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更多精彩请在右上角关注我们!每天为你更新!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钢铁骏马越跃越高。李子青作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钢花怒放,钢水倾泻。这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工人在他们新建的钢铁车间里炼钢。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钢铁工人一马当先,为赶上和超过英国,以破竹之势跃进。大冶钢厂扩建的一号新平炉又在六月一日提前建成了,炼出第一炉钢。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钢铁工人昼夜苦战,决心要完成国家的钢铁生产计划。鞍钢工人是钢铁战线的尖兵,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多生产33多万吨钢,最近又连放"卫星",九月十日的产量比计划多了469吨。图为鞍钢第一炼钢厂工人在铸钢。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工地之晨 , 摄影 薛子江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工人出身的技术员干大事。天文台天窗灵活启闭是工程关键的方面。李修洁(右)、康克宽(左)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图为他们在对天窗做最后检查。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这是装置在天文台里的一架天文望远镜。人们通过它可以亲眼看到太阳上的黑子,月亮上的土地,土星上的光环,银河中密集的星星等星空现象。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7年,弯钢筋的成型机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工人技师沈阿生向青年工人讲解如何操作他改进的平铣机。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工业生产的先行官——铁路运输,正在尽一切努力为钢铁元帅开路。锦州铁路管理局是铁路运输的红旗,他们采取革命性的措施,少停快跑,抢装抢卸,大大加速了车辆的周转,解决了积压车辆的现象。这是锦州铁路管理局沟帮子车站组织的由家属、部队组成的抢装卸突击大队,在紧张的抢装卸车。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共产党员王寅良是上海汽轮机厂工具车间技师,他创造了型线样板磨制机,使过去一直用手工操作的型线样板的磨制工作改为机械操作,破除了钳工不能机械化的迷信思想。提高工作效率6倍。型线样板是制造汽轮机叶片时所用的工具,精密度要求极高,用机械磨制型线样板在国际上也是一项创举。王寅良创造的型线样板磨制机是用一台小立式钻床改装而成的,既经济又简便。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国际最先进的焊接设备我国第一台电渣电焊机3月31日在上海电焊机厂试制成功,这种电焊机能焊接厚度达60到250公厘的大钢板,质量好,效率高。如同一焊件,手工需15小时,自动电焊机需4小时,它只需1小时就可完成。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国营长春仪器厂的一个车间副主任姜正秀,最近创造成功"四用胎具",生产效率比过去提高255倍。这种胎具是用来加工齿轮牙齿的,过去用铣床加工一个齿轮要用一小时二十五分钟,现在用这种胎具只需二十秒钟。这是姜正秀用"四用胎具"在加工齿轮。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国营杭州通用机器厂最近正为石景山钢铁厂试制二台我国从未制造过的巨型制氧机。这种制氧机每小时能生产氧气3350立方公尺。这些氧气供应炼钢炉以后,全年可增产钢铁十六万吨。图为工人们正在钻制氧机的部件。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哈尔滨第一机械厂研制出二十二马力履带式拖拉机。改型拖拉机是根据苏联KTB式拖拉机仿制的,它能牵引各种农业机械进行开荒、翻地、除草和运输。目前这个厂已接受湖北、河南、山西等省的供销合作社的订货任务,今年准备生产150台拖拉机,支援兄弟省份农业机械化。这是拖拉机在试车。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已开始大批生产精密仪器。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检验。这个厂最近试制成功的两种测量仪表,质量都达到了国际水平,其中一种表的误差是千分之五,一种表的误差是千分之二。是供应各厂矿生产科学研究部门用的精密仪器。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厂铣工苏广铭是哈尔滨市30万职工比先进的标兵,他在三月十七日下午三点四十分已经完成了他的第二个五年生产计划。这是他在完成第二个五年生产计划最后一个活时在整理刀具的情形。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哈尔滨汽轮机厂即将投入生产。第二台两万五千千瓦汽轮机正在制造。这是已经加工好的叶轮。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哈尔滨三大动力工厂携手跃进。这是哈尔滨电机厂汽轮发电机车间。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黄宝珠是上海国棉17厂二纺细纱车间挡车工,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她创造了"细纱挡车工逐锭检修机台工作法",打破了细纱挡车工只管操作的陈规。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机器技术齐下乡促进农业现代化。目前有数十万来自农业社的社员正在工厂学习农业机械技术。他们将充当传播农业机械技术的使者。这是河南省各县农业社在天津拖拉机厂学习技术的学员,正在安装煤气发动机。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机器技术齐下乡促进农业现代化。让农村现有的农业机械发挥更大的效用,北京通用机械厂的技工佟春荣等创造了加大锅驼机蒸汽排气管管口,加大气压,提高原有锅驼机的办法,这些就要出厂的锅驼机经过改装,马力由7匹提高到7.5匹,这个办法如在农村普遍推广,不增加材料设备,锅驼机马力就能增加不少。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即将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包钢,各项基本建设工程已开始施工,在焦化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右上角那个小伙子是吊车司机将王钦臣,原来是志愿军的汽车司机,现在,他又在建设包钢了。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即将在上海建成示范性的氮肥厂。图为工人们正在安装这个厂碳化工段的碳化塔。碳化工段是氮肥工厂最终成品结晶——碳酸氢铵的最后一个工段。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建设西北的上海人。1956年上海康尔泰乳品厂迁到青海支援青海的建设。两年多来,这个厂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职工已有8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产品也从一种增加到八种,这是康尔泰乳品厂的奶粉车间正在生产的情形。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建设在天津的我国第一座专门生产玻璃纸的车间已开工生产。这个车间的机器是利用旧机器经过刷新修理后装成的,这是工人正在生产玻璃纸。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哈尔滨市出现一座不用钢筋、水泥、砖、木材建的3层楼。采用预制大型砌块吊装法,正在建筑一座不用钢筋、水泥、砖、木材建的3层楼。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河南省焦北联合钢铁厂矿石开采队崔长江班,是一个英雄的采矿队,他们采取了交叉开采、互相协助的办法,采矿效率迅速提高,由每人每天采矿石一吨提高到4吨,这是他们正在采矿。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横跨长江南北的第二座大桥白沙沱大桥开始兴建。白沙沱长江大桥于九月十日举行开工典礼。开工典礼后第一个钢围囹随即下沉江中。这是工人和前来参加开工典礼的人们正在观看第一个钢围囹下沉江中的情形。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在整个治淮工程中,建造了很多船闸,大大便利了淮河流域的内河航运。这是建筑在运河上的淮安船闸,一艘客轮正从这里通过。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华南最大的珠江大桥开工。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上海黄浦区金陵东路宝裕里民办医院的护士给里弄居民讲解卫生常识。民办里弄医院的工作人员不仅给居民诊断,治疗疾病,还向居民传授有关卫生和疾病预防方面的常识。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衡阳市福星街很多家庭妇女都参加了街道上组成的社会服务站"绣花组"。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湖北军区的解放军官兵兴建的"八一钢铁联合工厂"将要在八一开始出铁。建设者们采取由小到大、先土后洋的办法兴建这座巨型的钢铁联合工厂。这是他们正在建造工厂第一批炼铁的小高炉。.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共产主义新人的有效途径——红领巾钢铁厂吹氧车间的小工人,正在进行吹氧炼钢。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红领巾工厂"的产品编制的书包、刺绣和蛋壳做的金鱼。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街道上的义务食堂。家里做饭不便居民,都可带着粮票来食堂吃饭。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今年第一季度,上海牛奶公司第四牧场改进了饲养乳牛的工作,使每头乳牛每天平均产奶量由去年第一季度的二十五磅提高到三十五磅。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吉林伊通县群众自办八个中型水库。其中寿山水库原计划要1962年才能修成,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全县人民干劲十足,现在只需90天的时间到六月末即可竣工。图为寿山水库一角。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画家邵宇、叶浅予、吴作人、蒋兆和(自右至左),在河北省怀来县花园乡的南水泉村为农民作壁画。新华社记者时盘棋摄

1958~59年新中国轰轰烈烈列的工业生产珍贵影像

1958年湖南益阳 作家下乡

更多精彩请在右上角关注我们!每天为你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