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質疑市面上「糖精棗」 砸陝西冬棗牌子 商販說法不一


市民質疑市面上“糖精棗” 砸陝西冬棗牌子 商販說法不一


19日,論壇網友@唐人 發帖稱收到朋友送的一箱冬棗,棗子成色發紅發暗,味道甘甜如飴,沒有冬棗本來應有的木質口感。僅僅在家裡放置了四天後“幾乎全部黴變長毛”。禁不住懷疑是“拿什麼甜蜜素洗刷浸泡後才是這樣”。

市民質疑市面上“糖精棗” 砸陝西冬棗牌子 商販說法不一


網友評論

記者走訪胡家廟果品批發市場以及交大街一蔬菜水果市場發現,對於“糖精棗”、“藥水棗”商戶說法不一。

市民質疑市面上“糖精棗” 砸陝西冬棗牌子 商販說法不一


網友發帖:是誰在倒陝西的勢,砸冬棗的牌子?

近日,華商論壇網友發表圖文貼稱:前幾日一好友送本人一箱他們家鄉的特產冬棗。根據往年的經驗,回家打開後看了一下成色,其本該應有的綠色發黃,紅色發暗,隨吃了幾顆,脆甜如飴,但完全沒有棗子本來應該有的木質口感。果不其然,到昨天才在家放置第四天,包裝盒打開後讓人一驚,棗兒幾乎全部黴變長毛。媳婦說,這和往年一樣,肯定是拿什麼甜蜜素洗刷浸泡後才是這樣。這樣的冬棗企業倒的是陝西整個冬棗的勢,砸的是咱陝西的招牌啊!

不法商販售賣“糖精棗”,一是為顏色好看、賣相好;二是可增加冬棗果皮層的甜度。而作為浸泡“糖精棗”的原料糖精鈉是一種化工產品,其甜度約為蔗糖的500倍。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在食品中的功能是甜味劑、增味劑。但是,食品工業中嚴格設置了糖精鈉的最大使用量,新鮮水果也不在糖精鈉的使用範圍內。

走訪:市場少見“糖精棗” “概率事件”仍需防範

26日,記者來到了胡家廟果品批發市場走訪,多數攤位都有冬棗出售,且都以陝西本地的大荔冬棗居多。市面上常見的冬棗批發價在5元/斤——8元/斤不等。有商販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冬棗分兩種,分別為大棚棗和露天棗,大棚棗個頭大,口感甜,含水量多,顏色也較紅,價格相對高。而顏色青綠的露天棗相對便宜,口感稍微遜色。記者從攤販處得知,正是這些青棗更容易出現市民所說的“糖精棗”問題。“貨賣一張皮,有人用糖精、甜蜜素泡了就好賣了。”記者在市場裡走訪詢問了5家批發攤點,多數攤位的棗顏色青紅均勻,買回的冬棗甜度也算正常。

市民質疑市面上“糖精棗” 砸陝西冬棗牌子 商販說法不一


那麼,是不是存儲方式不當造成了網友反映的“黴變長毛”?記者詢問了一位做水果生意十幾年的商販,“正常成熟的冬棗就現在這個溫度,常溫放四五天是不會有這種情況的。你說的這種很可能就是商家給催紅和沾藥了。”

還有一些商販告訴記者,工商部門和市場方也會有定期檢查。“誰敢頂風作案賣糖精棗?我聽說有人用甜蜜素泡的,跟糖精一樣甜,對人沒啥傷害,不過我們不做這不道德的事。你自己拿回去加點熱水和甜蜜素就能泡出來好看的紅棗。” 一名商販說。

對於發帖網友的“概率事件”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這個在業內早已司空見慣的法子仍然在暗裡佔有一定的市場。

市民質疑市面上“糖精棗” 砸陝西冬棗牌子 商販說法不一


疑似“糖精棗”如何辨別?果農:不能只看一張皮

如何辨別“糖精棗”避免入坑?有著十幾年栽種售賣水果經驗的商販說,看、摸、嘗,用這三個方法,基本可以認出問題棗。

“別光看這好看就買,正常成熟的棗紅色和青色是慢慢過度的,紅色也不那麼濃,你看那些分界線明顯的就少買。”

市民質疑市面上“糖精棗” 砸陝西冬棗牌子 商販說法不一


浸泡過的棗紅色更為濃郁

市民質疑市面上“糖精棗” 砸陝西冬棗牌子 商販說法不一


從外觀來看,泡過糖水的冬棗,紅色看上去並不自然,與果子成熟的紅色是不同的。且紅色與綠色界線分明,一眼就能看出。泡過的棗,棗蒂位置多數發黑、發蔫,而自然成熟的是青色、新鮮的。

甜蜜素浸泡過的棗,摸上去會黏黏的,且冬棗的表皮會發皺,摸起來感覺發軟。而普通的冬棗,摸起來是比較硬的,表皮摸上去也比較光滑。

用舌頭舔時,“糖精棗”表皮能嚐到明顯的甜味,細細品味會感到苦,而用水沖洗後,表面的甜度會降低。一般來說,“糖水棗”的甜都在表皮,如果表皮甜過果肉,那麼就有可能是浸泡過糖水的。

記者瞭解到,有研究顯示,半紅期棗中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性都要高於全紅期的棗,因此,自然生長的青裡帶紅的冬棗才是優質的選擇。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棗表皮含有不可溶性的纖維,較難消化,吃時一定要充分咀嚼,儘量不要“囫圇吞棗”。

市民質疑市面上“糖精棗” 砸陝西冬棗牌子 商販說法不一


冬棗保存有技巧:採摘、通風有講究

對於西安市場上出現的疑似“糖精棗”,也有人認為是儲存方式不當導致果肉黴變。那麼如何保存才會長久呢?記者在走訪時瞭解到,多數商家所存的貨物幾乎都是在最短時間內銷完,不會存貨過多,一到兩天時間內正常的冬棗很少出現黴變發爛的現象。“批發市場貨多,主要是保溼、通風工作做的好。家裡存放的話要挑選,不要有蟲咬和磕碰的地方,棗上都要帶著把,不然就會從這些地方開始壞,然後把棗裝入塑料帶,排出空氣,扎口放入冰箱冷藏中,基本是一個月是沒啥問題的。”

除了簡單的冰箱儲存,商戶還介紹說採摘成熟到哪種程度的冬棗也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選擇合適成熟度冬棗,根據果面著色比例,可將冬棗成熟度分為白熟(無著色)、初紅(開始著色至1/3紅)、半紅(1/3紅至2/3紅)和全紅(2/3以上紅)。家裡額貯藏用的冬棗最佳採摘成熟度為初紅,長期保鮮的效果相對較好。

大家認為賣這種對身體有害的商家該怎麼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