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楊海軍:凝聚力量強突破 務實擔當真脫貧

凝聚力量強突破 務實擔當真脫貧

——千陽縣城關鎮惠家溝村第一書記楊海軍


今年春節剛過,我很榮幸地被組織選派到省級深度貧困村——千陽縣城關鎮段家灣村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這對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團結帶領村脫貧攻堅“四支力量”,理思路、強基礎、興產業、抓民風,務實擔當,攻堅克難,村上實施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6個,投入資金600多萬元,脫貧攻堅給村上帶來了變化、給群眾帶來了實惠。


「第一書記」楊海軍:凝聚力量強突破 務實擔當真脫貧


一、依靠黨員幹部,在理清思路中凝聚力量

段家灣村位於馮家山水庫的上游,屬於水庫淹沒區、發展限制區和半乾旱、半山區。這裡交通不便,發展落後,群眾收入低,全村237戶、91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達到了142戶、558人。

自己組織“四支力量”隊伍深入農戶聽取意見,分層次召開群眾代表會、黨員幹部會,通報村上發展規劃,徵求群眾意見,力求項目實施精準。經過深入調研,我們提出了圍繞“整村脫貧退出”一個目標,扭住“設施提升、產業興旺”兩個重點,組建“產業發展、設施改善、環境整治、便民服務”四支脫貧攻堅小分隊,辦好“人飲管網改造、道路整修、太陽能路燈安裝、果園改造提升、扶貧工廠搭載、公益性崗位落實”等十件實事的發展思路,形成了共識,凝聚了各方力量,為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礎。


「第一書記」楊海軍:凝聚力量強突破 務實擔當真脫貧


二、實施扶貧項目,在精準脫貧中全面發力

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從項目、資金等各個方面予以傾斜和支持。作為第一書記,自己認真組織實施好項目,把政府的錢花到“刀刃上”,把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

一是提升設施保障脫貧。投資38.8萬元,對全村人飲管網進行改造提升,徹底解決了群眾吃水難的問題。投資12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25盞,修建花壇380平方米。投資22萬元,加蓋汙水渠2200米。投資100萬元,硬化、沙化的10公里道路,被群眾稱為“小康路”。18戶貧困戶實施易地搬遷,徹底解決群眾“住房難”問題。


「第一書記」楊海軍:凝聚力量強突破 務實擔當真脫貧


二是特色產業引領脫貧。投資16萬元,對130畝櫻桃園、80畝桃園進行了改造提升,修建了遊步道和管護房。投資142萬元入股發展食醋產業。依託千湖溼地公園,落實公益性崗位60個,年增加收入60多萬元。全村貧困戶家庭有50多人長年在北京、上海、蘇州、西安等大中型城市打工。

三是先進典型帶動脫貧。組織人員把村上湧現出來的各類先進典型人物的事蹟整理成故事,配上圖片,製作成故事牆,用身邊的故事教育身邊的人。“紫山藥種植撐起半邊天的李雪萍、貧困村走出的全國騎行冠軍耿龍飛、養豬狀元童武成、養羊大戶羅明傑”和村上的好媳婦、好婆婆、好黨員的故事受到了群眾的稱讚。《寶雞日報》以“建起故事牆、傳遞正能量”為題進行了宣傳報道。村上扶貧扶志學校開展授課活動10次,開展道德評議3次,表彰獎勵脫貧攻堅示範戶10人。

四是項目超市助推脫貧。建立村精準脫貧項目超市,其中村級項目9個,按照“八個一批”要求,落實貧困戶項目超市項目1500個,戶均扶貧項目達到10個以上。


「第一書記」楊海軍:凝聚力量強突破 務實擔當真脫貧


三、轉變工作作風,在服務群眾中增強本領

我們精心設計製作了“段家灣村駐村扶貧幹部信息卡”,公開駐村幹部和村幹部的電話信息,把信息卡發給每一位農戶,讓信息卡成為了工作組和群眾聯繫的紐帶。

剛到村上不久,一位老大娘打來電話,說她家裡好幾天沒有水了。我聽了就急忙拿起電話聯繫便民小分隊的隊員。半個小時以後,我就和縣城的李師傅一塊來到了老大娘的家裡幫助檢修。老大娘感動地說:“你們來的這麼快,我真沒有想到。”

人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貧困戶張某80多歲了,經常和女婿鬧矛盾,多次到村上反映要調解,村幹部以家務事為由不予受理。我卻執意把村上幹部叫齊,叫來老張和他的女兒、女婿,面對面調解。經過耐心細緻地說教,老張女兒、女婿承認了錯誤,老張也原諒了他們,一家人和好如初。老張高興地說,他家鬧了幾年的家庭糾紛終於解決了,感謝共產黨,感謝共產黨的好乾部。

我常對村組幹部說:“要嚴格要求自己,要一碗水端平。”在今年的低保評審中,一戶貧困戶為了評上低保,給村主任和組長買了香菸和水果,放在窗臺人就跑了。知道這個情況後,我及時召集村組幹部,叫來當事人,給他講低保評審的標準和程序,讓他不要壞了幹部的名聲。當事人聽了後感動地說,感謝組織對他的關懷,召集這麼多幹部專門說他家的事,他聽了心裡也就清楚了。說完後,提著東西高高興興地走了。

這些細小的事情每天都在我的身邊發生,讓我一點點地重新認識農村和農民。有人問我,駐村脫貧工作苦不苦,我說:“駐村工作比起紅軍兩萬五,不苦,比起總書記工作過的梁家河,不苦也不累。”


母親高血壓病犯了,我沒有時間領著去治療,女兒大學畢業找工作,我幫不上忙。我想,如果通過我們每位駐村扶貧幹部的努力,能夠換來成千上萬貧困戶的幸福,那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