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SaaS千般好 現今困局如何走

最早的互聯網,還是C端的天下,很少有人關注線下如何和線上打通,更別說基於互聯網的企業服務產品,彼時的互聯網,線上和線下如同橫貫著一條巨寬的海,如同一個等於號,並行前進,互不交叉。

互聯網創業者看到了企業服務的市場,於是在2014年下半年,中國互聯網突然進入了B2B行業的春天。很快,風投和創業者開始湧進B2B行業,一時間大量公司橫空出世,其中,餐飲行業因市場規模大、商家數量多、信息化程度低等原因,成為B2B行業的先行軍。

餐飲是離消費者和互聯網最近的SaaS服務,畢竟中國人民以食為天,再大的事情,大不過吃飯的,但是,眾多創業公司進入餐飲SaaS行業後才發現,餐飲行業經營的多業態、複雜性遠超自己想象。


餐飲SaaS千般好 現今困局如何走


餐飲SaaS興起於2012年,如今四年的市場孕育期已過,服務商的數量激增,產品功能越來越符合市場需求。餐飲SaaS企業對餐飲行業運營方法和痛點問題的深刻了解以及完善的解決辦法,讓餐飲商家接入SaaS的意識漸強,從2017年開始,餐飲SaaS行業進入紅海,服務商們的競爭程度可以用貼身肉搏表現,其中誕生了幾個“行業BAT”級別的公司。

目前中國餐飲 SaaS 市場主要的品牌有:已經登陸新三板的客如雲(超2萬家店鋪)、美團投資的餐飲雲 ERP 屏芯科技(超10萬家店鋪)、獲得了戰略投資的二維火(近30萬家店鋪)、被 36 氪等媒體報道的來客、集 BAT 三家融資於一身的美味不用等(6萬多家店鋪)等產品。上述產品各具優勢,在餐飲 SaaS 市場上各佔有了一定的地位。

但是如今不計其數的公司陷入泥潭中,泡沫、估值虛高與盈利死結成為核心問題。在這樣的形式下,餐飲SaaS又將何去何從?哪個方向才是餐飲SaaS的未來?

什麼是SaaS?

不同於傳統的直接購買軟件,SaaS是由軟件運營商將軟件統一部署到自己的雲端,用戶只需要租用軟件運營商提供的雲端服務就可以直接進行經營管理,不需要再去花大價錢直接購買軟件。可以說,SaaS的服務模式給用戶帶來了更輕便的服務與更優惠的價格。

餐飲SaaS困局現狀

泡沫充斥:餐飲SaaS門檻低,其中充斥著大量的創業公司,據行業人士統計,國內做餐飲軟件的創業公司,高峰時達到數千家。泡沫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門檻低,很多小公司如同一個小作坊,幾個工程師寫好軟件代碼、起一個品牌名稱、組一個銷售團隊,就搖身一變成立了一個新產品,然後融資,這種細胞分裂似的方式,迅速的產生了大量的新公司,一時間泡沫充斥著市場。

價值虛高:餐飲SaaS行業,看起來雖然門檻低,但是,高昂的獲客成本,客戶的存活率低(餐廳累計年倒閉率70%倒閉率),成為很多公司的死結。

盈利死結:早期的餐飲軟件,價格高至數萬元,一家創業公司每年若能銷售幾百上千套軟件尚能盈利。而到了SaaS階段,風投進入市場,促使公司普遍開始做SaaS,價格也從上萬元降到如今的上千元、幾百元,甚至免費的模式,這種資本入局攪動市場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撼動了整個市場賴以為生的盈利土壤。

據業內人士估算,市場某新三板上市公司市值一度高達10億,其公開客戶數2017年達到2萬家,每個客戶的價值竟然達到5萬元,這已經違背了商業的常識。另外,按70%的商家倒閉率,剩下的客戶能為公司帶來多少價值?其中的泡沫不言而喻。

但是,目前更為重要的是對於一些“BAT”級別的餐飲SaaS企業慢慢已經無法滿足餐飲企業的需求,SaaS階段需求不再單一滿足餐廳經營前後端各個鏈條和環節。

零售SaaS是新藍海?

2016年10月,馬雲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此後的一年,新零售如火如荼的發展。在新零售行業裡,不管是阿里、騰訊、京東這樣的巨頭,還是家樂福、大潤發這樣的傳統公司,都處於摸索期,平臺型公司尚未形成,對於創業公司來說,零售SaaS尚是一片藍海。

而資本也正在湧入這片藍海市場。從2017年下半年來看,智能零售服務平臺“店+”近期完成30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零售SaaS企業“企加雲”完成A輪近億元融資;新零售場景營銷SaaS平臺樂豆呀獲千萬級天使輪融資等等。

舉個例子,一張主板和新三板上市的零售和餐飲SaaS服務公司盈利狀況對比,思迅是做零售服務的,而天財商龍和客如雲是做餐飲的,可以看到,2017年上半年,零售服務公司思迅軟件2017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達5378.81萬元,淨利潤2374.95萬元,而餐飲服務公司天財商龍的營收3317.02萬元,但虧損達到-2320.03萬元,同樣做餐飲服務的公司客如雲,2017年上半年營收6877.22萬元,淨利潤-5541.47萬元。換句說,做餐飲SaaS的公司,還在虧錢,而且是鉅額虧損,而做零售服務的,已經賺到錢了。

破局路在何方?

新零售已經勢不可擋,互聯網巨頭整合線下零售資源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這是零售SaaS行業最好的時代,可以預計的是,在未來兩到三年時間裡,還會有大量的線下零售公司整合到新零售體系中來,這中間巨大的SaaS需求,是每一個做餐飲SaaS服務公司所難以想象的。

如今的餐飲行業,已經過了草莽的時代,如何使得餐飲SaaS更好的服務客戶,提升用戶體驗,提高商家經營效率,給商家帶去流量,才能真正解決商家與客戶的的痛點,除了美團點評、口碑這樣連接商家和用戶的餐飲平臺,其他餐飲SaaS怎麼能有效的解決融合呢?

從目前行業前景看,餐飲SaaS作為餐飲行業的基礎設施,只有與連接用戶、商家的互聯網平臺級公司打通,才是唯一的出路。相比靠攏於零售SaaS、複製零售SaaS的模式來說,餐飲SaaS更應該倘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餐飲SaaS千般好 現今困局如何走


餐飲SaaS服務商要搭建完善的面向B端行業支付解決方案,那麼從第三方持牌支付機構入手,打通底層通道,保障資金、賬戶等安全;結合第四方聚合支付做入口,對商戶的進件、風控進行審核,並從粉絲運營、營銷、廣告、金融、電商等增值服務板塊進行支持,粘性綁定;再利用自身的軟件及系統進行操作,深度服務於商戶及用戶。餐飲SaaS服務商不再只是收取微薄的系統軟件服務費,還可在支付手續費以及第四方聚合支付帶來的營銷及金融服務中獲取利潤。

這就是哆啦寶攜手易寶支付,傾力打造面向各行業SaaS服務商的支付SaaS底層服務平臺。平臺將發揮易寶支付作為獨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支付通道,多層次的賬戶、徵信、風控合規、資金安全、系統穩定、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優勢做為底層服務結合哆啦寶多年來在粉絲公眾號運營、廣告、電商、金融等方面運營經驗與各行業SaaS深度合作。

為SaaS 賦能,建立一個全新的生態體系,更是給各行業商家賦能,迎接新零售、新餐飲大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