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伪概念一:原液

看到这个词是不是有一种很纯很浓很厉害的感觉?我不得不痛心疾首的告诉你们,那都是错觉。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原液,最早来源于工业制造,用于描述某种工业原料浓缩液的母体。后来这个词被引用到化妆品行业中,顿时掀起一股“原液龙卷风”。

那么,化妆品行业的原液到底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行业对“原液”仍没有清晰统一的认知。比较主流宣传释义为:相对单一的高浓度活性成分,针对某一肌肤问题能快速有效地恢复皮肤最佳状态。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先看看市面上的某某款玻尿酸原液: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既然被称为玻尿酸原液,那么产品配方应该只有水、玻尿酸、防腐剂的。但从上图配方看,水、甘油再复配了一堆保湿剂,而透明质钠也只是排在最最末尾。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看完配方我只想说,充其量这也就是含有大量保湿剂中掺和了点玻尿酸的水吧,原液真的谈不上。

再来看看另一个太xx品牌的玻尿酸原液: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这个成分表看起来就比较的良心了。但是,当你以为买的是100%玻尿酸原液的时候,那就又错了。

玻尿酸是一种粉剂的原料,在护肤品中添加的的浓度一般在0.025~0.05%。到1%已经是极限了,所以作为原料使用时一般都是用的1%的透明质酸钠溶液。

不难发现,在售所有号称“原液”类产品,其实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原液。首先成分并不单一,二是不能达到高浓度(其实高浓度对应的是高刺激)。所以真的没必要去追求一个高浓度的原液产品,你的皮肤其实根本hold不住。

伪概念二:肌底液

能创造出“肌底液”这样的产品名词,真不愧是被护肤事业耽误的一流营销公司,它就是兰蔻。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不过肌底......液,这个名字,到底讲的是啥?

我们都知道皮肤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大部分护肤品的活性成分只能在表皮起到作用,极少部分才能渗透到真皮层。所以“肌底液”一听就是那种更能打的选手,别人都去不了的地方,它能去到,于是成功占领了以“吸收”为卖点的护肤品市场中的大半江山。

只不过,这个“肌底液”到底能不能让你后续使用的护肤品更好吸收呢?

肌底液VS精华液

找到欧莱雅集团下两款主流产品成分对比,一款叫xxx肌底液,另一款叫xxx精华液。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某品牌肌底液配方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从这款成分表中可以看到,其中发挥促渗作用的成分主要有:乙醇(促进毛孔扩张)、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PH值调理剂、软化角质)、5,7-二羟基黄酮(类黄酮促进血液循环会促进毛孔扩张)等。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同品牌下的另一款精华液配方

从成分表来看,具有促进吸收的有:乙醇、咖啡因、肉豆蔻酸异丙酯、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等。

实际上这两款产品中促进渗透的成分并不是肌底液,或是精华液的专属成分,在很多柔肤水和膏霜产品中同样有他们的身影。

兰蔻小黑瓶的英文名字是:Advanced Genifique - Youth ActivatingConcentrate。翻译过来Concentrate的意思是“浓缩”。说白了就是一个具有剥落角质的作用的精华液嘛。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伪概念三:隔离霜

传言,某公司早期出了一款低倍防晒霜,当时销量特别一般,后来这家公司的市场部出了个主意,给它披了个“隔离霜”的马甲,宣称是能“隔离紫外线、隔离脏空气、隔离彩妆”,“低倍防晒”摇身一变成了“隔离霜”,瞬间卖炸了。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不管传言是真与否,但从配方来看隔离霜的实质就是

妆前乳+低倍防晒霜~

隔离霜可以隔离紫外线?

作为一个低倍防晒霜,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离紫外线,作为秋冬的放哨产品来用尚且可以,到夏季又稍显不足,而且用完隔离之后往往又会擦防晒。so,一个防晒就能解决的问题,为啥花两道工序?

“原液”、“肌底液”、“隔离霜”们,到底是不是伪概念?

知道了这些之后,粗略算了下这些年浪费了多少钱。不过还好,现在开始了解也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