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的同学都出国旅游,我家娃却只能在家刷朋友圈,我对不起他”


“娃的同学都出国旅游,我家娃却只能在家刷朋友圈,我对不起他”


作者|丑丑妈Vivian



01

焦虑内疚的父母


凌晨收到一位家长的微信,问我经常出去旅游的孩子和一般孩子相比,哪些方面会比较强?我还在纳闷怎么会突然这么问,接着就收到了她发过来的第二条信息:


孩子的同学们都出国旅游了,可我家孩子只能在朋友圈里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真对不起他。


现在的爸妈们对孩子的教育都越来越上心,无论是出于放松休闲还是学习体验的目的,十一小长假期间确实很多家长带孩子们出去旅游,Vivian的朋友圈也被各种旅行照片、定位打卡刷屏了。

我们经常调侃,“一放长假即便不出门,在朋友圈里就能周游世界各地”。但是,当你发现,别人家的孩子在国外亲身体验异域的风土人情时,你家孩子却只能宅在家里通过屏幕来了解,这时不免心生焦虑和对孩子的愧疚。

这让我想起之前上了微博热搜的一个热门话题:“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妈妈花三个月工资送孩子游学。”


“娃的同学都出国旅游,我家娃却只能在家刷朋友圈,我对不起他”


事情发生在杭州,这位妈妈说自己孩子在民办小学读六年级,最近孩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出国游学,在英国待两周。她说“我们家经济条件一般,一次游学起码3万元,抵得上我三个月工资了”。

以前寒暑假她也会带孩子在国内旅游,但是这次是被逼急了,她说现在才知道,“小学6年,全班只有儿子一个人没出过国。”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的看法也各不一致。

第一种看法认为,这样的游学没有太大价值,学不到什么东西;或者认为家庭条件一般就不要读价格高昂的民办小学,读什么学校都一样,童年快乐最重要。


“娃的同学都出国旅游,我家娃却只能在家刷朋友圈,我对不起他”



“娃的同学都出国旅游,我家娃却只能在家刷朋友圈,我对不起他”


另一些网友觉得,这位妈妈的做法能够理解,家长们都希望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不希望委屈孩子,这个无可厚非。


“娃的同学都出国旅游,我家娃却只能在家刷朋友圈,我对不起他”


除此之外,还有些人则认为带孩子出去走走、开阔眼界是必要的,但是需要量力而行,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更重要。


“娃的同学都出国旅游,我家娃却只能在家刷朋友圈,我对不起他”

每个人的看法和态度不一定相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何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中国家长最为焦虑的痛点之一。


02

家庭经济条件是焦虑之源?


当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我也是支持“快乐教育”大军中的一员。曾经看到堂姐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冬夏令营,还感慨孩子太辛苦,童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

现在才明白当初的自己真的是:很傻很天真!谁说辅导班、兴趣班一定是枯燥的?谁说孩子上的兴趣班一定是孩子“不感兴趣”的?

如果孩子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也就算了,

真正心酸的时候是:明明孩子对某个课程、某项活动特别感兴趣,但是爸妈的经济条件负担不起!

堂姐跟我说,

现在做得好的培训班其实孩子很乐意上,因为老师都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进行课程设计,让孩子在趣味中轻松学到了知识,反而学校里的老师上课比较枯燥乏味,孩子不太感兴趣。

但是一般这样的培训班不仅名额紧张,而且费用高昂,一般家庭根本承担不起。

有人说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有失偏颇,比如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就认为:


“——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 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言(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所以每个孩子的特质不一样,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娃的同学都出国旅游,我家娃却只能在家刷朋友圈,我对不起他”


这种看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以为衡量孩子的标准变得更加多元,就能缓解家长们的焦虑,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是的,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可能说明孩子的天赋不在逻辑-数理或者语言上,而是在音乐智能、运动智能或者人际交往智能上更为突出,我们可以挖掘孩子在学习以外的潜能。


但是,让人扎心的是,无论是乐器班、舞蹈班,还是轮滑、平衡车、乐高机器人、绘画、情商课,这些好的兴趣班收费都不比学习辅导班低。


选择的空间是很大,但是价格都不便宜。

所以,对于那些孩子成绩不好、家庭经济状况也不太好,却对孩子抱有较高期望的爸妈而言,焦虑和压力指数爆表也就不稀奇了。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是焦虑之源,按照这个逻辑,那些家里条件比较好的爸妈应该就不会这么焦虑了吧?


然而现实是,有钱人家的父母一样焦虑。


我有一个朋友,住在二线城市,家里有一个食品加工厂,算是家族企业,家庭条件自不用说。


她的孩子现在一周的辅导班和兴趣班加起来报了6个,差不多每天都有,孩子也挺乖巧听话,但是我并不觉得朋友过得有多轻松。


她焦虑的点是认为国外的教育体制更人性化、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一线城市孩子能接触的教育资源更优质、种类更丰富,比如她想要孩子去学马术、学击剑,但是她生活的城市并没有。


似乎,有钱人的焦虑也并没有少一点。


“娃的同学都出国旅游,我家娃却只能在家刷朋友圈,我对不起他”


03

为什么家长都如此焦虑?


因为

优质的教育资源从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著名经济学家薛兆丰教授在《奇葩说》的一期节目中提到:


“1930年的时候,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预测过,说100年以后的人,每周只需要工作15小时就够了,就能够赚够他的生活所需了。

但是现在88年过去了,生产效率确实提高了,实际上我们每周只需要工作15个小时就能够获得当年的那种生活条件了。但是我们并没有停手,并没有每周真的只工作15个小时。

因为我们今天所认为的有效的生活质量,它的标准变了。


“娃的同学都出国旅游,我家娃却只能在家刷朋友圈,我对不起他”


这种经济现象放在孩子的教育资源上也是这样,现在这一代的孩子,接受的教育资源比起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父母的那一代,已经好了太多了,但是我们并不满足于此。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


人的追求和欲望永无止境,所以压力和焦虑感也会如影随形。适度的焦虑和压力能够帮助人进步,是人们成长的动力,但是一旦过度,就会适得其反。


家长对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担忧如果过度,这种压力必然会传递给孩子,整个家庭的氛围、亲子关系、孩子的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04

出口在哪里?


该怎样盛放爸妈们无处安放的焦虑感?


在了解提供给孩子的教育资源标准并不绝对以后,还需要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不去执着于“无法改变的事情”,而是正视眼前“可以改变的事情”。


如果你手头有好的创业和投资项目,那就努力去做;


如果你能够给孩子请全市最好的钢琴老师,那就去学;


如果你有条件让孩子进重点中学,那咱就进...


如果不能,那就在能力范围之内,做到更好。


不能带孩子周游世界,那去周边旅旅游、去图书馆看看书、去博物馆长长见识总是可以的;


不能辞职全天陪伴在孩子身边,那下班回来陪孩子玩玩游戏、看看绘本,高质量的陪伴半小时总是可以的;


不能给孩子找最好的辅导老师,那选一家性价比相对比较高的培训机构总是可以的...


现代人为什么这么焦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接受不了自己的局限,能够改变的事情懒于去改变,却总想着去改变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


当你把做白日梦的心思都放在如何解决当下的问题上来,人生中百分之八十的焦虑都会消失。


就如基督教中被广为传诵的“尼布尔的祈祷文”所说:


上帝,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愿你我,都有勇气和智慧,去接受,去改变,去分辨。


—END—

丑丑妈Vivian,三岁男孩的妈妈,香港科技大学硕士,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学校讲师,多年儿童早期教育和情商训练经验,专注于亲子关系、儿童教养和情商教育等领域,倡导“育儿先育己”,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