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與資本齊飛|一周談

1.

要說自主品牌這周什麼事兒最火,當然要數“馬自達抄襲名爵”了,自主品牌翻身做被抄的學霸,這是咱熬了多少年才難得一遇的大事兒啊——

沒錯,真是時不我待,這年頭怎麼什麼新聞都有人編!

夢想與資本齊飛|一週談

事後呢其實咱們也四方求證了這件事兒到底怎麼個來龍去脈,然而廠家說與我無關,平臺說自動抓取,“媒體”刪稿聯繫不到,資深老師說這些“媒體”其實都是有錢就出稿的殭屍號,總之,活生生一出假新聞羅生門。

這事兒給我最大的感覺,倒是中國品牌的不自信

這在諸多品牌的日常通稿宣傳話術中早已可見一斑,非得對比甚至是擠兌擠兌合資品牌或吉利長城,才覺得顯出了自己的能耐。

然而,在中國品牌技術品控早已大大提升的今天,其實咱們對自家汽車的發展都是看在眼裡、懂在心上,包括銷量也證明了,中國品牌的魅力早已不同以往。

所以真的,自主品牌們,你們完全沒有必要不自信。

退一萬步說,就算不自信,也是件好事兒,防止自負,虛心使人進步嘛。

但不自信絕不應該是這種玩兒法。你得下狠心調研、研發、市場推廣,永遠找到自己的不足,永遠謙虛謹慎,努力與對手比學趕幫超,追上人家嘛,絕不該像怨婦一樣靠著詆譭別人,抬高自己的身價呀。

再者說了,像汽車這種真正的耐用性好產品,都是口碑相傳傳出來的,絕不是廣告砸出來的。能讓消費者用著好,才是不二法門的王道。

損人不利己,這不都是老一輩兒就傳下來的道理麼。

現在自主品牌中最為正面的例子,大概就是吉利了。

夢想與資本齊飛|一週談

2.

“坐等領克04、05和MPV,因為我不年輕了。”

這是我寫的一篇關於“吉利繽越年輕化”的稿子下面,一位讀者的留言。坦白說,看到的時候,我深受感動。

我形容不出這種感動來自那裡,但大概就是,因為他的期待,吉利曾經的翻山越嶺終於顯出了它的意義所在吧。

這個品牌已經徹底不再是“廉價”的代名詞,它找到了打開年輕人精神領地的正確姿勢,它的中級車、商務車正也逐漸成為人到中年的期待。

8月22日,吉利汽車發佈了其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我們看到,即便領克不算在內,吉利在2018年上半年總收益也超過了537億元,同比上漲36%,淨利潤超66.7億元,同比增長54%。

夢想與資本齊飛|一週談

而實現這種增長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其定位較高的高利潤車型銷量佔比有所提升。比如上半年,吉利最暢銷的車型是旗艦SUV博越,總銷量達到了127,088輛,同比增長9%,佔所有車型總銷量的17%。

除了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吉利汽車的單車售價也在逐年攀升。目前,吉利8~15萬元售價車型佔據銷量主流,佔比大約60%;而在10~15萬元的合資品牌走量價格區間,吉利相關車型的佔比也已超過了20%。

對了,其實領克品牌在上半年,也已經實現了34億元的盈利。

所以在此背後消費族群有變化和期待,自然是件理所應當的事兒。

所以作為自主品牌粉,我為什麼格外喜歡吉利,就是因為和它一起懷揣理想,並且朝著理想不懈努力,然後看中國人都能過上“精品車”的生活狀態,真的很讓人享受啊。

夢想與資本齊飛|一週談

3.

相比之下,北汽的生活狀態就有點讓人摸不透了。

8月22日,北汽集團與海航集團舉行了飛機維修項目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宣佈雙方將合資成立第三方飛機維修公司,在航空維修服務、運營保障等領域整合資源、深化合作。

夢想與資本齊飛|一週談

得,在2011年試水北京通航之後,航空維修產業又成了北汽大手筆投入的新領域。

就覺得北汽現在的思路是不是完全跑偏了?主業明明是汽車,紳寶X35、X55風光的時候月銷還能達到1萬輛以上,可之後就劍走偏鋒——

調走營銷大將;

燃油車說停產就停產,準備棄療;

幻速比速說停工就停工,明明此前低價路線走得正搖擺;

宣佈未來就靠越野車和新能源兩張王牌,斷舍離一切

再加上大手筆進軍航空?天呢。佈局海陸空三棲之前,能把咱為什麼始終沒脫離“低端電動車供應商”形象的問題,先解決了麼?能把咱兩張“王牌”先真正打造成王炸再說麼?

否則的話,怎麼著都感覺,咱擠進航空業,就像哪吒汽車擠進了新造車一樣尷尬呀。

夢想與資本齊飛|一週談

4.

擼完飛機,咱來擼擼錢。

8月23日,寧德時代公佈了2018年上半年財報,營業總收入93.6億元,同比增長48.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9.1億元,同比下降49.70%……

等等、下降???

這和動力電池圈的民族之光,顯然是一個格格不入的詞彙。

寧德時代解釋,這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轉讓了持有的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取得的處置收益影響;扣非後,淨利潤為6.97億元,同比是增加了36.55%。

夢想與資本齊飛|一週談

好吧,對於這家創造24天過會紀錄的獨角獸上市後第一次公佈半年報,咱其實抱著更豐滿的想象。不過,上市前募集到54.62億元軟妹幣的寧德時代短期內也不差錢,大有資本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來。

何況人已是公認不二的全球龍頭——至少從出貨量來說,把松下、LG化學、三星SDI等日韓老巨頭壓制在身下。從數據來看,它的市場佔有率還在提升,已經由2017年底的30%,提升至2018年6月底之前的42%。

當然,它的成功,脫離不開時代紅利疊加政策傾斜的養分,但是打鐵也需自身硬嘛。不然頭號種子的位置怎麼不是張德王德呢。如今在新能源汽車圈,無論是傳統玩家還是新勢力,都十分認可甚至“追捧”寧德時代,會在屁屁踢中高亮出這家電芯供應商,以標榜自己的電池密度之高和可靠有保障。

以前我們或許還需要翻出2012年寶馬在云云眾廠中一眼相中它的老黃曆,以“寶馬集團在大中華地區唯一一家電池供應商”的稱號,來為其技術實力作背書。現在,光是“寧、德、時、代”四個字,足以代表業界標杆。

這個主角光環有時強大到,碰上不使用寧德時代電池的電動車企,往往還要被多審視一番選擇其他電池的理由。以至於前兩天,《汽車公社》發出了寧德時代是否已經被優秀電池稱號所“綁架”的質疑。

可以想見,寧德時代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一定不亞於它的成就與光榮,畢竟這只是一家成立七年的年輕企業。但誰又不是一邊克服困難一邊成長的呢?比如下面要說到的遊俠,也是如此。

夢想與資本齊飛|一週談

5.

你肯定還記得2015年的遊俠汽車——焦頭爛額。

衛俊正是在那一年的12月接手遊俠成為其董事長的,不得不說是很有勇氣了,畢竟在不被看好的日子裡,他自己掏了三個多億。但在他本人來說,勇氣決不是入局的原因,他更看中汽車是一個可以快速做大規模的行業,也看中游俠這個標的的價值絕非僅僅是屁屁踢。

在他治下的遊俠,變得有序而低調,默默完成了團隊調整、工廠落地、產品試製、供應鏈搭建等等基礎工作。於是漸行漸順的遊俠開始透露出一股暗暗的狠勁——

8月22日,遊俠宣佈完成B+輪3.5億美元融資。

夢想與資本齊飛|一週談

加上2017年10月的A輪、2018年3月的B輪,三輪累計融資規模超過了12.5億美元,整體估值達到33.5億美元(摺合軟妹幣228.4億元)——風口浪尖的小鵬估值250億元。

不敢說鹹魚翻身,但是成長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輪融資由格致資產獨家戰略入股,同時格致資產也躍居為遊俠的第二大股東。這是一家產業投資機構,專注於行業領導者投資及全球產業併購。未來會幫助遊俠解決資金問題,你懂的,C輪啊,IPO啊……你懂的。

至於車,對不起,還沒有車。

目前,遊俠的首個超級工廠預計在明年5月竣工,年產能20萬臺,屆時第一款車型遊俠X大批量生產也將啟動。但官方收到有效預訂登記倒是已經超過11000組~

夢想與資本齊飛|一週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