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文章」年鑑人物編纂的若干考量(下)

(接上期)

三、年鑑人物體裁和形式

現代生活的特點之一,是物慾膨脹和靈魂缺席。這反映在年鑑上,即廣告彩頁多,在篇幅上超過年鑑正文條目文字和圖照,有喧賓奪主之嫌;人物邊緣化,人物編寫意識弱化,甚或不見篇目設置。顯然,讓人很難在年鑑中尋找到靈魂的在場,更看不到靈魂的飛揚。從當下諸多年鑑,包括綜合的專業的來看,有人物篇目的,其體裁或形式多為表、錄或人物履歷,少有富於典型性且比較生動的傳記或特寫文章。

在設立年鑑人物類目篇章之前,作為編者應考慮人物編寫體裁或表現形式問題。那麼,從以往經驗看,除了表、錄以外,比較可取的體裁或表現形式大約有以下幾種可供參考:

(1)人物傳略。所謂傳略,即較簡略地記錄人物生平事蹟的文字。而作為年鑑人物的傳略,是指簡略地記述人物在上一年度主要事蹟的文字,如名人傳略:《中國新聞年鑑(1994)》在名人欄目前“編者說明”中提到,“介紹已故名人,對其較為突出的事蹟酌予評價;健在名人,則只介紹其新聞工作經歷、任職及工作實績概要,不予評價”[7]。1994年版共編髮了125位中國新聞界名人。如先進人物簡介:《廣東建設年鑑(2015)》人物類目中“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對口援藏先進人物”“建功立業女能手”等。這些簡介、傳略,在篇幅上接近於條目,字數大約數百字或略大於條目,近千字篇幅。但一般不超過千字。

(2)人物特寫。所謂特寫,一般認為這是報告文學的一種形式,主要特點是描寫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具有高度的真實性,但在細節上也可做適當的藝術加工;或者認為這是電影藝術的一種手法,拍攝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特別放大(多為人的面部表情),即特寫鏡頭。這是漢語辭典上的解釋。在此,使用“特寫”這個詞,肯定了對人物具體形象和富於個性的細節描寫,即在撰寫人物時可適當加工,也意即在於避免“通訊味”,如寫事,則何時何地發生了什麼事;寫人,則先發獎,後過程,愛人埋怨和孩子遭罪……如此記述缺乏文采,也無趣味。敘述多於描繪,句式缺少變化,不注重人物個性和生動細節,不靠鮮明形象而單靠疊床架屋的形容詞。在文字上要求以特寫形式立體地凸顯人物個性和思想境界,同時在圖照上也要求以特寫鏡頭展現人物精神風貌。《福建建設年鑑(2016)》就採用這種體裁和形式,隨文配圖,增強直觀效果和資料價值。

(3)人物條目。從形式上,與其他類目、分目主要內容的形式保持一致。但在內容表達上,可以突破以往年鑑人物條目的一般編寫方法,即以人物姓名為條目標題分別進行介紹,內容不外乎姓名、性別、年齡、單位、職務、簡歷、主要成果或貢獻等,而在幾百字的短小篇幅內,注重動態性的記述,彰顯人物的個性和獨特的業績、典型的事例。這在年鑑人物採編中,甚至在整卷年鑑編纂中,難度是最大的,同時其難度無疑也大於採用特寫、傳略等其他形式。

(4)人物圖照加圖注。這是一種比較直觀也較容易感染人、震撼人的年鑑人物形式。但在年鑑編纂中,專門以這種形式記載年度人物的,卻很少看到這種獨特做法。有的年鑑如《福建年鑑(2015)》,在前彩中有張人物圖照,圖注:2014年8月18日,“中國橫渡第一人”張健,率海峽兩岸14名游泳健兒接力橫渡臺灣海峽,經過5天4夜的行程,於8月22日中午1時許在福建平潭龍鳳頭海灘成功上岸。如果像這樣集中一個年度的“新聞人物”,或當年取得成就而獲得高級別榮譽的各行各界英模人士,那麼,年鑑人物版塊一定具有極大吸引力、影響力和生命力。

本文所提年鑑人物,主要是指對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做出或加以客觀真實而又生動形象描述,並予以突出記載的年度人物,不包括年鑑人物類目或篇目內其他表、錄、一般簡介等體裁或形式。

那麼,對將收入並永載年鑑的典型人物的稿件,如何把好入編人物的最後一道質量關,個人認為,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和細節:

首先,文字上要求質樸而有文采。人物採寫要像事實本身那樣質樸,不加粉飾,摒棄拔高,更不能有絲毫虛構和捏造。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在談到寫作時曾說過:“表達的光輝和文字的光彩都在於質樸,沒有什麼比質樸更好的了。”生活本來是什麼樣,我們就把它寫成什麼樣。越貼近生活,也就越貼近讀者。當代著名文學家徐遲說:“文章寫得樸素,其目的就是為了顯出文采來。”這對年鑑人物文稿採寫來說,無疑也是金玉良言。

其次,講究意境或主題昇華。我們知道,文學作品講究意境或主題的昇華,有時可以通過議論和象徵、比喻等辦法說出,或用一個傳說昇華意境,如報告文學作品《雕塑幕後的世界》,寫舞蹈家胡果剛死在自己的事業上:“在濟南千佛山,我聽到過一個傳說,一位石匠,決心一輩子刻完一千尊石像,他刻完九百九十九尊,自己也到了白髮蒼蒼、精疲力竭的程度,他靠在石座上,想休息一下,結果再也沒有醒來,他成了第一千尊石像。胡果剛同志就是這樣一位石匠。”這裡所引用的傳說,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意味深長,能給人留下印象深刻、引人思考和耐人尋味的空間。也由此可見,講求主題昇華的重要性。如何深化主題,無特定法則可循,關鍵是撰稿人思想要深刻,並及時地找到表達這一深刻思想的方法。

再次,做到精煉,並做好版面編排。在文稿上,做到精益求精,該壓縮、濃縮的要捨得忍痛割愛,刪去可有可無的字詞、句子甚或段落。特別是有的不夠感人的一般事例,或比較無味的情節、細節,更要刪除掉。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凸顯出來,才能像前面提到的“以一當十”。在這方面,值得提到並可資年鑑人物編寫借鑑的《福建建工集團總公司志》中“人物特寫”。該志書記錄了福建建工集團總公司自建國初期至20世紀末近50年的企業發展史,其中“企業文化”中的“人物特寫”,共有22位勞模、優秀專家、巾幗英豪等人物事蹟描述,篇幅長短不等,長約幾千字,短的才數百字。文字表達總體上給人印象是特別精煉,又富有文采。下面舉兩個人物的小片斷,感受其中的精彩文字:

50年代初,福州地區新建的建築傾斜、裂縫現象比較嚴重,不僅經濟上損失慘重,而且還造成社會心理的恐懼。

這種不正常狀況使剛出校門、胸懷大志的年輕人陳皓彬坐立不安。在日記上,他寫下了這樣壯語:“此生不吃透福建地基,死也羞於埋在地下!”從此,他的一生就在工地上、試驗室裡和書桌上度過。每一塊石塊都浸透他的汗水;每一組數據都包含著他探索的艱辛。

這段文字中提到的陳皓彬,就是特寫標題所示《探索地基奧秘的人》,福建省建工集團總公司高級工程師。文章從1992年的一天,一部凝聚著他全部心血和智慧的書《福建建築地基基礎勘察設計規範》由福建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引起了福建省建委領導人和專家們高度評價寫起,然後截取了40年前、1976年代等幾個橫斷面,簡述他的理想的實現。整個篇幅精煉簡潔,主題鮮明、突出。這與撰稿人反覆琢磨、推敲和精心提煉分不開。

再透過《人生的高度》,看看一線女煙囟專家韓益群:

第一次接受“無井架液壓滑模工藝”施工前的情景又從她眼前閃過:她沒日沒夜如飢似渴地翻閱著大量有關資料。讀著,讀著,她的心不時感到一陣緊縮——

那一幅幅傾斜、扭曲、倒塌的照片……

那一起起在施工中突然出現的傷亡事故……

她驚愕了:

“滑模一路原來也是如此艱險呵!”

如今她承擔的是國家重點工程——福州火電廠210米煙囪的施工任務,無論是這一高度和施工難度,都與第一次不一樣了……

它每天要頂著4、5級甚至8、9級海上季風的襲擊;

它所塑造的煙囪正植於典型的軟土地質之上……但她充滿自信。她指揮施工的210米煙囪,以高昂的姿態向上空滑升。

1987年3月11日,人們在歡呼滑模到頂時看到,210米高空上的滑模平臺上,一面經歷了74個晝夜磨難,被狂風暴雨撕成布條的突擊隊旗仍自豪飄揚。13日,工地祝捷會上,駐工地華東電力設計院總工毛文治說:“煙囪筒體順直、光滑,中心位移等均達到國家規定的優質品標準。”

由此可見,撰稿人以怎樣飽滿的情感,以怎樣細緻的筆觸,真實地、生動地、血肉豐滿地,而且極其精煉地勾畫出了活生生的——現實中實際存在的——典型人物,尤其是擷取一些生動的細節,採取蒙太奇跳躍式的表現手法,在記述人物美好心靈和精神風貌的同時,也描寫出了他們同各種困難、阻力的鬥爭,富有強烈的時代色彩和時代聲音,能給人們以健康、積極向上的鼓舞力量。

在做到文字精煉的同時,還要在付印之前做好版面的精心編排。如即將付印的《福建建設年鑑(2016)》,其中“建設人物”篇,在版面編排上參考了一些畫報的做法,即採用光亮的銅版紙;圖照該放大的放大;文字字體與條目不同,使之更為醒目;版面上適當留白,或兩張圖片大小相銜接相疊印等,儘量讓版式裝幀得美觀大方,在讀者中能產生一種首因效應,更具有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只有編好年鑑人物,才能更立體地展現年鑑人物風采,彰顯年鑑靈魂。為此,我們務必高度重視年鑑人物的編輯加工,包括對將要採編的人物的瞭解、權衡和確定,人物有關資料包括形象生動的圖片徵集、深入現場採訪和文稿的精心撰寫,還有就是人物主要感人事例尤其是能凸顯人物獨特個性和思想閃光點的編輯加工等。為此,我們還要多加學習有關採寫理論知識,提升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包括文學寫作等多方面的素養。在這裡,不由得想起前輩著名作家徐遲和他寫的報告文學作品《哥德巴赫猜想》,1978年在《人民文學》雜誌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報紙紛紛轉載,電臺連續廣播,人們爭相傳閱,可謂家喻戶曉。竊想,這種現象能否也在年鑑上出現?其實,只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敏銳的觀察力,能捕捉到能引起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並及時地反映出來,同樣也能產生廣泛的影響力。

五、結語

提升年鑑質量,把年鑑編活,編成精品,除了重視搭設好年鑑骨架(篇章設計),充實年鑑血肉(條目和數據等),更要用心編寫好年鑑人物,提升、彰顯年鑑的靈魂。但在年鑑編纂中,年鑑人物類目或篇目的設置、編寫往往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殊不知,只有編好年鑑人物,才能彰顯出年鑑的靈魂,使年鑑真正活起來。為此,作為編纂者,包括編委會成員,主編、副主編、編輯部專業人員以及一線提供資料的撰稿人,首先要增強為時代英模人物立傳意識,明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人文關懷燭照年鑑編纂,燭照現實社會生活。其次,要把握好入編年鑑人物的基本範圍和選定標準,深入徵集資料,精心採寫,同時做到人物體裁、形式多樣化,包括傳略、特寫、條目及圖照加圖注等,從而更好地反映年度人物風采和時代精神。此外,通過對人物類目篇章的精心編輯加工,使年鑑人物更好地彰顯年鑑靈魂,進而為現實、為事業、為社會服務,起到年鑑所應有的教化、育人作用。

參考文獻:

[7]中國新聞年鑑雜誌社編:《中國新聞年鑑(1994)》,中國新聞年鑑雜誌社,1994年,第443頁。

(完)

(本文原載《中國年鑑研究》2018年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