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白洋淀的「兩彈一星」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雄安新區白洋淀的“兩彈一星”

“兩蛋一腥”是白洋淀的特產,兩蛋是指松花蛋、鹹鴨蛋,一腥是指白洋淀燻魚。“兩蛋一腥”諧音"兩彈一星",令人印象深刻,過耳不忘,來過雄安新區白洋淀的朋友,大多會記住白洋淀的這三樣美味土特產。

舌尖上的白洋淀——松花蛋

白洋淀位於冀中平原,是水域遼闊、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自然水區。這裡除盛產魚、蝦、蟹、蓮、藕、葦、菱角等水產、土產外,還盛產一種馳名中外的風味食品——皮蛋。

雄安新區白洋淀的“兩彈一星”

白洋淀松花蛋具有一百多年的生產歷史。據傳,在清朝時期,當地就開設了很多作坊,加工松花、青果(鹹鴨蛋),暢銷京、津、保一帶。白洋淀松花蛋以個大、風味獨特和營養豐富而著稱。若剝去蛋殼,蛋體晶瑩,呈茶褐色半透明狀,形似琥珀而富有彈性,表面有美麗的松枝花紋。切開蛋體,蛋黃為深綠色或五彩色,粘度適宜,濃而不滴,清香撲鼻,味美適口,食之不膩,容易消化,最適宜佐酒,故當地有“沒有松花不成席”之說。

雄安新區白洋淀的“兩彈一星”

白洋淀松花蛋

白洋淀松花蛋,是以本地產的鮮鴨蛋,經獨特工藝加工製成的。白洋淀水域遼闊,氣候溫溼宜人,水生物繁多,是澱鴨優良的天然飼養場,當地群眾有傳統的養鴨習慣。鴨群生活在淺澱中,主食魚、蝦、蟲、螺蚌和水藻等新鮮食物,不僅產蛋多,個頭大,而且營養豐富。為加工松花蛋提供了高質量的原料。

​在清朝時期當地就開設了很多作坊,加工松花蛋,暢銷於北京,天津,保定等地。近年來,位於澱區的縣、社、隊辦起了澱鴨養殖場和松花蛋加工廠,年產優質松花蛋300萬個左右,出口160多萬個。白洋淀松花蛋風味獨特,品質穩定,含鉛量低。在1983年全國松花蛋質量評比中,白洋淀松花蛋名列全國第二位。

雄安新區白洋淀的“兩彈一星”

白洋淀松花蛋

​白洋淀松花蛋,以本地產的鱒鴨蛋採用先進的工藝和科學配方加工而成。若剝去蛋殼,清晰可見蛋體晶瑩,呈茶褐色半透明,形似琥珀,富有彈性,表面有松枝花紋;切開蛋體,蛋黃為深綠色或五彩色,軟而不流,濃而不滴,清香撲鼻,味美適口,食而不膩,易於消化,最適佐酒,也是宴席中的美味佳品。白洋淀優質松花蛋,銷往日本,新加坡,菲律賓,孟加拉,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

舌尖上的白洋淀——鹹鴨蛋

雄安新區白洋淀的“兩彈一星”

白洋淀鹹鴨蛋

白洋淀鴨蛋是河北省傳統的漢族名吃。殼呈青色,外觀圓潤光滑,白洋淀當地又叫“青果”。鹹鴨蛋在我國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愛,在市場上也備受青睞。白洋淀鹹鴨蛋特點是蛋心為紅色、營養豐富。它富含脂肪、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而且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優質的鹹鴨蛋鹹度適中、味道鮮美,老少皆宜。

特點

​與普通鴨蛋相比,白洋淀鹹鴨蛋中部分蛋白質被分解為氨基酸,由於鹽醃,使蛋內鹽分增加,蛋內無機鹽也隨之略增。生蛋黃中的脂肪由於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看不出含有油脂,醃製時間久了,蛋白質會變性,並與脂肪分離,脂肪聚集在一起就成了蛋黃油,蛋黃中帶有紅黃色卵黃素及胡蘿蔔素,溶於蛋黃油呈紅黃色,增加鹹蛋的感官性狀,鹹鴨蛋出油則是醃好的標誌。此外,鹹鴨蛋中鈣質、鐵質等無機鹽含量豐富,含鈣量、含鐵量比雞蛋、鮮鴨蛋都高,因此是夏日補充鈣、鐵的好食物。

​秘訣

白洋淀農家院放養鹹鴨蛋: 鴨蛋來源於白洋淀的廣大水鄉農村,這種鴨子是自然放養,自由採食小蝦、小魚、田螺等,朝出暮歸,營養吸收充足,加之白洋淀自然環境良好,所產的鴨蛋自然營養全面,無汙染、無化學殘留,這種鴨蛋蛋黃呈紅橙色,是自然紅心的那種,這種鴨蛋價格比圈養產的蛋價格高,具有蛋黃滲油,香而不膩,回味餘長的特色,內質營養豐富,具有松、沙、油、細、鮮、嫩六大特點,是您在休閒歡樂時光的最佳方便菜,是老人、孕婦、兒童的首選食品,為旅行宴賓,饋贈親朋好友之珍品。

雄安新區白洋淀的“兩彈一星”

營養價值

鹹鴨蛋含有蛋白質、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B1、維生素D、鈣、鉀、鐵、磷等營養物質;白洋淀鹹鴨蛋中蛋白質的含量和雞蛋一樣,有強壯身體的作用;鹹鴨蛋中各種礦物質的總量超過雞蛋很多,特別是身體中迫切需要的鐵和鈣在鹹鹹鴨蛋中更是豐富,對骨骼發育有善,並能預防貧血;鴨蛋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是補充B族維生素的理想食品之一。

舌尖上的白洋淀——燻魚

白洋淀燻魚是白洋淀邊的傳統風味食品,燻魚的製作技術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雄安新區白洋淀的“兩彈一星”

白洋淀燻魚

首先應選好魚的品種。肉質細膩、形體側扁的魴魚、鯪魚、鰱魚等比較適合製作燻魚。製作時,把選好的魚去鱗、開膛,用水洗淨,放進十幾種調料配成的湯盆裡,浸泡半天,撈出後上鍋蒸熟。然後鍋裡放進適量的白糖和小米,把熟魚擺在鐵箅子上,用白糖和小米燒焦後冒出的濃煙燻蒸,勤翻動,到魚呈黃紅色為止。食用前,再往魚上刷些香油,使味道更加鮮美。製成後的燻魚,表面呈紅色,有特殊的煙燻香味,提起尾巴也不會鬆散,咀嚼時柔韌有勁,清香可口,魚刺能全部剔除。由於含水少,易存放,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存上五六天也不會變質。

雄安新區白洋淀的“兩彈一星”

白洋淀燻魚

早年的白洋淀水很大,而且到了汛期會經常性淹沒村莊。當然水大,自然魚也多,水退後,池塘裡,大坑中就存有大量的魚蝦,白洋淀周邊的人們,善於淘埝子捕魚(把水坑裡的水淘幹,剩下的活兒,直接撿魚就OK了)。這種捕魚方法經常能捉到大量的魚,魚多了吃不完,在周圍也賣不掉,當時交通不發達,所以銷量有限,範圍也小,辛苦捉到的魚經常放臭了。

先是出現“鍋炮bao魚”,就是把魚用鹽水煮了,再上乾鍋炮,去掉一半的水份,自然能保存好幾天,但也就是在周邊的區縣銷售,再後來,通過自行車帶到北京。這種做法雖然可以延長魚的“保質期”,不過味道實在一般,沒什麼特別的,也談上不美味了。

鍋炮魚有不少缺點:一、效率低,魚需要一條或者幾條的方式來炮,很麻煩;二、工作量大,當魚多的時候,會幹很長時間,容易勞累;三、火候不好把握,稍微一不注意就炮糊了。

後來聰明人發現用鋸末煙燻的方法很好,可以克服以上缺點。在鍋底撒一層鋸末,然後把煮好的魚擺在箅bi子上,放在鍋裡,蓋上鍋蓋,在鍋底加熱使鋸末慢慢點燃,煙緩緩的將魚燻成金黃色。一開始大夥用高粱稈串成的箅bi子,不過密度太大,使用不便。後又改用竹劈兒箅子,也不完美解決問題。另外,在熏製的過程中,燻好一面再燻另一面,需要把魚逐個翻身,很費工夫。後來就用上了鉛絲擰成的鐵箅子,效果好多了,翻魚也方便,兩塊箅子夾著一翻轉即可。

白洋淀當地人在燻魚的過程中摸索出來一條規律,用柳樹鋸末燻出來的魚味道最好,其實是楊樹鋸末,不過味道差了一些,稍微有一點點苦味,有人說用果木樹鋸末效果好,咱不是行家,沒有試過,不過在鋸末中加點紅糖,或者是炒栗子的糖效果好是真的,這樣燻出來的味道最好了。其它樹木的鋸末基本就是不能用的,燻出來的魚,不能吃了。、

開始燻的魚都是小個兒的,比如什麼黃瓜魚、小鯽魚、鰱子魚、泥鰍等等。後來熏製手藝越來越好。品種由小魚發展到大個的魚,比如燻魴魚、羅菲魚、武昌魚、、大鯉魚、黑魚、鯰魚等。燻魚的傢伙事兒也有進步,由特製的燻箱取代了大鐵鍋。燻魚作坊也遍佈白洋淀及周邊,發展到雄縣城、安新城、棗林莊、李廣等。包裝也上了講究,有了特製的禮品盒,及真空袋兒。不過還是以趙北口鎮最為集中,也最為有名。

雄安新區白洋淀的“兩彈一星”

白洋淀因為燻魚成名的是泥鰍,本來白洋淀本地人是不喜歡吃泥鰍的,即時捕上來也要放掉,因為沒人要,沒人吃。一方面是白洋淀的魚太多,哪種魚都比泥鰍味道好。別一方面,大家都認為泥鰍生活泥裡,多不衛生啊!把泥鰍熏製了之後,就不這樣了,味道非常好,吃著也方便,攜帶運輸非常容易。甚至燻泥鰍成了白洋淀飯店裡的招牌菜

如今的白洋淀燻魚已經成為了產業,為白洋淀當地創造了很大的效益。下面說一下現在比較先進的燻魚工藝。

選擇肉質細膩,形體稍微發扁的魴魚,鯪魚,鰱魚等。先把選好的魚去鱗,開膛,洗淨,在放入各種調料配成的湯裡浸泡一定的時間,撈出後上鍋蒸熟。注意:大的魚最好把頭也劈開,身上拉出許多花刀,為的是味道能夠進入的更徹底。然後在鍋裡放進適量的鋸末、紅糖,把熟魚擺在鐵蓖子上,用鋸末、紅糖燒焦後冒出的濃煙燻蒸,勤翻動,到魚呈金紅色為宜。食用前,再往魚上刷些香油,使味道更加鮮美。 製成後的燻魚,表面呈金紅色,有特殊的煙燻香味,提起尾巴也不會鬆散,咀嚼時柔韌有勁,清香可口,魚刺能全部剔出。由於含水少,宜存放。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存上五六天也不會變質。

吃燻魚技巧:以黃瓜魚為例,一寸多的小黃瓜魚,味道獨特,適合佐酒。吃這種魚要先把魚頭掐掉,從魚的脊背處剝開,魚肉就都擇下來了,只剩下魚肚和魚刺。吃起來非常完整,鹹香味,有嚼頭。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