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膠 恐難擺脫底部振盪格局

利空壓制

沪胶 恐难摆脱底部振荡格局

外盤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加之膠市傳言國內現貨庫存驟降,國慶節長假歸來,滬膠期貨1901合約迎來反彈行情,價格一度攀升至12875元/噸,創下今年6月以來的新高。然而,在美債收益率提升、美股斷崖式下跌的系統性風險衝擊下,膠價反彈行情戛然而止,再加上自身基本面仍處於弱勢,上週後半周盡數回吐此前漲幅。

宏觀面避險情緒升溫

國慶節長假期間,央行意外降準改善資金面環境,努力營造宏觀面偏暖氛圍,緩解流動性壓力,但美聯儲加息提速的預期令美債收益率持續上升,其重創全球金融資產估值水平,從而導致美股高位跳水。雖然美股的調整早在市場預期之中,但調整節點提前到來並伴隨超預期的下跌幅度,還是令投資者頓生危機感,以至於市場恐慌情緒蔓延。蝴蝶效應下,國內商品市場承壓,滬膠多頭信心“涼涼”,反彈行情剛剛啟動就被扼殺,期價重新陷入底部振盪格局。

產膠旺季市場供應無虞

印尼蘇拉威西島發生7.7級強震,國慶節假期還出現過數次餘震,但由於地震區域並不是該國的橡膠主產區,因而對橡膠產量未形成較大影響。一方面,地震並未有效削減產膠國產量;另一方面,產區處在季節性割膠小高峰,這預示著未來膠市供應壓力有增無減。

目前,東南亞主產國天氣條件尚可,未見極端天氣跡象,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橡膠產量的順利增長。與此同時,步入10月,國內主產區新膠產出也會達到一個小高峰,預計入庫量繼續增加。然而,眼下,國內橡膠庫存居高不下。截至10月12日,上期所天然橡膠註冊倉單接近52萬噸,總庫存超過58萬噸。市場傳言,青島保稅區橡膠現貨庫存意外下滑,截至2018年9月30日,庫存下降23%,至16.29萬噸,但即使數據確實,依然比2016年同期的9.19萬噸高出77.25%,只比2017年同期的18.93萬噸低13.95%,仍高於近5年的均值4.4%。可想而知,未來橡膠市場供應無虞。

1811合約交割數量不能小覷

現階段,膠市缺乏上漲信心一定程度上受制於龐大的倉單。可以看到,雖然1809 合約交割後,老倉單部分流向現貨市場,但其中大部分還是向1811合約轉移。進入10月,距離11月中旬的1811合約交割日臨近,集中出庫壓力因倉單有效期終結而無法轉移至遠月,只能被迫湧向現貨市場。由於倉單數量增加,多頭的壓力增強,這拖累了價格上漲的步伐。預計在1811合約交割前,滬膠價格很難出現持續性上漲行情。

綜上所述,宏觀面系統性風險的出現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商品期貨受到負面衝擊。與此同時,膠市處在產出小高峰,未來的供應有增無減。在利空因素壓制下,滬膠價格難以擺脫底部振盪走勢。

(作者單位:寶城期貨)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