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奇妙之旅——南京博物院

博物館奇妙之旅——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坐落於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內北側,佔地13萬餘平方米。是中國第二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中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是大型綜合性的國家級博物館、全國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國家重點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為“一院六館”格局,彷彿一朵睡蓮,臥寧面寧、遺世獨立。博物院黃瓦紅垣、巍峨壯觀,與其說她是一處陳列古蹟的建築,不如說它是一段歷史的倒影。

關於博物院藏品

博物館奇妙之旅——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齊名,被譽為國內最負盛名的三家博物館之一。擁有各類藏品42萬餘件(套),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既有宮廷傳世品,又有考古發掘品,還有琣分來源於社會徵集及捐贈,均為歷朝歷代的珍品佳作,是數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發展最為直接的見證。

代表性鎮館之寶 鑑賞

名稱:人鳥獸飾件

年代:新石器時代

展廳:歷史館二層 2展廳

品類:玉器

尺寸:高5.5cm 厚0.5cm

博物館奇妙之旅——南京博物院

人鳥獸飾件

天人合一哲學的藝術體現

這件鎮館之寶的名字叫做“人鳥獸飾件”,是一件被認為是代表當時最高工藝水平的一件玉器,它所表達的是中國哲學中最為精妙的思想。

從整體形狀上看,玉器的主體是一個看起來比較抽象的蹲著的人形,人頭上戴著一頂帽子,胸前抱著一個頭上尾下的動物,動物上面是個浮雕的小鳥。這種人、鳥、獸三合一的形象,解讀最多的是:這是中國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初萌芽。因為小鳥象徵著天,走獸象徵著地,三者合體就是天人合一。此外,這個小玉器在製作時,採用了刻線、圓雕、透雕、鑽孔、琢磨拋光等技法,說明當時的玉雕技法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水平。

名稱:錯銀銅牛燈

年代:東漢

展廳:歷史館二層 3展廳

品類:銅器

尺寸:通高46.2cm

牛身長36.4cm

博物館奇妙之旅——南京博物院

這是一盞東漢時期的油燈,由燈座、燈盞、煙管三部分組成,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都很方便。錯銀銅牛燈的燈座是一頭狀碩的黃牛,牛背上是圓形燈盤,燈盤一側有扁平把手,便於轉動燈盤。盤上有兩片可轉動的燈罩,其中一片刻鏤空菱形斜方格形紋,有散熱、擋風和調光的作用。燈罩上緊扣穹頂形罩蓋,蓋頂上,有煙管和牛頂上的短管緊密套接。燈點著的時候,煙霧通過煙管,導入牛肚子裡的清水裡,確保室內空氣的清新。

該燈設計精美大方,此外,牛是古時農耕的好幫手,吃苦耐勞,任勞任願,有吉祥豐收之意,錯銀銅牛燈也表達了人們對勤勞踏實、淳樸善良等美德的肯定和追求。

名稱:銀縷玉衣

年代:東漢

展廳:歷史館二層 3展廳

品類:玉器

尺寸:全長170cm

博物館奇妙之旅——南京博物院

玉衣又叫玉匣,是古代皇帝和貴族死後穿的衣服,分金縷、銀縷、銅縷三種。據說,玉衣可以保持屍體的不腐,漢代規定只有皇帝死後才能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列侯、如封貴人、公主死後穿銀縷玉衣;大貴人、長公主死後只能穿銅縷玉衣。

此件銀縷玉衣於1970年出土于徐州市東漢彭城王劉恭後裔的幕中,玉衣全長1.70米,玉片2600餘片,銀絲約800克,形狀與金縷玉衣十分相似。銀縷玉衣在我國僅發現一件,因而彌足珍貴!

關於博物館特色

博物館奇妙之旅——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之大,如果細細看,從遠古到戰國,先祖留下的極品,足以令我們自豪!幾天都看不完。它是“一院六館”格局,即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民國館。另全院設“六所”的研究部門,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研究所、古代建築研究所、陳列藝術研究所、民族民俗研究所、古代藝術研究所。博物院很好的將歷史和現在聯繫在一起,以民國館為例,參觀者可以身置其中,彷佛穿越了時代,在民國的郵局、藥店、食品店、照相館和古玩首飾店裡閒逛,與身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服裝的售貨員討價還價,逛累了,還可以坐進茶館裡聽戲、品嚐小吃。

博物館奇妙之旅——南京博物院

參觀小貼士:

開放時間:

週一:9:00-12:00

週二-週日:9:00-17:00

(提前一小時停止入場)

票務信息:憑有效證件領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