸,魚雙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我們也可以將其理解成社會。在漢語語義裡,江湖是與廟堂相對應的一種社會場所。功成名就之後的人,拋卻名利枷鎖,歸隱在名山大川之中,享受那種無拘無束的自由。

所以,我們或者可以這麼認為,笑傲江湖,就是歷經磨難、功成名就的人,視名利如浮雲的一種瀟灑態度。他們對社會和大眾做出了貢獻或者犧牲,而一無所求,最後迴歸於普通大眾之中的那種“高風亮節”。

《笑傲江湖》,到底是誰在笑,又是誰在傲,更是誰的江湖?

我們現實裡的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江湖”,儘管這江湖可能不似書中那麼精彩紛呈,但都會有各自不同的遭遇。希望,我們回首往事之際,都能會心一笑,都能有自己驕傲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