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碎文一周回顧

1. 北京將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工信部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發佈會上表示:北京將著力創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中心,在順義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生態產業示範區。目前,順義區正推動傳統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下一步將以推動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為發展方向,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5G信息通信、車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電子產品與服務、車輛智能管理和智能交通等相關領域,打造自主可控、具有核心技術的智能駕駛產業集群,形成智能駕駛產業孵化基地、人才高地、產業和資本集聚地。


2. 德國、波蘭欲聯手建立歐洲電池聯盟。近日,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邁爾訪問波蘭時,與波蘭產業與技術部長雅德維加·埃米萊維奇共同宣佈,兩國將加強在電動車電池研發生產方面的合作。埃米萊維奇表示:波德兩國部長探討了兩國共同開展電池技術合作的可能性;這一合作將不侷限於電池技術領域,其將與此前歐洲國家為推動航空製造業發展建立空客集團一樣,嘗試由歐盟成員國聯手推動產業發展。為實現更高層次的合作,德波兩國部長商議決定,這一項目將向歐盟其他成員國開放,從而建立歐盟範圍的電池生產項目,並通過建立一個“歐洲電池聯盟”作為吸引相關企業參與的平臺。據悉,德波兩國將利用明年年初舉辦德波經濟論壇的機會繼續深入討論具體落實這一設想。


3. 現代推氫燃料電池卡車。9月20日至27日舉辦的漢諾威商用車展上,韓國汽車製造商現代將推出一款氫燃料電池卡車,並公佈新卡車的具體參數和細節;該車型將於2019年登陸歐洲市場。從官方宣傳圖片上看,該車車頭前部配上了點亮的現代車標,車標被一片連在一起的六邊形圖案包圍;整車採用了流線型車車身、無軸碟形車輪、氣流偏導器以及車身護條等設計。此前,現代已在燃料電池汽車上進行了多年研發佈局,Nexo是現代推出的首款燃料電池汽車,氫燃料電池版途勝則是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幾款氫燃料汽車之一。


4. 金康新能源或將成第9家 “雙資質”的車企。9月17日,工信部發布了第31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在擬發佈的新增車輛生產企業清單一欄中,“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康新能源)赫然在列。根據公示信息,金康新能源是一家註冊、生產地均在重慶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若無意外,9月24日,金康新能源將成為繼北汽新能源、雲度汽車、江鈴汽車、知豆汽車、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合眾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後,第9家擁有發改委和工信部“雙資質”的生產企業。


5. 奧迪公佈電動車規劃。日前,奧迪在發佈e-tron的同時公佈了其電動車規劃:到2025年,奧迪將在全球重要市場中投放12款純電動車型,純電動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佔總銷量約三分之一的份額;其中,SUV車型將包括奧迪e-tron,以及將於2019年首發的奧迪e-tron Sportback;其一系列基於經典的Avant及Sportback車身設計的電動車型也將推出;屆時,奧迪電動車型陣容將覆蓋從緊湊型到中大型車型的各細分市場。


6. PIF投資Lucid Motors逾10億美元。當地時間9月17日,美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Lucid Motors官方宣佈:其已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of Saudi Arabia, PIF)達成了一項投資協議,後者將向其投資逾10億美元。該融資對Lucid來說是一項重大的里程碑,將為該公司2020年首款電動車Lucid Air的商業化提供必要的資金;Lucid計劃利用該筆資金完成工程開發和對Lucid Air的測試,在亞利桑那州卡薩格蘭德建設工廠,開始在北美進行其零售戰略的全球推廣,並開始生產Lucid Air車型。


7. 上海發佈第二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9月18日,在2018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上海市發佈了第二階段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第二階段的開放道路涵蓋城市主幹道、城市次幹道、產業園區主幹道共十二條道路,總長為31.6公里,其中嘉定區(安亭)新開放5.5公里,臨港地區新開放26.1公里;加上第一階段在安亭規劃的5.6公里道路,目前上海市自動駕駛路測開放道路總長度達37.2公里。根據規劃,安亭的11.1公里主要聚焦於推進乘用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測試,而臨港地區的26.1公里測試道路則聚焦於推進商用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測試。


8.

大眾和日野將共享電動卡車和電動技術。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9月17日,德國大眾與日本日野汽車宣佈將共享電動卡車和電動技術;雙方除了相互供應各自開發的電動卡車外,還將共享開發成果。大眾成立的卡客車部門新公司 Traton集團與日野達成了協議;在電動化方面,日野向Traton旗下的德國曼集團和瑞典斯堪尼亞等廠商供應銷量居全球首位的混動卡車;預計日野和大眾將分別提供中小型卡車和大型卡車的電動化技術;除了現有的零部件外,還將在全球範圍內採購電動化和自動駕駛等未來技術相關的零部件,力爭實現乘積效果。


9. 谷歌將為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提供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日前,谷歌與全球最大汽車集團雷諾-日產-三菱聯盟(Renault-Nissan-Mitsubishi Alliance)達成合作協議,將從2021年起向全球數百萬輛新車提供基於安卓操作系統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nfotainment system);安卓驅動的新系統加載完成後,用戶導航可以使用谷歌地圖、通過谷歌Play Store連接移動應用,並藉助於谷歌助手的聲控輔助,為用戶提供一套整合的體驗。聯盟主管汽車互聯的副總裁Kal Mos表示:聯盟高層對與谷歌合作感到“舒適”,未來谷歌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谷歌助手會成為消費者與汽車互動的主要途徑,通過語音就可以遙控導航和各種移動引用程序。


10. 奧迪首款純電動汽車e-tron 19年美國上市。據美國媒體報道,奧迪首款純電動汽車——2019款e-tron SUV車型18日正式發佈,將於2019年第二季度在美國市場上市。e-tron電池系統電量為95千瓦時,在歐洲測試中,續航里程達到400公里;若使用公共快速充電樁充電,30分鐘內可充滿80%的電量;其還配備了一個家用充電器,充電器的插頭適用於家庭120伏和240伏的插座。


11. 德國建立新平臺助推電動車發展。德國政府19日通過決議:計劃建立新的國家級“未來交通”平臺助推電動汽車發展,目標是在保護環境和氣候的同時,維持德國汽車工業的競爭力。“未來交通”平臺將取代德國2010年設立的“電動車國家平臺”,由一個指導委員會和6個工作組構成;指導委員會成員將於今年9月舉行首次會晤,工作組將重點關注交通領域的氣候保護、可替代發動機和燃料、數字化和自動駕駛等議題。


12. 首條5G自動駕駛車輛道路開放測試。9月19日,房山區政府與中國移動聯手在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打造的國內第一個5G自動駕駛示範區,首期車輛測試道路正式對外開放。目前,該測試道路設有10個5G基站、4套智能交通控制系統、32個車路協同(V2X)信息採集點位、115個智能感知設備,可提供5G智能化汽車試驗場環境。


13. 阿里獲自動駕駛測試牌照。9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將浙A4390試、浙A4391試兩張車牌授予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阿里也正式加入國內自動駕駛測試“戰隊”。


14. 大眾I.D. Buzz Cargo概念車全球首發。在德國漢諾威商用車車展上,大眾商用車發佈了全新電動商用概念車——I.D. Buzz Cargo概念車,該車基於MEB平臺打造,保持了大眾經典的T系列傳承元素,包括雙色車身設計;後門和尾部的側窗全部封閉,保證了貨廂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概念車搭載48kWh的鋰電池組,位於後軸的電動機最大功率為204馬力,該車的最高時速為160km/h,擁有550km的最大續航里程;這款概念車或將於2021年正式量產。


15. Model 3獲美國交通監管部門最高評級。北京時間9月21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簡稱NHTSA)發佈了關於特斯拉Model 3的安全評級報告,Model 3獲5星評級也就是最高評級。之前,Model S和Model X也拿到五星評級;至此,特斯拉的所有量產車型全都從NHTSA手中拿到最高評級。


16. PSA雷諾敦促法國恢復對插電混合動力車的補貼。據外媒報道,標緻雪鐵龍集團(PSA)正敦促法國政府恢復對插電混合動力車的激勵措施,該集團正推出一系列大型車型的混合動力版本,以滿足更嚴格的歐洲排放法規。PSA集團政府事務主管Laurent Fabre表示,“我們要求恢復對插電混合動力車的激勵措施”。PSA的法國競爭對手雷諾也支持恢復對插電混合動力車的激勵措施,要求給予每輛車以2000歐元的補貼。目前,法國給予每輛售出的電動車以6000歐元(7000美元的)補貼,但之前給予每輛插電混合動力車1000歐元的補貼政策於去年被取消。


17. 華為將深耕汽車智能網聯建設。9月21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物聯網解決方案總裁蔣旺成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峰會上分享了華為在汽車領域的佈局。蔣旺成再次強調"華為不造車"的原則立場,華為將深耕三大汽車領域:智能網聯、交通、個性化服務等等。蔣旺成強調:真正有價值的是從路邊的各種基礎設施、路邊的行人給車提供信息,將路邊的各種信息、交管信息能夠推送到車;華為希望優先做出一些個性化服務場景,比如一鍵叫車,通過V2X方案解決分時租賃最後一公里的痛點,還有面向運輸公司的編隊行駛,以及幫助交警做一些交通燈配時的優化,比如公交在路口優先通行等等。


18. 徐長明: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者佔比超72%。9月21日,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峰會上,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目前私人消費者佔比超72%,2025年以後新能源汽車會逐漸顯現相對優勢。徐長明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的兩大變化可以給行業信心;一是新能源乘用車銷售主體正在由單位用戶向私人用戶轉變:2015年,私人購買比例僅為42.6%,2018年前7月則提升至72.1%;一是消費區域正在由限購城市向非限購城市擴展:2015年,限購城市新能源乘用車銷售佔比達69.6%,2018年前7月,限購城市銷售佔比已縮小至42.6%。

https://mp.weixin.qq.com/s/lQYPirztLJ5pOlVmdVZXl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