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试刊的《许昌报》,是穆青题写的刊头!

“时至今日,每每回想起1986年8月,接到《许昌报》筹备组调令的那一刻,我依然激动不已。”忆起往事,刘革雨感叹道。

刘革雨是一名在许昌日报社工作了32年的“老报人”,是我市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他从一名普通编辑、记者做起,现在的职务是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

1986年2月,许昌地区撤销,许昌市升格为省辖市。为强化舆论宣传工作,市委要求成立报社、电台、电视台。

同年7月,市委成立《许昌报》筹备组。很快,筹备组从市直单位、企业抽调了十几名政治素质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热爱写作、文笔好的青年干部,组成了精干的编辑、记者队伍。

1986年试刊的《许昌报》,是穆青题写的刊头!

当时,刘革雨在许昌地区群艺馆工作,负责《许昌文化》的编辑工作。1986年8月,接到调令后,他和谢玉好、赵宝森、刘放等十余名30岁左右的年轻人,参与筹备出版《许昌报》。

当时的许昌已好多年没有出版报纸了。为做好《许昌报》的筹备工作,筹备组分两路,前往湖北孝感、襄樊及我省的信阳等地考察学习,了解采编流程、栏目设置、办报风格、部门分工等报纸出版的具体事宜。

在为期一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市委宣传部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最终确定了《许昌报》的版面、栏目及报社的部门设置等。

据刘革雨回忆,报纸出版相关事宜确定后,编辑、记者分包5个县(区),召开通讯员会议,向基层通讯员约稿。他当时负责总编室工作,和赵宝森同志负责禹县的通联工作。由于通讯员投稿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很快约到了十几篇稿子。

1986年试刊的《许昌报》,是穆青题写的刊头!

经过前期紧张的筹备,1986年10月1日,由穆青题写刊头的《许昌报》正式试刊。“让我最为激动的是,我成为试刊第一期的一版编辑。虽然版面经过多次修改,甚至在次日1时后,我已经回家了,又被叫回单位,再次修改、组版,但这一经历依然让我备感荣幸。”刘革雨说。

10月1日早上,手捧着刚刚印出的《许昌报》,包括刘革雨在内的“许昌报人”感到无比自豪——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许昌报》结束了“许昌无报”的历史!

《许昌报》的试刊,得到了市委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专门下拨30万元筹办经费;试刊期间,时任市委书记的王光鹏专门到报社看望采编人员,为采编人员讲党课、提要求;许昌市第一印刷厂专门成立了一个排版车间,负责《许昌报》排版、校对工作……

据刘革雨介绍,虽然只是试刊,但《许昌报》影响很大:包括市领导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给报社寄信投稿,为能在《许昌报》发表一篇文章而感到自豪;不少单位将《许昌报》刊发的文章,誊写到单位黑板报上,让干部职工阅读。

因为大家精心、负责的工作,《许昌报》的质量很高,仅试刊第一期上便有多篇文章斩获当年全国、全省的新闻奖项。其中,由刘革雨编辑的《“能人”办“傻事”》获得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

经过3个月的试刊,1987年1月3日,《许昌报》正式创刊,每周两期,四开四版。

1986年试刊的《许昌报》,是穆青题写的刊头!

“与现在相比,当时办报条件比较艰苦。出报前,编辑根据稿件情况,首先在版样纸上画出版样,再送至印刷厂,由专门的排版人员一个铅字一个铅字地排版,并根据实际情况,逐字逐句删改。”刘革雨回忆道。

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一次,在往印刷厂送稿的过程中,他采写的一篇近2000字的稿子不慎遗失,导致当期报纸无法排版,他又专门赶回单位,重新写了一遍——这些情况,随着后来报社自办印刷厂、采用激光照排系统和广泛使用计算机,早已成为历史。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推动着许昌报业持续快速成长壮大:从在市区三八路租用市供销社招待所楼上的一层房间,到在市区八一路上先后建设的4层小楼、12层高楼,再到如今东城区龙兴路上新建的19层许昌报业传媒大厦;从最初的十几名采编人员,到如今近400名干部职工;从最初的一张四开《许昌报》,到1994年1月更名为《许昌日报》,再到如今的“六报五公司一中心”和新媒体矩阵……

时间奔流,岁月无声。32年来,“许昌报人”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大局,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石冠兵 高伟山/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