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小新聞2018.09.17星期一

大盤指數

理財小新聞2018.09.17星期一

【午評:滬指跌1.06%創指年內新低 颱風登陸白糖股亮眼】截止午間收盤,滬指報2653.15點,跌幅1.06%,深成指報8004.80點,跌幅1.34%;創指報1352.92點,跌幅1.00%。從盤面來看,西安自貿區概念股逆市活躍,海南、汽車整車、有色、醫藥商業、養殖業、家電、鋼鐵等板塊跌幅居前。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交存規模已超7600億元】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交存人民銀行的存款餘額再創新高。人民銀行1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非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為7638.43億元,較7月末新增1225.12億元。

【經濟日報:“消費降級”有失偏頗】當前,消費越來越鮮明地表現出多元化與層級化特徵。無論消費市場怎樣變化,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永遠存在。衡量消費是真升級還是假降級,最終要看消費結構的變化。那種認為低價商品暢銷走熱就是“消費降級”,觀點上有失偏頗,實際上消費行為在更趨理性與優化。無論是方便麵、榨菜,還是二鍋頭,任何一個單品銷售的快速增長都不足以成為得出“消費降級”判斷的理由。何況,很多消費者在選擇方便麵、榨菜或二鍋頭時,更願意選擇安全放心的大品牌。

理財小新聞2018.09.17星期一

宏觀經濟

【8月房價僅1城下跌 49城漲幅超1% 分析稱樓市熱度已近“觸頂”】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8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8月僅廈門一地房價環比下調。70大中城市中,8月房價環比漲幅超過1%的多達49個,較7月增加10個。截至2018年8月,本輪房地產市場上漲週期已經長達39個月,繼續刷新中國房地產歷史上漲週期最長紀錄。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表示,在市場慣性影響下,全國樓市8月依然呈現上漲態勢,但熱度已近“觸頂”。值得關注的是,“金九銀十”成色不足是市場共識,樓市的降溫已然來臨。(經參)

【易綱:主動有序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央行行長易綱在由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撰寫的《50人的二十年》一書中表示,要繼續主動有序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儘管我國在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當前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外資對我國金融業訴求也不斷增加,我國金融業開放程度與實現自身發展需要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中證報)

【新舊經濟冰火兩重天 製造業需借數字化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中高收入國家,不遠的將來也會成為高收入的國家,而中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也會失去比較優勢,因此可能會向其他國家轉移。在這個過程中,規模是很重要的。因為根據我的估計,中國可能在製造業中釋放出8500萬個就業機會。”在9月16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林毅夫表示。(第一財經)

【中金:社保改革影響零售業盈利約12.8% 國企影響小於民企】中金報告稱,社保徵管改革後,對零售行業利潤總額影響約12.8%。零售行業20家重點公司中,2017年實際社保繳費比例約16.7%,如果按照26.1%的繳納比例測算,對行業總體利潤總額的影響約為12.8%。如果按照26.1%的比例全額繳納,則對國企/民企利潤總額的影響幅度分別為6.1%/18.0%。分企業性質看,國企影響小於民企。實際影響或低於測算水平,需關注後續政策執行及企業靈活用工調整情況。

理財小新聞2018.09.17星期一

頭條新聞

【馬雲:未來10-15年傳統制造業的痛苦將遠超今天的想象】馬雲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表示,機器一定比人更聰明;現在的大部分互聯網金融公司是披著互金的外衣在做非法金融服務;未來十到十五年,傳統制造業面臨的痛苦將會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企業如果不能從規模化、標準化向個性化和智慧化轉型,將很難生存下去。未來成功的製造業一定是用好智能技術的企業,因為不會用智能技術的企業,將全部進入失敗領域。

理財小新聞2018.09.17星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