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廈門的交通?

刺蝟七七


廈門交通擁堵,全國有名,不過近幾年情況有所改善。截至2018年4月初,雖然廈門汽車保有量已破150萬,但廈門交通擁堵程度仍能逐年緩解。《2018年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監測的100個城市中,廈門擁堵狀況排第63位。

晚上6點是廈門一天中最堵的時刻,而思明區是廈門最擁堵的城區,第二堵的是湖里區,第三是海滄區。

在廈門,坐公交和BRT,人都很多。

廈門已開通地鐵是1號線,2號線在2019年建成通車,3號線預計2020年通車。

廈門地鐵1號線,在2017年12月31日正式開通,被稱廈門“最美海景地鐵”,共設24個站點,由於站點間距離比較近,且地鐵的一些沿線公交站點被取消,有時候坐地鐵反而花費的時間會比較久。

每逢開學日與節假日,就是廈門擁堵時刻到了。今年6月,中小學幼兒園開學的第一天,廈門上演堵車大片,文園路、湖濱中路往海滄大橋方向、仙嶽高架金尚路口至仙嶽路雲頂北路、仙嶽路口至金湖路口段、杏林大橋進島、疏港高架往海滄大橋、樂海路往集美大橋方向等多個路段堵車盛況,可以想象一下。

在廈門生活,當地的交通狀況是你不得不考慮的一個方面。想要避開擁堵路段,多關注下當地交通大數據,可以讓你剩下不少時間。

2018年國慶假期即將到來,廈門思明區部分道路採取交通限制措施與單雙號限制通行措施,如:思明區鷺江道廈禾路口至鎮海路口段、演武大橋鎮海路口至大學路口段等,大家要關注下,避免走冤枉路。



(閩南網 李曉靈)


福建閩南網


廈門,彈丸小城,即使交通便利,也難以體現出影響大局的價值。



廈門,地處東南沿海,基本處於東海和南海的交接處,為臺灣海峽的南部出口,從海陸方位來看,是中國東南的正中位置,原則上這種方位是具備交通樞紐的地位的,但是受到以下因素影響,這種優勢一直未被開發出來。

一、臺海的不安定

臺灣作為整個中國東南海疆的關鍵節點,有著至關重要的海洋門戶地位。本可以作為中國出海的東南大門,卻因為目前的臺海關係,導致這種優勢成了劣勢,這也嚴重限制了廈門的交通發展,有一種遏制的局迫感。

這是廈門交通地位的最大障礙。

二、東南武夷山脈的屏障

中國東南並不像東部和南部那樣有大江滋潤,相反的,一條武夷山脈橫亙在閩贛邊界,造就了東南丘陵的地貌。俗話說,蜀道難閩道更難,這種山地的連綿起伏使得整個福建,廣東東部,浙江南部在發展陸域鐵路和公路時有嚴重的侷限性。

因而在沿海縱向及陸地放射線的交通幹道建設上便無法順利展開,加上山區人口密度低,交通需求不足也影響到廈門的交通網建設需求。

三、平衡發展的城市圈,彼此分散交通樞紐功能

福建沿海各市發展相對均衡,並未造成一家獨大的局面,相反的每個城市都有足夠的資源建設各自的區域交通樞紐中心,從而在省內衍生出多核同步發展的態勢,這也使得廈門在交通上併為突出。

總之,廈門有優良的方位,港口,足夠面積的平原和人口,但卻還不具備建設交通樞紐的條件。


圭海四記


一個小小的廈門島有廈門、集美、杏林、海滄大橋,翔安待建大橋。翔安、海滄在建隧道。橋隧那麼多,請問大家怎麼看?會不會太多了,是不是感覺無論建再多的橋隧,廈門島還是堵?建這麼多的橋隧的資金已經夠把廈門島與周邊的陸地之間的海填平了。即使填平了,廈門島依然是堵的。分析原因是廈門的優質教育和醫療資源都集中在島內思明區和湖里區,以及廈門東渡港口。導致大量的本地及外地的人為了得到優質的教育,而拼命往思明區擠進去,學區房每平方米竟達十幾萬。東渡港區來往運輸的集裝箱車進進出出。

我建議,廈門應每個區都要有優質中小學和醫院,以點帶面。至於東渡港區應外遷,減少島內交通壓力。


李逍遙66728066


廈門本地的公交系統還是挺不錯,公交車起步1元封頂2元,島內出行基本上半個小時可以到,出島一個小時左右也可以到,總的來說還是很方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