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车暴露特工身份牵连百余同事 俄间谍又“犯蠢”了

【俄罗斯龙报网】近日,西方媒体一连串的报道将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简称“格鲁乌”)推上风口浪尖。

买二手车暴露特工身份牵连百余同事 俄间谍又“犯蠢”了

四人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被拍到。(图片来源:荷兰国防部)

杭州《都市快报》报道,先是俄前间谍中毒案嫌犯身份曝光,格鲁乌高官与军医被指应对案件负责。接着,荷兰情报机构的一个行动,让拥有百年历史的格鲁乌陷入“俄史上最大的情报失败”的风暴中心。

半年前,荷兰情报部门在挫败一起俄罗斯间谍活动后,英国民间调查网站顺藤摸瓜,获得了一份包含305人的名单,这些人被认为都与格鲁乌存在关联。如果这份名单的真实性得到确认,对俄罗斯情报部门的影响难以估计。

俄罗斯“间谍”被抓现行?

10月4日,荷兰国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说,荷兰情报机构半年前挫败了一起针对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的网络攻击,并将涉事的四名俄罗斯特工驱逐出境。

按照荷兰方面的说法,四名特工中有两个网络专家,37岁的叶甫根尼·谢列比雅科夫和41岁的阿列克谢·莫列涅兹。另有两名情报人员,奥列格·索特尼科夫和阿列克谢·米宁,均为46岁。四人都隶属于俄情报机构格鲁乌。

荷兰方面称,四人持外交护照于4月10日入境荷兰,先在机场与一名俄罗斯大使馆人员碰面,随后租车前往禁化武组织海牙总部附近的酒店入住。4月13日,四人将车辆停在酒店的停车场,试图通过在车上架设专业设备,“黑入”禁化武组织的无线网络。

被抓获时,四人曾试图破坏设备,但未能成功。荷兰调查人员在车的后备厢发现了一台连接至4G手机的笔记本电脑、一个部分被藏在外套下的Wi-Fi天线面板,以及其它专业黑客设备。此外还有20000欧元和20000美元的现金、侦察地图,以及从位于莫斯科的格鲁乌办公室打车的发票。

瑞士《新苏黎世报》介绍,格鲁乌于1918年成立,作为军队的一部分始终扮演着一种特殊角色。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前身是克格勃)在海外侦察活动中更倾向于使用谨慎的方法,比如把特工伪装成使馆工作人员或“普通公民”。而格鲁乌明显更加直接。

俄罗斯回应:荷兰有“间谍妄想症”

俄罗斯完全否认了荷兰方面的说法。10月8日,俄罗斯外交部说,荷兰的“间谍妄想症”将对双边关系造成严重损害。

俄外长拉夫罗夫否认被驱逐的4人是间谍,称他们是俄罗斯专家,当时正对荷兰海牙作常规访问。俄方还驳斥了“网络攻击”的指控,称荷兰从俄公民手中收缴的设备是用于检测俄驻荷外交机构的网络安全状况。

俄方还对荷方时隔半年翻旧账的动机表示质疑。俄外交部说,在逮捕并驱逐俄罗斯公民期间,荷兰并未提出指控,随后也未采取任何外交措施,包括抗议、问询和通知等。

英国《卫报》说,俄罗斯特工采取行动时,禁化武组织正在调查叙利亚杜马镇的化武袭击事件。此外,应英国要求,禁化武组织当时也加入了针对索尔兹伯里神经毒剂案的调查。在英国秘密情报局(MI6)的协助下,荷兰情报机构先发制人,当场挫败了俄方行动。

“一般来说,我们不会对外披露这类反情报行动,但这起案件令人担忧,因此有必要对外公布。”荷兰国防部长安克·拜勒费尔德在4日的发布会上说,“通过揭露俄罗斯的这一行动,我们发出了明确的信息:俄方必须停止这种行为。”

“双料间谍投毒案”还在发酵?

荷兰、俄罗斯外交风波因“网络攻击”而起,但不少媒体认为,它是今年年初英国“间谍投毒案”的后续。

今年3月4日,俄前特工斯克里帕尔和女儿尤利娅在英国索尔兹伯里街头一条长椅上疑似中毒昏迷。斯克里帕尔当年也是格鲁乌的一员,后来被英国策反。他可能让格鲁乌损失惨重。据悉,他把无线电收发装置伪装成一块石头,然后在公园里向英方间谍发送情报。

9月5日,英国检察机关指控名为彼得罗夫和博什罗夫的俄罗斯男子向斯克里帕尔父女二人“投毒”,称他们可能使用化名,是格鲁乌特工。

英国间谍投毒案嫌疑人被认出是格鲁乌的军官和军医

俄特工信息因二手车买卖泄露?

9月26日,英国民间调查网站“响铃猫”指认博什罗夫的真实身份是阿纳托利·切皮加(左),曾获“俄罗斯英雄”勋章,遭俄方坚决否认。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回应,“长得像的人有很多”,暗示不能只靠一张照片就认定身份。“响铃猫”当时仅公布两张相似照片为证据。

10月8日,“响铃猫”再次指认,另一名投毒嫌疑人彼得罗夫,名叫亚历山大·叶夫根尼耶维奇·米什金(右),是“训练有素的格鲁乌军医”。

根据“响铃猫”公布的信息,切皮加曾把一辆奔驰汽车卖给米什金,留下了文件记录。对比驾照照片后,“响铃猫”认定,米什金就是年初在英国投毒的嫌疑人。

派往现场的调查人员去了趟米什金的老家——俄罗斯北部阿尔汉格尔斯克的洛伊加村。不少邻居、亲友认出了照片上的他。有人还说,米什金也拿过“俄罗斯英雄”勋章,和普京有过合影。他的祖母经常拿出这张照片来炫耀。不过,调查人员没有见到这位祖母。

“响铃猫”网站多大能耐?

美联社描述,对于公众来说,几乎从未听说过“响铃猫”网站。但对于西方媒体圈来说,该网站并不陌生。《纽约客》记者派崔克·莱登·基夫曾评价“响铃猫”网站创始人艾略特·希金斯,可能是“全世界对叙利亚内战所用子弹最了解的人”。

希金斯原本是个博客写手,没有正经工作,住在英国莱切斯特,今年39岁。他2015年通过众筹的方式,创建“响铃猫”网站,自称是“民间(网络)调查记者的聚集地”。

这个称呼听上去挺不靠谱的。不过,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网站描述,这些所谓民间记者的文笔不行,但是爆料的消息都比较实在——爆料人通常就在现场,这些消息也通常是有事实依据的。例如,这几年有关叙利亚政府的不利消息,很多都是从这个网站出来的。

10月4日,荷兰国防部发布会后,“响铃猫”再次发布一份名单。其中,遭荷兰驱逐的俄方人员阿列克谢·莫列涅兹,有一辆拉达汽车2011年登记的地址是“共青团大街20号”。

“响铃猫”认为,该地址正是俄罗斯情报总局26165部队的营地。通过查询同样登记在该地址的车辆,“响铃猫”获取了一份305人名单,包含登记人全名、年龄、护照号信息以及绝大多数人的手机号。

“响铃猫”说,如果这305人全都是26165部队成员,这份名单将构成近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情报人员数据泄露事件之一。不过,俄罗斯官方没有就名单真实性做出任何回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