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當宰相兩三年就一換,蔡京當宰相憑什麼能持續十八年之久?

在北宋的歷史上,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必須的拿出來說一下,那就是徽宗的宰相加寵臣蔡京,徽宗開明的新政中途夭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蔡京的影響。那麼,蔡京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

別人當宰相兩三年就一換,蔡京當宰相憑什麼能持續十八年之久?

蔡京是興化仙遊人,小的時候被譽為神童,四歲就能背誦整篇的《岳陽樓記》,23歲中進士,開始正式入仕。徽宗當政的時候,他受到童貫的推薦,仕途一路暢通,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升到了首席宰相的位置,開始了他長達十七八年的宰相生涯。蔡京和徽宗的關係非常的好,後來,徽宗又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了蔡京的兒子,兩人結成了兒女親家,這樣一來,兩個人的關係就更是親密無間了。

別人當宰相兩三年就一換,蔡京當宰相憑什麼能持續十八年之久?

舉個例子,一般情況下,皇帝是不經常到大臣家裡去的,即便要去,那也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情。但是對於蔡京,徽宗就很隨便,想去就去,而且去的時候也不講什麼排場,隨便叫上幾個隨從,一輦小轎子就可以了。去了之後,也不用行什麼君臣之禮,而是以親家相稱。氣氛和樂融融。

甚至在徽宗的作品裡面,也能夠找到蔡京的影子,徽宗畫過一幅有名的畫,叫《聽琴圖》,畫面有一個人坐在那裡彈琴,這個彈琴的人就是宋徽宗本人,畫面的左方和右方各有一個聽琴者。而右面穿紅衣服的聽琴者就是蔡京,寓意高山流水,得遇知音。由此,可見蔡京在徽宗心目中的地位那就是一個知音。

別人當宰相兩三年就一換,蔡京當宰相憑什麼能持續十八年之久?

蔡京之所以這麼受到徽宗的倚重和寵信,我覺得和蔡京本人的藝術天分是分不開的,我們都知道,北宋有四個有名的書法家,蘇黃米蔡,分別是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京。蔡京的字自成一體,豪放雄渾。據說徽宗在還是端王的時候就很喜歡蔡京的字,曾經出高價買過有蔡京題字的兩把扇子,直到做了皇上,這兩把扇子還珍藏在後宮當中。

別人當宰相兩三年就一換,蔡京當宰相憑什麼能持續十八年之久?

蔡京除了精通書法,對園林藝術也很有研究,宋徽宗在營造人工園林艮嶽的時候,蔡京就是主要的設計者,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可惜的是這個園林沒有保存下來,毀於戰火中。

蔡京這個人確實有做宰相的能力,尤其是執政能力,當時有一個叫侯蒙的大臣,他是這樣評價蔡京的:“使京正其心術,雖古賢相何以加?”意思就是說,假如蔡京端正心術的話,即便是古代那些優秀的宰相,也很少能夠超過他?一個認為蔡京心術不正的大臣,能夠對他的執政能力做出如此評價,說明他還是很有執政水平的。

別人當宰相兩三年就一換,蔡京當宰相憑什麼能持續十八年之久?

所以,綜上所述,蔡京能夠做宰相持續十七八年的時間,個人能力也不是白給的,可惜的是有些才能沒有用到正地方,藉著皇上的寵信,飛揚跋扈,幹了許多的壞事。徽宗退位後,欽宗繼位,開始收拾蔡京,把他流放到海南去,八十多歲的蔡京在流放途中就病死了。

本來很有才華的一個人,因為品行不端,心術不正,從而留下千古罵名,這是蔡京的悲哀。你是怎麼看待蔡京這個人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