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告訴你,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紀念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2週年的日子

今天告诉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歷史

回顧

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聶榮臻莊嚴宣佈:經中央軍委批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由錢學森任院長,領導大家從事火箭、導彈的研究工作。

今天告诉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今天告诉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1986年6月6日,原航天工業部領導、專家在看望聶榮臻元帥時,陪同接見的錢學森曾說:“我們航天工業部、七機部、老五院有光榮的歷史。這個歷史正式開始是1956年10月8日。那天下午在車道溝借來的一個醫院開大會,聶總(聶榮臻元帥)親臨大會,宣佈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這一天啊,大家記住啊!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件大事啊!大家要記住,老人要記住,也要讓後來人知道,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國防部五院的成立,標誌著中國的航天事業的誕生,從而拉開了中國導彈研製的序幕。

62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在國家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的情況下起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導彈武器、運載火箭、衛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及軍民融合發展等各個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極大地增強了我國國防實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民族自信心與凝聚力。

歷經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併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的歷史沿革,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戰略性、高科技、國家級創新型企業。

中國航天科工以“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為企業使命,始終堅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企業核心價值觀,經過多年勵精圖治,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飛航導彈武器系統、彈道導彈武器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與研製生產體系,整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部分專業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今天告诉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今天告诉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研製的數十項技術產品護航“神舟”飛天、“天宮”對接、“嫦娥”落月、“北斗”組網、“高分”觀測,有力保障了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的圓滿完成。

創新突破傳統的技術途徑、商業模式和管理習慣的侷限,大力實施飛雲、快雲、行雲、虹雲、騰雲及高速飛行列車的“五雲一車”商業航天工程,開啟中國商業航天發展新篇章。

今天告诉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今天告诉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立足於“國際一流航天防務公司”企業建設目標,中國航天科工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建設,攜手國際合作夥伴,通過戰略合作、境外收併購等,在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和歐洲、非洲的多個國家實施一系列國際化經營項目,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中國航天的智慧和力量。

今天告诉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近年來,中國航天科工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守“不服輸、敢創新、顧大局、講協同、重實幹、比貢獻”的精神稟賦,持續推動企業健康快速發展。連續11年在國資委公佈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位列A級,連續3個任期榮獲“業績優秀企業獎”,連續3個任期榮獲“科技創新企業獎”,列《財富》世界500強第346位、中國企業500強第79位、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45位,榮獲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及多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承載著60餘年深厚文化積澱的中國航天科工,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黨建與科研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為抓手,以“信息化、社會化、市場化、國際化”為導向,堅定“兩大目標四步走”的戰略,緊緊圍繞“八重大一專項”,持續提升企業的戰略地位、科技含量、績效水平和員工收入,打贏初步建成國際一流航天防務公司攻堅戰,開啟新時代世界一流企業建設新徵程。

來源 ✎ 中國航天科工

校對 ✎ 簪子

監製鄭貴來

今天告诉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