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离你的孩子有多远?

校园欺凌,离你的孩子有多远?

你怕自己的孩子遭受别人的欺凌吗?

我怕,很害怕!因为这种创伤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01

他所承受的

你都能知道吗?

小伟(化名)今年上初二,因为有些邋遢班上的同学都和他保持距离。一个月前,他发现自己的抽屉里时不时被别人扔了垃圾。他想告诉老师,又怕同学笑他爱告状,最后只能默默地清理掉。

班里的几个男同学时常会在课间挑衅他,特别是小强(化名)总有意无意的用身体冲撞他或是用嫌弃的口吻骂他。小伟知道大家都排挤他,所以他又一次选择了沉默。

三天前,小伟来到教室突然发现小强正在用钢笔在他书包上乱画。小伟激动地上前质问小强,小强一把把他推倒在地上,并警告他说你等着瞧。

小伟开始担心了,他开始不想去学校上课,可又怕老师告诉家长,想来想去他只有硬着头皮去上学。

没过几天,放学后他被一群校外人士堵在了路上,表面上说要跟他讲道理,却以轻蔑的语言挑衅,试图激怒他。小伟不敢回应,仍然遭到围殴,而且还拍了视频,传到了朋友圈。

校园欺凌,离你的孩子有多远?

02

你如何发现

孩子正遭受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事情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却很少被意识到,每一方都没有意识到。

即使被殴打欺凌,这些孩子都没有选择跟家长跟老师沟通,而是默默承受……

当孩子出现下面这些表现时,你需要注意了:

  • 身上出现来历不明的外伤和淤青;
  • 精神明显变得异常紧张,经常会流露沮丧、伤心的情绪,甚至有自杀倾向;
  • 衣物经常出现撕扯痕迹,个人物品经常被损坏或丢失;
  • 如厕习惯改变,非得回家才上厕所;
  • 过于频繁地找你要钱;
  • 出现厌学情绪,经常性地装病请假,甚至逃学。
校园欺凌,离你的孩子有多远?

03

你的孩子遭遇欺凌怎么办?

轻声对他说:错的不是你,别怕。

作为家长的你,有责任在孩子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以前,为孩子的成长指引方向、保驾护航。教育孩子时,我们不能只告诉他这个社会光明的一面,还必须让他懂得在面对黑暗和暴力时如何自处。

放学的时候,要告诉他,一定和同伴结伴而行,走大道,人多的地方;交朋友要避免怎样品行的人;出事情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站出来为孩子撑腰!

当然,对孩子也要表明态度:你不许欺负人,但是谁欺负你,你来告诉妈妈!我们一起来解决。

校园欺凌,离你的孩子有多远?

04

让你的孩子知道

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

校园欺凌,离你的孩子有多远?

公安部刑侦局微博截图

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惩罚教育。

你必须用行动去告诉孩子:这是个公平的世界,是个有秩序和原则的世界。做的对,有奖励,做错了,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和承担责任。

对学校而言,学生犯了错,光处分是不行的,要加强教育力度。所谓加强教育力度不仅仅是针对犯错的孩子,应该让所有的孩子认识到校园欺凌是不应该的行为,这样才能杜绝一个更大的错误。

05

你黑白不分的爱

和毒药没有区别

文章开头的学校小霸王小强还记得吗?他有过这样一段成长经历:

小强两、三岁的时候很任性,只要你不顺他的意他就打你。那时,你还会说真的挺可爱;

他五、六岁了,因为抢玩具打了同伴,你觉得他只是想要玩具,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

十多岁在学校,他没钱上网开始纠集同学收过路费,被举报了,你觉得他可能是被别人鼓动,不是他的错;

三十多岁,他游手好闲不工作,跟你要钱,这个时候你不给,他就会打你……

如果,今天他伤害别人,你替他辩白,明天,他要伤害的人,可能就是你。这个时候,你还要说小强是个孩子么?恶就是恶,恶不分年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同意吗?正是因为“孩子还小”,所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教育了。

校园欺凌,离你的孩子有多远?

06

你的行为也在影响着孩子

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沟通,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

当孩子接受了、习惯了暴力的环境,暴力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旦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应用到现实当中。

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

你是孩子的榜样!

校园欺凌,离你的孩子有多远?

07

我们无法完全消除“欺凌”

但更愿意为之努力

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排挤的状态时,不论你是否为当事人,请务必告知老师或家长。如果你是家长请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让大家一起来正视问题,协助彼此好好度过难关。

如果没有老师的漠然无视,没有同学的袖手旁观,没有其他人的推波助澜,没有家长的不以为然,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校园欺凌,离你的孩子有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