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越低越好?别再传播这7条谬误了

关于摄影有一些常见的误解

 ISO值越低越好?

自动挡比手动挡方便?

夜拍一定需要三脚架?

 刚涉足摄影的朋友们往往对于摄影相关的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听信了某些老法师的谣言,以讹传讹,将一些错误或是片面的观点错当成经验去遵循。

谬误一:ISO值越低越好 

如果回到10年前,这个观点也许是正确的。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数码成像在高ISO的情况下,难以避免会产生很多噪点使画质减损,于是许多人会尽量把ISO值调整至最低来获取尽可能干净的画面,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个固定习惯。

但是随着摄影行业的整体技术提升,高感早已不是影响画质的关键因素,近几年的数码单反,ISO在10000以内都能保持非常优良的画质表现,或者说肉眼已经察觉不出高感带来的负面影响了。甚至许多旗舰机例如尼康的D5,ISO已达到3280000,是的你没看错,328万。徒手抓星空再也不是梦。

我们都知道光圈、快门、ISO和现场环境光,一同决定了一张照片的曝光程度,而更高ISO的选择,意味着你能有更多光圈与快门的组合可能性,在夜晚拍摄时也不必再束缚于低ISO带来的不便.

ISO越低越好?别再传播这7条谬误了

不幸的是,还是有很多人在遵循“ISO越低越好”这个错误的习惯,对于追求极致的摄影师,低ISO的确更好,但是对于普通拍摄,高ISO带来的益处远比弊端更显著,我们甚至可以说,现在低端单反的ISO 6400成像要比10年前的旗舰单反ISO 200效果都要好。所以,不要再迷信低ISO了,快快尝试高感吧!

谬误二:没有三脚架我就不够稳 

 对于专业的风光摄影来说,三脚架的确是必备的,不仅是因为长曝的特殊技法,还因为这类摄影对于高画质的有严苛的标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需要三脚架才能保证画面不抖。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安全快门的概念,即最慢而又不手震的快门值,简单而笼统的安全快门标准是︰快门值不慢于 1/(镜头焦距)。如果说这个理论只能作为参考,那我们引入了上一点说的高ISO观点之后,十有八九不会出错了,即使是夜景或是其它暗光环境,只要合适的快门、光圈和ISO组合,完全能保证画面不抖不虚。

ISO越低越好?别再传播这7条谬误了

谬误三:景深越浅越好看 

你看到许多老法师的糖水片,无论什么题材,一言不合就超大光圈虚化背景。刚接触摄影,会被这样的画面吸引无可厚非,但是一直停留在这种程度的审美,那对于你的摄影提高可以说毫无帮助。

散景能够帮助你将主体与背景脱离,更好的聚焦视线,但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要用到散景,有时候背景元素可能和主体一样重要,需要它们作为画面的衬托,这个时候再继续虚化背景就是不讲道理了。

ISO越低越好?别再传播这7条谬误了

随这个现象还产生了连带的副作用——对于器材选择的误解:无休止地追求大光圈的镜头。许多人评价镜头好不好就是看它光圈大不大,而完全忽略了镜组结构、玻璃材质、镀膜技术等等要点。而且,镜头在最大光圈时成像效果并不好,一味地追求大光圈无论是在作品表达或是成像画质来看都是一个盲目的行为。


 谬误四:自动挡永远是最方便的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假设你是一位摄影爱好者,而不仅仅是为了随手记录生活。因为单纯的随手拍,自动挡毫无疑问是最方便、最省事的,我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一位真正的摄影爱好者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我相信既然用了单反,应该很少人会用全自动档,大部分人应该都在使用光圈优先或是快门优先档。

这样的自动挡位好处是快速不用思考,但也有相应的弊端:

第一,无法控制画面,例如使用光圈优先,还想依靠慢快门制造模糊的动感,基本上是不可能了;而使用快门优先,想要利用光圈控制景深,这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就是因为自动挡太过简单,导致你降低了对光线的敏感,不用依据现场环境估算曝光组合.

ISO越低越好?别再传播这7条谬误了

如果你想完全掌控画面,就必须要熟练掌握手动挡,无论是通过快门把握动静的表现、利用光圈控制景深,还是手动选取最佳对焦点、控制曝光组合,这些都是一个合格摄影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谬误五:摄影永远在反映现实 

这个错误认识往往会导致人们对纪实摄影和PS产生偏见。就像不久前,史蒂文·麦凯瑞(Steve McCurry)被曝光在许多作品中都有明显的Photoshop痕迹,他从纪实摄影记者起家,这是一个对照片要求苛刻的领域,超出标准的色彩校正或者留存有对照片进行处理操作的证据都可能会摧毁摄影师的职业生涯。所以人们才会如此气愤,感觉受到了欺骗,但他本人却回应到:虽然我认为自己从来不属于新闻界亦或是纪实摄影界,但这40多年的一部分作品已经演变成了新闻本身。

ISO越低越好?别再传播这7条谬误了

由于摄影本身的特性:截取画面于现实中的某个时间片段。它本身就存在局限性,即使是再严肃的纪实摄影师,通过取景视角的差异或是表现方式的不同,完全能呈现出不一样的现实,艺术摄影界就更不用说了。

总得来说,摄影只能反映现实的其中一面而已,它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

ISO越低越好?别再传播这7条谬误了

谬误六:优秀的摄影师一定有完美的摄影技术 

这个观点在上个世纪也许受用,在那个年代能够接触摄影的人群是在太少,技术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摄影师的优劣,但是随着摄影爱好广泛普及、相机的性能提升,摄影技巧也更易学,技巧的优劣不再能成为一个优秀摄影师的评判要点了。

以前我们看毕加索的抽象画,总会觉得这不就是小朋友的乱涂乱画吗?现在我们看森山大道的街头照片,也会想这不明明就是的失误之作吗?人们对于一项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浅入深、从表面迈向本质,摄影也不例外,一般人眼中的摄影大师都是手法高超、技巧完美,其实这只是停留在表面,完美的技巧并非是优秀摄影师的必要条件,是否具有非同一般的思想表达才是关键。

ISO越低越好?别再传播这7条谬误了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摄影并不只有技巧而已,比技巧更重要的是审美素养的提高、个人思想的凝炼,决定一张照片好坏的关键不是曝光是否准确,而是能否引起人们的深层次的共鸣。


对认同感的追求是我们的本能,而对于摄影来说,网络分享是获取认同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后果很有可能是本末倒置,本来应该是因为作品优秀,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结果变成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同,去拍大家喜欢的照片。太过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就会导致功利心的膨胀。

ISO越低越好?别再传播这7条谬误了

另一个不好的后果就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当某一类照片变得特别流行,大家就会趋之若鹜地拍摄同一个主题,久而久之,创作的思路就会变得越来越狭隘。其实,点赞数少并不代表你的作品不够优秀,或许仅仅是因为并没有遇到赏识之人,比起点赞数高的趋同作品,独特而有趣的创作才更加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