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保卫皇宫的12000禁卫军,到底去哪了?

1912年,晚清重臣袁世凯亲手将自己的君主溥仪赶下了皇位。不过有一件事情让人很是不解,一般情况下,在皇城之中都是有禁卫军的保护的,他们是皇帝的私兵,只效忠皇帝,可是为何袁世凯能够这么顺利的将溥仪赶下皇位了呢?

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保卫皇宫的12000禁卫军,到底去哪了?

我们都知道,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组建一支自己的亲卫队,用来在危机时刻保护自己安全。在历史上,曹操的虎贲营就极为出名,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保安队,它的将领由曹操最为倚重的典韦和许褚先后担任。典韦在张秀反叛中为护曹操而死,而许褚也是对曹操忠心耿耿。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定然是对主子十分中心的人物,就像是赵云,他就是刘备亲兵的主帅,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在后来,统治者身边的禁卫军从未少过,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御林军。

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保卫皇宫的12000禁卫军,到底去哪了?

一般情况下,御林军作为皇帝的亲兵,不参与对外以及对内的一切战争,只负责皇帝的安全工作。所以说,御林军统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想弄清楚溥仪退位时御林军为何没有动作,我们应该首先更了解一下溥仪的御林军统领。

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保卫皇宫的12000禁卫军,到底去哪了?

溥仪继位时年龄很小,并不足以处理国事,所以朝中就有了一个特殊的职位,那就是摄政王,当时的摄政王由载沣担任。他是一个有能力有眼光的人,他看着袁世凯一天天壮大,便建立了一直12000人的新军,由他的弟弟载涛统领。本来皇族之人担任统领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即便他对皇帝心中不满,也绝对不会毁了江山基业,但是这一次载沣的眼光显然是不太好。

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保卫皇宫的12000禁卫军,到底去哪了?

载涛太过年轻,他和晚清的那些八旗子弟没有什么两样,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懂得如何练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新军的战斗力十分低下。这就算了,最终这支新军还落到了别人的手中。载沣为了稳定朝局,不断削弱着袁世凯的实力,直至袁世凯的手中看起来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

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保卫皇宫的12000禁卫军,到底去哪了?

但是在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清政府派遣北洋军前去镇压义军,没想到他们根本不听清政府的,而是只服从于袁世凯一人。万般无奈之下,载沣只好重新起用了袁世凯。而袁世凯再次出山,不仅接管了北洋军队,连同这支新军也一并拿去了。

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保卫皇宫的12000禁卫军,到底去哪了?

所以在后来溥仪退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保卫皇帝的禁卫军,很快便被赶下了台。不过那样的军队,想要抵挡北洋军队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即便是没被拿走也只不过是多些枉死之人罢了,结果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