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理想课堂"国际峰会——暨"学为中心"全景式课程体验观摩活动,于2818年4月19日,在杭州西湖体育馆拉开帷幕。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相约杭州

执大象者,天下趋之,路为媒者聚八方;共发展兮,世间趋也,诚化雨花开四月醉杭州。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五湖四海的老师们走进课堂,聆听专家教授的精彩课堂。

俞正强老师,特级教师兼硕士生导师。俞老师的《容积与体积》,从什么是空间?导入课题,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习兴趣,继续追问,空间与面有什么的不同?孩子们每一步都想要知道为什么而去学习,接着谈到体积,通过套娃明白体积分两部分(内与外),内部体积引出容积,每一步衔接自然,学生自己突破难点。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认真聆听

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因数与倍数》,遵循着儿童数学教学,儿童首要位置的理念,把孩子带入到数的王国,孩子在先前的经验和认识遇到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去学习,在错误中找到对的答案,聊天中学会了知识。举例说出因数与倍数,辨析因数与倍数,找出36的因数与倍数,展现的是一堂新旧知识结合的精彩课堂。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课堂风采

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的《我们来到钟表盘上》,钟表上看似简单的12个数字,60个小格,带给孩子们却是另一番知识,如看数说角,连线成形,反弹返回,凑成24,罗马表盘,中国时辰,滚动表盘,残片求周长,这一系列的知识,小小的表盘带来的是惊喜与不可思议,生活中不缺少数学,缺少的是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学无止境

罗鸣亮老师,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首批省培专家。罗老师的《真分数和假分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理性精神,利用直观操作,在困惑中发现问题,同桌讨论进行问题的辨析,并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在抽象的数轴上表示出分数,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学以致用。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课堂回顾

福建省优秀教师李培芳老师的《数说长征》,25000里,这个看似熟悉又陌生的数字,到底有多大?李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数的转化,转化为12500千米,与生活中熟悉的数量做对比,运用估算,对陌生的数量有了准确的把握,把数学带到了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交流与探讨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我不是笨小孩》,以师徒年龄为例,学生独立解答,会做的保持安静,不会做的说说难处,"投石问路"引发学生的探索,在假设中寻找关系,独立尝试解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三尺讲台

广东省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比的认识》,黄老师用自己和学生的身高比导入课题,从生活入手,追问学生,什么是比?怎么写?有什么作用?带着问题研究新课,找到比的关系,并解决问题。带给孩子的是一堂自己的生活数学。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生活中的数学

天津市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从一副扑克牌入手,让学生体会分数的产生,感受数学文化,了解分数演变的历史过程。认识单位"1",质疑直线是无限长的,能把直线平均分成两份?在结束语中不仅问孩子们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始终围绕孩子去解答,解疑。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丰富多彩的课堂

浙江省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老师举一个简单例子还是复杂例子?让学生来思考,寻找方法,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流,表达,一步步发现数学本质,跳出数学看数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探究概念,暴露问题,解决问题。

解题方法多样性,画图是一种解题方法,但不是全部,数学要求的是严密性,希望推理过程更多的是演绎过程,在过程中去想一想,比一比,说一说,浓郁的数学味道,解决怎样判断两个分数是否相等,这是指导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在观察模仿中学会学习,让数学更加严密,养成数学人。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方法的多样化

浙江省特级教师唐彩斌老师的《A4纸的数学问题》,用实践丰富概念,跨越一维,二维,拓展三维空间,深度情境,把知识点进行关联,对基础知识进行延伸,感受技术的独特价值,利用图形去思考解决问题。

“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尝试知识

全景式课堂精彩呈现,多元的理论视野,关怀时代,守望课程改革的精神灯塔,眷注童心,构筑教学探索的诗情家园,千课万人观摩会,带给我们的是前沿视野点,心灵体验,精神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