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理財原理,你必須要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獲得個人理財建議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區分哪些建議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其中很多建議可能會幫助一部分人成為有錢人,但是不一定會幫到你。

雖然,專業的理財師能幫你制定一個理財規劃,但你才是財富的主人,還是要自己去管理它。今天我係統性的整理幾個對你最有益的9個原理,助你拿回主動權,早日獲得財富自由。

9個理財原理,你必須要知道

原理1:知識是最好的保障

不管做什麼,你都要掌握足夠的知識去做,就像生活當中的很多例子一樣,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樣做,那麼做起來會容易得多。

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麼就不必依賴保險銷售顧問、個人理財顧問以及股票經紀人——畢竟,他們做事情的出發點是不一定都是你的利益。個人理財顧問能會向你大力推銷某些金融產品,例如費用比其他同類產品高得多的共同基金,因為這些產品可以給他帶來豐厚的佣金收人。

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徹底避開保險銷售顧問或個人理財顧問,但是你應當仔細挑選合適的人選要像挑選一名足夠勝任且令人信賴的醫生那樣去選擇理財規劃顧問——夠滿足你的需求,職業生涯清白,而且事實證明確實能給客戶提供幫助。如果你值得信賴的醫生——或者是理財規劃顧問——那麼你必須相信他會將你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9個理財原理,你必須要知道

原理2:財務規劃很重要

大部分人花在計劃如何過假期的時間,比花在計劃自己未來財務上的時間還要多。人們總是很容易忘記考慮退休,忘記考慮如何為孩子的教育買單,忘記考慮緊縮開支來增加加儲蓄。畢竟考慮如何花錢總是比考慮如何存錢更容易。

但是儲蓄必然是思考後才能發生的行為,這就是問題。儲蓄不是自發事件:必須有計劃。遺憾的是,計劃也不是自發的,一個簡單適度的理財規劃就是起點。

9個理財原理,你必須要知道

原理3:認識到貨幣的時間價值

或許個人理財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貨幣具有時間價值。簡言之,因為你能靠自己擁有的錢賺到利息,所以今天的錢比以後的錢——比如一年以後的錢——更有價值。例如,今天你賺了1000元,將這筆錢投資於一個收益率為5%的項目中;一年後的今天,這1000元將會變成1050元。然而,一年後的今天你賺得的另一個1000元,其價值只是1000元,比你今天賺到的1000元要少50元。

雖然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算法並不陌生,但是很少有人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如果不明白這個重要概念,你就無法做好個人理財。

9個理財原理,你必須要知道

原理4:稅收因素對個人理財決策的影響

稅收在個人理財規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它會影響一項投資的實際收益率,做任何投資決策前都要首先了解稅收對投資收益的影響,因此在選擇時,你要關注的是稅後收益率。每項投資的稅收標準都有所不同,所以你會發現一個有效的個人理財規劃,需要你對稅法有一定的瞭解,清楚稅法是如何影響投資決策的。

9個理財原理,你必須要知道

原理5:流動性的重要性

雖然個人理財規劃的重點是為實現終生目標進行長期投資,但是你仍要未雨綢繆。這就意味著你的一部分錢必須可以隨時拿到,或者能很快兌現,如果不能立即拿到流動資金,一旦意外發生,比如失業、受傷,你就得將一個期限較長的投資套現。比如急需用錢,你可能要被迫在房價低迷的時候賣掉租賃資產。要是沒有資產出售,或者國家政策限購怎麼辦?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必須儘快借到錢。通過這種方式借到的錢可能會給你帶來高昂的利息成本。同時,它還會帶來意料之外的償還貸款的負擔,先做好財務安排。

9個理財原理,你必須要知道

原理6:不浪費就不會匱乏——理性消費

個人理財與財產管理並不僅僅涉及儲蓄與投資問題,它還涉及消費問題,尤其是理性消費。如果你努力工作的目的是賺錢,那麼肯定不願意將辛苦賺到的錢白白浪費掉。遺憾的是,人們常常做不到理性消費。

理性消費的第一步是區分慾望與需求,弄清楚每一種購買的產品是否符合自己的生活需要。第二步是做好功課,確保你買到的商品質量與預期相符。第三步是實際購買,爭取到最低的價格。最後一步是在使用商品的過程中注意保養。

9個理財原理,你必須要知道

原理7:保護自己免受重大災害或災難的威脅

在悲劇發生後才發現自己沒有購買足額或適當的保險,這是最糟糕的。保險是一種需要購買的非常規商品,不過事實上,大多數人並不是買保險,而是'被賣'保險。一般都是保險業務員在推銷保險產品的過程中逐漸誘導顧客最終做出購買何種保險產品的決定。

這樣的購買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由於各種保險產品存在著諸多細微差別,這使得顧客很難直接地比較各種保單。此外,許多人有保險卻從來不看保單。為了避免悲劇後果,你需要購買適合自己的險種,還要去了解保單上到底寫了些什麼。

9個理財原理,你必須要知道

原理8:風險與收益的權衡

人們為什麼儲蓄?答案很簡單,一般來說,人們儲蓄並進行投資是為了賺得利息增加財富,於是未來有能力購買更多的東西。投資回報或利息的決定因素是什麼呢?投資者要求獲得的最低報酬率必須大於預期的通貨膨脹水平。收益不足以補償通貨膨脹時,這就意味著投資者事實上是在虧錢,虧本的投資實在沒什麼意義。

既然現在你瞭解了最低報酬率的概念,那麼在選擇投資項目時你該如何抉擇?所有的投資項目都有一定的風險,只不過某些投資項目的風險更低一些罷了。為什麼在有更安全的選擇時,投資者會願意把錢投資到高風險項目中去呢?答案是除非承擔額外的風險可以給投資者帶來對等的收益補償,否則他們不會願意這樣做。

談到投資,沒人能夠保證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只能說某些投資選擇的不確定性更大或者是風險更高,就是說你所預期的豐厚回報無法實現的可能性更高。

原理9:開始行動吧

說到付諸行動也許是進入個人理財規劃過程最艱難的一步。因為愛拖延是很多人的習慣。如果你不相信,那麼想一想上一次寫過的總結報告極有可能是終止日的前一天晚上匆匆趕完的,即使你在幾周之前就清楚地知道報告要在這一天上交,不過,我們應當積極敦促自己努力向目標前進,並認真管理自己的財務狀況。這意味著一旦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容易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