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大師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換個人結婚你也不會幸福……

很久以前聽過這麼一句話:“男人無所謂忠誠,忠誠是因為受到的誘惑太少;女人無所謂忠貞,忠貞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

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句話一直困擾著我,讓我一度無法接受所謂的愛情與婚姻。後來我慢慢知道了家庭的重要性,而這家庭的基礎就是婚姻。

一些在婚姻上出現問題的人,總會把原因歸結於外界的因素,什麼誘惑太多、什麼籌碼足夠,其實這一切都是源自於內心原始的慾望,慾望本來就能讓一個人喪失理智。

四位大師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換個人結婚你也不會幸福……

所以,一個人要維繫家庭的幸福、婚姻的和睦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控制自己的慾望。

一個修為不夠、沒有道德底線的人,才會喜歡玩弄婚姻、玩弄家庭,或許在順境的時候這種“做法”能讓人“興奮不已”,就好像吸食毒品一樣,但如果有一天人生跌入谷底,迎著而來的就是失去家庭,這樣的你就真的是一無所有了。

人類的婚姻現狀我們大概可以分為四個層次:一是沒道德沒感情的婚姻,二是有道德沒感情的婚姻,三是有道德有感情卻缺乏理解的婚姻,四是有道德有感情能理解對方的婚姻。

四位大師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換個人結婚你也不會幸福……

  • 沒道德沒感情的婚姻就好像是文學大師郭沫若的婚姻歷程一樣。

這位大師一生中有過三個妻子,一個情人。或許有人會說這要是放在我國封建社會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沒有必要驚訝。

其實不然,我們從郭沫若的一生中,發現他沒有家庭可言,他總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和事業對妻子始亂終棄、對兒女不管不顧,說的好聽是“為了革命事業犧牲了家庭”,實質上這是風流才子的本色。

被郭沫若拋棄的四位女人中,有兩位以自殺的方式了結餘生,還有兩位對他更是懷恨終生。

到了晚年,郭沫若孤獨一人,四個女人雖然也為他生下了十幾位兒女,但最終卻是無人相認,最後晚年的郭沫若思念兒女,終日沉溺在抄寫死去的兒子日記中,可謂是淒涼至極。

四位大師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換個人結婚你也不會幸福……

  • 有道德沒感情的婚姻就好似老舍的婚姻。

我們曾經讀過老舍先生寫過的很多小說,其中也無意中會讀到關於他妻子的文章,從這些文章中我們只能讀出一點愧疚的意思,但是並無內心深處的一些情感。

老舍先生是在34歲的時候通過朋友介紹才結婚的,因為他有過一段難以忘記的初戀,所以他娶妻生子或許僅僅是為了所謂的道德罷了,在旁人看來是一對不錯的夫妻,但是實際的婚姻生活是如何,那些湊著過日子的滋味或者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

老舍先生在西南聯大的時候,也曾經遇見過紅顏知己,剛好被妻子抓了個正著,出於道德的底線,老舍沒有想郭沫若一樣拋妻棄子,還是放棄了理想的愛情,迴歸家庭。

日子還是一樣過著,表面風平浪靜;殊不知在感情的一面早已千瘡百孔,無法修復。等到“文革時期”,妻子竟然突然爆發,一張大字報揭發老舍,盡洩心中被感情折磨的一切不滿。老舍先生最終經受不住折磨,於太平湖投湖自盡。

四位大師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換個人結婚你也不會幸福……

  • 有道德有感情但缺乏包容的婚姻就好似沈從文與張兆和。

一個鄉下窮小子娶到城裡的大家閨秀,那是何等的福報。但是其中沈從文也是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的,他在最求張兆和的時候為其寫了幾百封情書,這些情書的文采與深度足以入冊。

話說開始張兆和這位大家閨秀也根本看不上沈從文這個窮小子,後來一是被沈從文的文采和專情所打動,二是在胡適這樣的“大佬”級人物的從何之下喜結連理。

出身不同,成長的環境不同,性格以及眼界自然有所差別,婚後的生活自然就不太理想,屢次產生分歧,最終還鬧到分居。

歷經磨難,最終兩個人的感情還是戰勝了生活中的種種磨難,兩人重歸於好。

兩人的感情可昭日月,但是對對方的不理解總是折磨著這個小家庭,沈從文直到生命的盡頭也沒有感受到家庭帶來的溫暖,留下的只是深深的遺憾。

“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

這是張兆和給沈從文寫的墓誌銘,這短短的墓誌銘卻將沈從文的一生展現的淋漓盡致。

因為無法理解對方,這段婚姻讓我們都感到惋惜;但是他們的感情卻讓我們感到無比欣慰。

四位大師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換個人結婚你也不會幸福……

還有一種婚姻,他們能成為彼此的靈魂伴侶,一生一世都可以沉醉在戀愛的甜蜜當中,他們代表著愛情最美好的部分。

  • 這就是既有道德、有感情,又能相互理解的婚姻,就好像錢鍾書與楊絳的婚姻。

前段時間楊絳先生過完一個世紀之後,離開了我們,她與錢鍾書老師愛情故事再次被傳得沸沸揚揚。

他們在相愛額過程當中有這麼一個故事,兩人在五七幹校受“教育”時,在和別人氣衝突時,為了保全對方,一個文化人還揪過別人的頭髮、扇過別人的耳光。

他們的一生,非常理解對方,有的只是包容,沒有衝突,這樣愛情非常純粹。

他們曾經也落魄,窮得吃不起飯,但是他們相濡以沫,沒有抱怨;他們後來富有,但始終緊緊相隨,不離不棄。這樣的愛情跟物質無關,與愛好無關,從一開始的相愛到後來的終老,不忘初心。

四位大師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換個人結婚你也不會幸福……

美好的愛情不難找,可是幸福的婚姻卻成了奢求。人的一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生活中遇到變故也是常有之事,經受不住考驗的愛情終會成為婚姻的陪葬品。

只有堅持道德的底線、以雙方的感情作為基礎,最終走向婚姻的殿堂,而包容和理解就是前進的“指南針”,這樣的婚姻才會長久、幸福。

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控制自己的慾望,所有的幸福都來自於控制慾望。

有道德底線的慾望能帶給你前進的動力,一旦慾望失去了底線,那麼將會毀掉你的家庭、毀掉你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