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下大雪,雪地行车经验知多少,上千台车滞留怎么安全回家?

川藏线下大雪,雪地行车经验知多少,上千台车滞留怎么安全回家?

这几天藏区下雪密度挺大,甘南30号下雪,美仁大草原一片白色原野,青藏线1号下雪,堵车了多远不清楚,有的驴友讲从沱沱河堵到了五道梁,虽然没有这么夸张,这里可是无人区,2号晚上川西下大雪,这个国庆,藏区雪真多;

一个月前青藏就开始下雪了,那时候就一直提醒驴友们雪地行车的经验,但是都不系统,就在昨天,国庆节假期的第二天,川西,甘孜和阿坝下大雪了,上千辆车滞留,几百辆车抛锚受困,自驾西藏变成了一条荆棘之路,一旦遇到困难,救援通道并不畅通,安全驾驶就变得尤为重要,之前,都说过了,道藏区旅行,自驾游要带上足够多的吃的,喝的,还有保暖,这绝对不是说空话;

这个国庆节,去川西亚丁稻城,海螺沟,色达,四姑娘山的驴友,可能要延缓或者放弃行程了,亚丁稻城的酒店也不会水涨船高了,这个时候并不适合自驾过去了,除非你是专业选手;

什么是专业选手,拥有雪地驾驶经验,开着四驱越野车,熟悉车辆使用规则,带上防滑链,带上野外行车的专用工具;

第一:雪地驾驶经验,有太多的逆人性,逆习惯的地方;

例如:你平时开车踩刹车就是能站住,这个时候踩刹车站不住不说,还有可能把你带向危险,川西的路边上就是万丈深渊;

例如,你平时开车喜欢大油门,这个时候加大油门都是一种危险,特别是后驱车辆,直接甩尾,手动挡车松开离合器的速度也是有讲究的,过猛加油,过快松离合都和急刹车没区别,把自己带向了危险;

还有就是刹车距离,雪地刹车距离增加了7倍以上,一般情况下,车速40km/h的时候,刹车只需要6米左右就可以杀停,雪地刹车可能就是几十米,30-40米是一个基本的距离,想一想有多么的可怕,速度不能快,还得提前减速,拉开车距?

还有,拐弯,也增加了转向的不足,车速越快,转向越不足,而后驱车往往会更不好操控;

另外,眼睛看雪地时间长了,还有可能导致雪盲;

雪地驾驶经验,还不仅仅是这么好简单,你有经验,别惹没有经验,受伤的往往包括你,这个时候要寻找逃离通道,或者想办法提醒对方司机,特别是后车,你无法控制他跟着你,前车你可以拉远距离,还有不知死活的司机,会插队。

在速度的驱使下,一切都变得不可控,雪地开车,就是在玩命,能不出门就别出门;

第二:你对车辆,电子稳定系统,了解多少?

雪地行车的时候,有很多车辆的电子系统,也是非常的有大用处,一般理解上,ESP,TCS,ABS这三个是最重要的,ESP就是车辆车身稳定系统,可以有效的防止车辆侧滑,稳定车身,ABS就是刹车防抱死系统,但是现在也具有稳定性功能,特别是针对前轮方向制动,具有更加稳定的防止跑偏的功能,每一辆车应该都会有;TCS系统一般比较少见,和ABS大同小异,叫做牵引力控制系统,防止打滑;

开车的时候,要知道这些系统,你是否已经打开,没有打开的一定要赶紧打开了;

但是这些系统,在车速的驱使下,也会变得一无所有,车速加快后,这些功能会自动消失,或者变得作用降低;

第三:你是否知道,雪地轮胎,四驱车的能力?

新型的防滑链和雪地轮胎,有很多相似之处,就是在低温的情况下,轮胎表面变得软了,有着更强的抓地力,而普通的轮胎,在低温情况下变得更加坚硬,在雪地上的附着力变小,从而打滑,去一趟西藏买一套雪地轮胎,也到不至于,但是防滑链是必备;

防滑链,只能在车速40km/h的情况下行车,不要以为带了防滑链,就无敌了,这是不正确的理解,防滑链也是在低速下保证安全;

一切的防滑措施在速度的驱使下,都变得其作用,荡然无存;

防滑链分为橡胶防滑链,还有钢丝防滑链,价格上也各不相同,至于买什么样的,仁者见智吧!

雪地开车,特别是冬天自驾,还是开上四驱越野车,稳定性是两驱车辆不可比拟的,要么怎么对得起那么高的价格和油耗呢?

第四:你的应急准备工作,是否也做了准备?

下雪的时间,自驾游出行,防滑链必备之外,还有就是工兵铲,手电筒,应急的时候用到的,搭电线,这些东西能干什么,就不多说了;

剩下的就是,带上御寒的衣服,甚至被子,暖瓶,热水,甚至车载保温杯,堵车的时候,下雪的晚上,有多冷就不用在描述了吧?

还有就是准备两天的吃的,喝的,巧克力,牛肉干这类高热量的饰品是必备,可以帮助你御寒,包括饮用水,功能性饮料,都得准备两天的,为什么要带上高热量的食品,天气冷会加速你的血液循环,燃烧你的脂肪,你没脂肪就燃烧你的肌肉,要么就不充高热量的食品和脂肪,高热量食品会含有一部分脂肪,可以抵御风寒,保证身体的健康运行;

当然,还有雪地鞋,专门自家西藏,要准备上,一般不用准备这些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关于去藏区旅行,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关注公众号[藏区自驾游]给我留言,私人订制加我微信,483466111 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愿每一位驴友,都能够去西藏玩得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