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Nel带你浪:《当你喜欢的鞋子越来越便宜……》

上一篇的文章,我对着匡威的前景感觉到迷茫,看不到出路,就其实得到了不少的共鸣。同时间也有很多人说,匡威这样不温不火,一直都卖着便宜的价钱,那样不是挺好的吗?

当你买到一双鞋子很便宜的时候,性价比很高,也确定是正品,你在很开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手上的鞋子,能够便宜地买到,是什么原因?

一个大品牌要推出一款鞋子,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上,要经过很多个部门,可以说,一双鞋子到消费者的手中,已经经过很多人的手了。然而,鞋子的价钱,也是一点一点的添加上去,到了最后的官方售价,就和成本价差很远了。

现在我们说到量,每一个鞋子,在每一个地区,都有一个最低订货量,这个最低订货量,是用来确保每一次推出一双鞋子,经过完所有必要的部门,到了消费者的手上,每一环,不会有面对亏损的情况出现。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最低产量,可是在现在全球球鞋资讯一致化的情况下,这个已经不再成问题。

如果鞋子一直卖不好,卖得比预期地慢,商家就会开始有库存压力,就开始削价来卖,当然,一开始也只是零零星星的商家开始撑不住,如果真的是产品不好,全部商家都卖得很慢,到最后终于抗不住库存的压力,你就会看到品牌方自己来做销售,或者大部分商家都在拿着同一种商品,一起来贱卖。

这时候,你就会便宜地买到性价比高的鞋款。可是,那个鞋款的后果是什么?

每一次,当某鞋款在众多的外围因素的情况下,不小心地要去到大幅度贱卖来解决这个鞋款的库存问题,这时候,品牌就会面对亏损状况,对于这个鞋款,品牌就会多加留意心,当等到品牌方要策划未来季度的鞋款的时候,品牌会下意识地把那个鞋款冷冻着一段时期,甚至可能是永远都冷藏着。

你想想看,难道你去一家餐馆,吃了一顿麻辣香锅,导致自己上吐下泻进医院急救,然后疗养后,你一出院,会立刻在再去那家餐厅挑战自己吗?

可是当一个品牌方,他本身手上就是没有什么鞋款能够拿出来救市,导致当那个鞋款的销售越来越慢的时候,品牌方又不能换鞋款来营销,又不能完全斩完它,品牌方就只能为了达到最低订货量的情况下,就会被强迫慢慢地把鞋款的配色减少,可能从一季度的 20 个配色,渐变到 10 个配色,如果情况再没好转,就可能减至到 2 个配色。

你想想看,你很喜欢的某一种鞋款,虽然越买越便宜,可是同时间上,也越买可以越少选择了,不是吗?

如果再这样沦落下去,到了一个时间点,品牌累了,觉得这个鞋款,就算辛辛苦苦做出来,都一定会去到“贱卖”的情况,有没有想过,到最后,这个鞋款可能就在你不知觉中,消失了?如果一个品牌方有很多个鞋款都面对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呢?其实,就是有很多品牌,它的鞋款让你觉得捡到便宜的时候,其实也代表着品牌方在艰苦卓绝地生存着,看不到未来的路。

所以,且买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