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主动选择,而非念而不得

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

这个歌谣讲的是,公元1485年,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之间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博斯沃思战役。这场战役直接导致了约克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理查三世的死亡,是英国历史上重定乾坤的重要战役。铁匠在给国王的战马钉掌时仓促中少钉了一枚铁钉,理查三世的战马在战斗中马掌脱落,马失前蹄,使国王落马,死于乱刀之下,这直接影响了战局,金雀花王朝就此结束了。

决策力,决定发展

学习历史能够直接提高人决策力, 其根本原因是小到一枚铁钉,大到一个王朝的更替,都是由无数的决策构成的。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能够决定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只有我们自己。

决策的好坏没有固定的评判标准,有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道理,那我们是不是就应该随遇而安,被动接受选择呢?那你就温水煮青蛙,等着被煎熬吧。我们努力提高决策力的原因是主动选择生活,能够大概率的避免自己陷入困窘。你有能力去主动选择和无奈下被动接受选择,这是两个概念,从心理和事情发展上都是两种状态。

比如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钱买不来爱。”可是有钱至少能够让你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至少能让你衣食无忧,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你的物质生活。可是当你真的没钱吃饭,没钱买衣服受冻的时候,你生存都是问题了,你还有心思想爱的事吗?

阅读,提高决策力最直接的方式

我们增长经验的方式有很多读书、见人、行路、历事,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选择,但是读书是放在第一位的。比如我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会因为一个苹果,跟另一个小朋友成为小伙伴。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还会吗?这就是成长和经验对选择的影响。读书的目的:消遣、获得知识、收集信息。通过阅读思考是我们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成长方式。

读书不太可能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读过的书,就像我们吃过的饭一样,都不会马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那些知识和信息,经过了思考,会影响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行为,进而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形成我们命运特有的轨迹。

通过阅读积累有两个重点:①方法:比如积累素材要先学会阅读和信息收集,磨刀不误砍柴工,流程顺了效率提高才能有实际作用。②量变才能到质变:就像有人说早知道写公众号这么挣钱,土豆姐前几年为什么要给纸媒投稿。实际上没有前面的积累,后面不可能有这些成绩。就像那个笑话一样,说一个人吃了7个饼才饱,吃完第7个说:“早知道不吃前6个,直接吃第7个了。”

“知识变现”是2017年一整年的热门话题,在年初,出版界迎来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听书”热潮。一方面我们担心“听书”冲击纸质书市场,让原本日渐困窘的出版业彻底崩溃。也有人觉得这是新的机会,知识变现,一方面引发了新的阅读人群,一方面旧的阅读人群不会放弃纸质书的阅读。

在这场热闹的发展中,有“知识”的人,的确变现了,优秀讲书稿每篇高达1万元的稿费,让普通人也投入到学习写作的热潮中,希望能分一杯羹。可是很多人连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都不知道,甚至很多人只会一种阅读方法。讲书稿的基本要求就是阅读后能够准确交付原书,那些会阅读的人,有能力抓住这次机会,完成自己的知识变现。

有些事情你开始做的时候成本不高,但是等到真的面临机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放弃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当年毕业的时候,北京的落户政策是如果有集体户口的单位应届毕业生是可以落户的,有的同学草率的放弃,等到现在要申请自住房,生了孩子要落户、要入学才发现户口有多重要。

人们常觉得准备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无独有偶,我开写作课,反复建议报名的同学,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写样稿,我来推荐到各APP平台签约。另外一方面要开通豆瓣、知乎、头条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账号发展自己的自媒体品牌。有些同学却觉得我签约了一家平台,有合同了,费心发展新媒体太累了,结果一个小感冒就直接影响稿件质量,不过稿就没收入,只好硬着头皮带病写稿。而平时在新媒体账号上有积累的同学,就算被拒稿了,还有新媒体账号的收入。

今天更新一些形成成长性思维,提高决策力的书:

《做出好决定: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

愿你主动选择,而非念而不得

生活中你的决策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理性是良好决策的基础。 理性决策的6个步骤:

① 识别和确定问题

② 确认决策标准

③ 评估标准

④ 制订备选方案

⑤ 评估每一个备选方案

⑥ 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

今天的决定只影响未来,而不是过去,无论你作何决定都只能决定未来,做决定的时候,不要注重过去的亏损和成本。如果考虑的是未来的收益或成本,而不是过去的成本的话,那么做出的决策将更有效。

《错觉的法则:识破大脑诡计的思维管理法》

愿你主动选择,而非念而不得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记忆都被当做经验积累,当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大脑就会借由经验做出判断。这些判断有好有坏,有对有错,取决于你长久以来积累的指令。 举个例子,运动员在平时训练的时候,都是模拟比赛时的动作,当正确的动作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在真正的比赛中,下意识就做出正确的动作。《错觉的法则》主张通过刻意练习积累自己的正确反应模式,提高自己的优越错觉、肯定性错觉、运感力,使自己养成积极的思考习惯,提高决策力,提高生活质量。

《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

愿你主动选择,而非念而不得

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利用“诱导”自己,深入理解思维方式的不同,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从长远角度来看,能够找到更适合、更复杂的解决策略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

愿你主动选择,而非念而不得

ABC分析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接受、理解和改变自己的习惯。运用定期离线、批量处理、深入阅读、真正对话等几个方法,让思考“慢”下来,重新整理思维方式,以达到选择最优方案的结果。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愿你主动选择,而非念而不得

开启成长型思维方式也叫淘金式思维,好处就是会得到立体式的成长,随时随地吸收有用的知识,这种思维方式会让你自信起来,能够帮助理清生活目标,以达到更好的决策,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黑匣子思维: 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

愿你主动选择,而非念而不得

幸存者偏见会蒙住我们的眼睛,让我们陷入误区。黑匣子思维,可以帮我揭开思维的蒙布,看到问题的关键,并在下次有类似事件的时候,不再做出错误的动作,回避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失。

我前些日子更新提高阅读能力的书单,有些持“读书无用论”的人,强调“读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我很想反问一句,不读书就过得好了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最基本实现方法是要把书里的内容落地,然后变现,即使在科举时代,你也只有“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才能实现读书的变现。现代商业社会更是要求知识的落地,阅读的最基本作用是“获得知识、收集信息”,一方面你以消遣为目的阅读,一方面又抱怨读书没有给你带来收益,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在阅读之初,就要想明白自己的目的,针对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阅读中用合适的方法收集知识,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另外一方面,学到知识后,果断行动起来,实践中回顾所学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校正。很多人觉得行动力靠意志力提高,其实从心理学和行为学上,这是个有技巧可循的事,我们把一个大目标,分割成无数小目标,这样很容易就完成了。

在寻找朋友、伴侣的时候,我们都下意识的寻找能量提供者,而回避能量消耗者。实际上,一个能量提供者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决策力高,这是让他向上走的力量。《礼记·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靠别人改变自己的生活,已经不太可能实现,提高决策力才能突破自身局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才能通过吸引力法则,聚合到更多的能力提供者,让我们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

被动的接受选择,也是一种决策,你选择了让自己维持现状,这也是一种选择。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得过且过,然后找很多借口,证明生活的困窘,不是我们的本愿。可我们在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时候,有没有评估一下,自己到底给自己积攒了多少“选择”的资本呢?希望你过着主动选择,而非念而不得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