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將文明創建大道理 轉化成羣衆小利益

孫 薇

“幾年前,這裡是垃圾河、臭水溝,我們這些住在附近的老百姓夏天都不敢開窗;現在變成了風光帶,有紅花綠樹,還有碧水亭臺,大家每天早晚都來散步跳舞、呼吸新鮮空氣。”11日早晨,家住揚中新揚社區的祝文秀照例去屋後的豐收河風光帶晨練,這個習慣,老人家已堅持了四年多,憶起這些年城市的變化,他表示“感受實實在在!”

如今的揚中,一座座“綠伴水生”濱水風光帶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一項項城市治理行動的開展讓島城形象愈加靚麗,一個個道德“風向標”的引領讓文明的正能量不斷凝聚……將文明城市創建的“大道理”轉化成群眾可感可觀的“小利益”,揚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通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一步步實現。

“群眾視角”,文明創建見實見效

背街小巷整治了,城市環境美化了,文明禮讓常見了……走在揚中街頭,文明清風帶來的喜人變化令人神清氣爽。

據悉,揚中自2000年啟動文明城市創建以來,已經實現了省級文明城市“六連冠”。今年,該市又收穫了文明城市創建的“成人禮”——成功拿到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資格。

對於文明創建,揚中堅持的始終是“群眾視角”,正如該市市委書記潘早雲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動員部署會上所說:“文明城市創建不是為了拿牌子、爭名分,而是要通過創建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補好民生短板、提高文化品位,提升百姓幸福,這是我們開展創建工作的‘初心’。”

堅持創建為民,持續推進文明創建,揚中解決了一批民生問題,有效提升了全社會文明程度;特別是近年來,通過實施“263”專項行動、“五水聯治”,建立創衛長效管理機制,推動城市環境和麵貌日趨改善,帶來了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

文化惠民,百姓樂享“精神福利”

西來橋糏塑文化、新壩鎮文藝大串門、八橋農民藝術周、經開區合唱團……在揚中,每個鎮街區都有自己的優秀文化品牌,81個村社區個個有特色、有絕活,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文化格局。

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揚中以文化惠民示範村創建為載體,搭建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大舞臺”,以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提振精氣神、涵育新風尚,有力促進了居民文明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

下派指導員,拉起文化隊伍,揚中在全市挑選專業文化人員組建文化指導隊,對村社區實行“一對一”輔導;興建文化圈,擴展活動陣地,揚中全面普及文化廣場、農家書屋等文化陣地,初步實現了10分鐘健身圈、15分鐘文化圈;推出示範點,展示惠民實效,揚中打造了10個市級文化惠民示範村,以點帶面,培育鄉村文化優秀品牌……如今,這裡文體惠民活動繁榮,市民文化生活水平極大改善。

風向引領,文明新風潤澤常家

陸茂生、郭紀榮、王揚揚……這些凡人善舉是揚中精神文明領域的閃耀之星。

以“榜樣”的示範引導促進文明實踐養成,近年來,揚中完善道德典型常態化選樹機制,以“好人雙月評”為抓手,發揮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的帶動作用,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崇尚道德、學習模範的濃厚氛圍,凝聚正能量、弘揚新風尚。

不僅如此,注重鄉風民風家風建設,打造核心價值引領的“風向標”工程,該市在農村建設“一堂六館”,建成鄉風明德文化牆2萬餘平方米、4個鎮江市級農村道德文化園示範點,81個村社區全覆蓋善行義舉榜。與此同時,推行村規民約,將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等納入其中,以制度規範村民行為。此外,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組織“文明家庭標兵戶”評選,永勝村家風埭、雙躍村黃氏宗祠家風碑等“揚中特色”相繼湧現,揚中的文明創建,真正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