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保險騙人,讓多少家庭失去了保障

關注我,共同學習成長!

一句保險騙人,讓多少家庭失去了保障

車撞了,馬上問“有保險嗎?”人進醫院了,一堆人問“有保險嗎?”可你當初入保險時,一群人說:“保險都是騙子”!保險是這個世界上被別人誤解最深的,但卻是關鍵時刻最有用的!很多人之所以對保險不接受、排斥,就是因為他們對保險充滿了誤讀。保險究竟是什麼呢?

一句保險騙人,讓多少家庭失去了保障

1、買保險是買倍數

如果某人今天買了一份保險,萬一明天或者後天就發生了風險,那麼保險公司賠給他的錢是他今天所花的錢的多少倍,這是衡量一張保單保障意義的有力數據。對於40歲以下的人,這個數字應該是數十倍。

2、別說貶值,保險保的是明天的風險

有人說,我現在買一份30萬元的保險,如果每年交1.5萬元,要交20年的話,保費攢起來也有30萬元了,可每年的物價都在漲,30萬元到那個時候還能幹什麼用呢?問題是,你用什麼辦法來保證你在未來20年中是平平安安和健健康康的呢?

3、別找藉口,保險不是啥時都能買的

有人覺得現在還很年輕,暫時應該不會有風險,等年齡大些了再買保險也不遲。有一個朋友就是這種想法,後來患上心肌梗塞,裝了兩個支架花了7萬多元,後悔沒買保險。他還有更應後悔的,就是他這一輩子再也不能買保險了,因為保險只賣給健康的人。

4、別太晚,不是想買多少就能買多少

保險從本質上說保障的是被保險人未來所能創造價值的能力。比如一個40歲的人,年收入5萬元,他可以買到1000萬元的保額嗎?答案是否定的。很顯然,當你體檢指標過高時、當你年齡變大時。很多高額的保險保障就會對你說不了。

5、別不重視,保險是對意外應急安排

中國人不像西方人那樣,在年輕時就有寫遺囑的習慣。其實,一個寫好了遺囑的人面對任何突發事件都會是非常坦然的,因為他知道,他對家人的夢想和關愛在經濟上已數字化和落實化了。

6、別無視,先滿足被保險人的最後費用

有人說,保險是死了以後才給錢,我自己享用不到,幹嗎要買。設想一下:一個人如果得了一個很嚴重的病,需要80萬元的治療費,此時他如果向其他人求助會是什麼結果?而此時如果這個病人有一張100萬的保單,結果又會是怎麼樣呢?

7、別看不起,保險分保障型和保證型

很多有錢人都覺得自己的資產足以應對風險,所以不用買商業保險。那麼我們換一個角度:如果你有一億元的資產,但當你躺在病床上,對這一億元的資產失去管控能力時,你又如何確保你能擁有生命的尊嚴呢?這就是西方有錢人大多會購買高額壽險的原因:或者憑空創造一億元,或者免稅轉移一億元。

一句保險騙人,讓多少家庭失去了保障

保險就是一把傘,風雨無阻路平坦;保險就是備用胎,輪胎一換照樣開;保險就是救生圈,救起落水到岸邊;

保險就是醫療費,大病小病安心睡;

保險就是教育費,孩子讀書不怕貴;

保險就是養老錢,安度晚年不缺錢;

保險就是理財金,坐享紅利最省心;

保險不用很多錢,保你風險面前無煩憂;保險平時當存錢,萬一有事不缺錢。不管怎麼說,保險一定是買對了才真保險。

一句保險騙人,讓多少家庭失去了保障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只能做好當下能做的:

一是愛護身體,儘量去克服那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保持鍛鍊,讓身體抵抗力變得更好,去抵禦可能發生的疾病。

  • 沒有什麼比健康,更值得重視!
  • 一場病毀掉一個家,重疾太可怕!
  • 在減輕醫療負擔上,目前沒有比保險更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