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美元商品加稅,油、氣、煤捲入中美貿易戰

2000亿美元商品加税,油、气、煤卷入中美贸易战

【無所不能 文 | 張琪 徐雷鵬】美國東部時間9月17日,特朗普對華貿易戰再度升級:從9月24日起,對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起徵比例為10%。2019年1月1日起關稅將提高到25%。加上此前500億美元加稅,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範圍已覆蓋一半的輸美產品。

無所不能記者(ID:caixinenergy)梳理清單時發現,此次價值2000億美元加稅目錄當中,涉及油氣化工產品名目雖多,但價值額度可以“忽略不計”,畢竟美國從中國的能源進口“微乎其微”。

北京時間9月18日,中方商務部發言人回應:中方將不得不同步進行反制。

雖沒有明確日期,但針對美國6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5%不等的關稅,或將隨時公佈。而LNG就在這25%關稅商品之列,天然氣、清潔能源也均在加稅名錄當中。

2000億美元商品加稅,涉及煤油氣及其製品

根據白宮發佈聲明,將於9月24日起對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稅,稅率為10%,並將在2019年1月1日起上升至25%。這給連日進行的中美貿易磋商再次蒙上了陰影。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USTR)辦公室發佈的長達194頁的加稅清單,徵稅商品主要包括半導體、化學品、藥品、電機電器設備等高端製造行業,也包括食品、傢俱等消費品。與此前最初公佈的版本,新清單移除了智能手錶、藍牙設備等電子消費品及一些特定的化學品、紡織品、農產品等。

其中涉及能源行業的有煤炭、石油、天然氣及煤油、瀝青等化工製品。以瀝青為例,2017年,中國對外出口35.85萬噸,其中90%至澳大利亞及東南亞地區。這意味著對美出口很少。加稅所帶來的影響微乎其微。

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看來,這次加徵10%關稅,如果考慮中國人民幣貶值已超過了10%,這基本上抵消了中國產品在美國競爭力的減弱,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這些商品影響不大。

他還補充說,加稅清單上的油氣和化工產品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佔比很小。如果說影響,就是對下游某些設備或化工領域的徵稅,最後會反饋到上游,可能會推高能源領域開採成本。

中國反制措施,包含對LNG加徵25%關稅

針對2000億美元加徵關稅後,中方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立即回應,美方不顧國際國內絕大多數意見反對,宣佈自9月24日起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的關稅,進而還要採取其他關稅升級措施。“對此我們深表遺憾。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全球自由貿易秩序,中方將不得不同步進行反制。”

商務部所說的反制措施正是8月初提出的,如果美方對華出臺任何新的加徵關稅措施,將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5%不等的關稅。

2000亿美元商品加税,油、气、煤卷入中美贸易战

值得一提的是,LNG就在這25%關稅商品之列,天然氣和石油,清潔能源也均在加稅商品中出現。

2000亿美元商品加税,油、气、煤卷入中美贸易战

此前有分析稱,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佔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總量的比例不大,仍主要來自卡塔爾和澳大利亞,二者合計佔60%。

對美國LNG徵稅,可能會導致從美國進口的天然氣減少,轉向其他國家。在全球天然氣總體供給仍寬鬆的情況下,尋求替代的進口來源難度並不大:一方面可以擴大對澳大利亞、卡塔爾等國、馬來西亞等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另一方面,2019年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貫通,中俄東線供氣量將逐年增加到380億立方米/年。此外,俄羅斯亞馬爾(Yamal)LNG項目,每年約400萬噸LNG供應中國市場。

事實上,早在中方8月回應將LNG列出反制清單時,國內企業便開始減少甚至停止從美進口原油、LNG,轉而將目光放在其他市場。9月13日,中石油與卡塔爾液化天然氣公司簽署每年對華供應340萬噸液化氣的協議,有效期22年。

反觀美國,在失去中國這一重要市場後,其能源大國的實現之路怕是要往後延長了。

能源貿易成對峙武器,百弊無一利

自中美貿易戰以來,這是美國對華第三輪加徵關稅。7月至8月,美國政府分兩次對合計500億美元中國產品徵收了25%的懲罰性關稅。中國則對美國產大豆等加徵同等規模關稅,予以回擊。

8月2日,美方再度加碼,宣佈擬對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9月18日公佈的加徵關稅目錄正是基於此落定的。

外媒普遍認為,美國發起的第三輪關稅,無疑已經發展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報復大戰的異常事態。

包括美國技術工業委員會在內的多個商會公開發表聲明批評特朗普的魯莽舉動。也有外媒評論稱,特朗普的加稅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有限,但美國卻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替代品,貿易戰只會傷及自身。

在前兩輪對抗中,能源行業“倖免於難”,然而這波將“難逃一劫”。能源無疑是中美貿易的重頭戲。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均是中美能源貿易的重要商品。

美國對華煤炭出口量較小,2017年1月至7月僅為403萬噸。中國從美國的煤炭進口也只佔中國煤炭進口總量的2%。

近年來,石油在中美貿易中增長速度很快。2017年全年,中國自美國進口原油668萬噸,佔我國原油進口總量的1.59%,佔美國原油出口總量的10%左右。但由於美國自身也是石油淨進口國,所以大規模出口中國的可能性很小。

天然氣則是雙方能源貿易的重中之重。中國是重要的天然氣進口大國,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LNG 150萬噸,今年8月以前的一年內進口300萬噸。此外,中美企業還有LNG長協合同。隨著頁岩氣開發,美國已成為天然氣淨出口國,並具有很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

這樣兩個具有天然的資源互補優勢的國家,在年初,還釋放深化能源合作的利好消息:每年從美國進口4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而如今,中美貿易戰已讓能源貿易量大幅減少,三桶油已經停止從美國原油進口。

原本可以減少貿易逆差的能源貿易,卻一步步淪為雙方對峙的武器。

林伯強表示,美國對中國存在貿易逆差。而通過能源貿易,可以實現逆差扭轉或大幅度減少逆差,這有利於中美貿易平衡。同時也可以保證能源供應安全,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

2000亿美元商品加税,油、气、煤卷入中美贸易战2000亿美元商品加税,油、气、煤卷入中美贸易战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找能豆君 | icaixinenergy ; icaixinenergy2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