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兩帶」 振興鄉村|周家礆鎮: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建設“兩帶” 振興鄉村|周家礆鎮: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近年來,周家礆鎮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統籌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按照“科學規劃、因地制宜、鎮村聯動、生態永續”的思路,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讓群眾獲得更多幸福感。


建設“兩帶” 振興鄉村|周家礆鎮: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後灣村是周家礆鎮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的一個縮影。金秋九月,走進後灣村,寬闊的道路、漂亮的房屋、公園般的環境,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成果處處可見。

去年5月,後灣村開始修路建房,整治衛生,栽植林木,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該村村委會主任劉錦偉說:“我們後灣村在縣農工部的大力支持下,由鎮政府、村兩委以及村民多方籌資,共整合資金400多萬元,對後灣村300多戶庭院進行修整和美化,村民居住條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建設“兩帶” 振興鄉村|周家礆鎮: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家住後灣村的村民景霞,一大早起來便開始忙碌,飼養羊子,打掃院子,說起這兩年來家裡的變化,她很有感觸,“政府對我們真好,外面門窗換了,地上的磚都鋪了,環境都改善得可好了,我們住著也舒服!”

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成就,產業發展更要帶動農民增收。後灣村是陝北粉條加工的發源地,有著2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產業發展“一村一品”示範村。目前,村上有4個專業合作社、1個粉條協會、12戶加工農戶,一年四季生產粉條,年產量達4000噸,產值3350多萬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維宏薯業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設有原料車間、加工車間、冷凍車間、晾曬場等,帶動周邊加工戶做強粉條加工,並常年安置本村及周邊村勞動力和貧困戶就業。

據子洲縣維宏薯業專業合作社廠長劉寶明介紹,合作社成立於2012年,主要從事馬鈴薯加工與銷售,是全國一村一品粉條加工生產基地,產品採用傳統的手工製作,綠色環保,遠銷全國各大城市,年生產加工粉條2500噸,產值是2300萬元,純收入140萬元,在發展過程中,帶動貧困戶14戶40多人脫貧致富。


建設“兩帶” 振興鄉村|周家礆鎮: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後灣村的成功讓周家礆鎮對美麗鄉村建設有了更多的思路。今年以來,周家礆鎮以富裕文明、和諧幸福為理念,以“產業發展形成新格局,農民生活實現新提高,鄉風民俗倡導新風尚,鄉村面貌顯現新變化,鄉村治理健全新機制”為目標,將村容村貌改造與產業規劃建設結合起來,讓鄉村更美,讓群眾獲得更多幸福感。

周家礆鎮黨委副書記胡斌說:“周家礆鎮共轄12個行政村,一個居民委員會,共有15600人,目前後灣村投資400多萬元進行了美麗鄉村建設,趙場村正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下階段,全鎮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政策,給每個村進行美麗鄉村建設,讓群眾住上舒適的房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電視臺|鍾朵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