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大家知道的秘闻野史~~?

好酷龙仔


我来说一个野史吧,按这个说法,宋、元、清的皇帝都姓赵!

大家知道,唐朝之后是宋朝,北宋被金国灭亡,此后金国又被蒙古灭了。朱元璋打着反元复宋的旗号建立了明朝,而清兵入关又代明建清。清朝在入关之前叫后金,表示跟当年的金国是一体的。

可是,曾经有一种看法,认为满清的皇族可能是当年被金国抓到北方的宋徽宗那一批人的后人。爱新觉罗其实是赵家人,他们不是入关,他们是回家。

这是怎么回事呢?

满族人昭连就在《啸亭杂录》卷10《宋人后裔》中曾经记录了这么一段:两汉以下,只有宋氏最为悠久,虽屡遭变迁,其业犹存。即使亡国后,其后裔也没有遭到酷毒。野史说元顺帝是天水苗裔,事虽暧昧不清,但未必有来头。今日董鄂冶亭总督考自己的宗谱,乃知其先人为宋英宗越王的后裔。后为金人所迁,处居董鄂,以地为氏。数百年之后,尚有巍然兴者,何盛德之至也。

这个话石破天惊,等于说宋朝、元朝、清朝皇帝都姓赵?康熙、乾隆这些人是宋徽宗后代。

为什么这样说呢?先看这一句:野史说元顺帝是天水苗裔。

天水就是指赵匡胤这一家。他们属天水赵氏。

等于说元顺帝是赵匡胤的后代。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事情传说的版本很多,选一个版本简单说一下,据说南宋灭亡之后,忽必烈把女儿嫁给了投降的南宋皇帝宋恭帝,然后生了一个儿子妥欢帖睦尔,妥欢帖睦尔被元明宗收为养子。经过各种波折,妥欢帖睦尔当了元朝皇帝元顺帝,所以,元顺宗是赵匡胤的后人,应该姓赵。

这是有关元朝那些事,清朝那些事,也是糊涂帐。

这段话还说,董鄂冶亭总督考证自己的宗谱,认为自己就是宋英宗越王的后人。被金国人迁到一个叫董鄂的地方。就以此地名为自己的姓氏。数百年竟然又复兴了,真是牛叉叉啊。

董鄂冶亭也名铁保,是满洲正黄旗人,他所说的这个董鄂城也是存在的,它跟清朝原本的都城赫图阿拉很近。

那么,这个说法有没有别的旁证呢?

有的,比如《清史稿·铁保传》里就说董鄂氏,满州正黄旗人,先世姓觉罗,称为赵宋之裔,后改今姓。

说完这个董鄂氏,我们再来看满清的皇族爱新觉罗,他们跟赵宋皇族有没有关系呢?

先分析一下爱新觉罗这个姓,这其实是一个复合地望姓,什么叫复合地望姓呢?就是在姓之前加上地望,比如姓李的有陇西李姓,也有赵郡李姓。这个爱新觉罗也分两块。一块是爱新,一块是觉罗。觉罗是正式的姓,爱新是后面加的定语。

我们先聊这个觉罗,这是什么意思呢?据有的人分析,这个觉罗其实就是赵的意思。

据说,宋徽宗到了北方之后,为了避免金人偷听,发明了一种徽宗语,把语音进行变化,这个赵就变成了觉罗。当然,也有的人认为,觉罗确实是赵的意思,但不是发明了什么新语言暗号,而是满语就是把赵念为觉罗。

当时,这个觉罗很多种,尤其里面有一个叫依耳根觉罗。觉罗我们介绍了是赵的意思,那依耳根是什么意思呢?在满语里是贱民和穷鬼的意思。

赵宋皇族到了北方,都是俘虏的身份,当然是穷鬼了。 此外还有舒舒觉罗、通颜觉罗等等。这个爱新觉罗原本也不叫爱新觉罗,也不知道是什么觉罗了,大概不是什么好听的名字。后面他们这一族发达了,感觉再叫什么穷鬼就不好听,改成了爱新觉罗,爱新是金子的意思,表示是黄金家族。穷鬼赵就成了黄金赵比如东北F4成员赵四。

关于这个,还有很多例证,比如《皇朝通志·满洲八旗姓》记载:伊尔根觉罗姓,其汉姓即为赵。

在《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

这是以语音的说法,还有人从地名上考证,认为努尔哈赤祖先住的地方就叫觉罗,而这个觉罗城就是当年关押宋徽宗他们的五国城。

那么,还有没有一些证据呢?

还有!

比如乾隆皇帝在讨论南宋跟金国那个是正统时,以金国继承者自居的他竟然说南宋才是正统。而他最佩服的一个皇帝叫宋仁宗。更早的顺治跟康熙两个皇帝曾经下令大批的旗人改姓赵。又比如朝鲜使者竟然称康熙皇帝为赵玄烨。也不知道朝鲜同志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消息。

而在满清灭亡之后,皇族很多改姓金。但在东北的觉罗基本全部改姓赵。而且他们听说有的觉罗后人改姓金,很吃惊,认为姓赵才是正确的。

那么,到底爱新觉罗家族是不是赵家人啊。

前年,复旦大学的生命科学院曾经给爱新觉罗家族基因测序,发现基因中有一个 F1396 支系。这个支系在满人或者蒙古人中常见,但在有家谱记载的赵宋皇族后人中没有测到。据此,他们认定,爱新觉罗绝对不是赵宋后人。

当然,也不能就此认定,毕竟科学也有出错的时候。

且期待更详细的研究吧。反正,赵家人真牛!


脑洞历史观


秘闻野史,说来就是花边野路子,不很靠谱的小道消息了。

这儿倒是有一个。


话说康熙年间浙江海宁有个姓陈的人家,与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交情不错,一年,两家同时诞生了婴儿,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雍正说把你们家孩子抱过来看看,可抱进去的是个男孩,抱出来的竟是个丫头,陈家人由于忌惮雍正的权势,打算吃了这个哑巴亏。这个被抱进去的男孩,后来继位当了皇帝,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后来乾隆权利稳固之后,对于自己的身世也有怀疑,所以在他的南巡途中,多次去海宁陈家,久久不出,后世人都猜测乾隆是去探亲。这就是清朝四大奇案之一的狸猫换太子。


烤土豆大师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说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历史是一个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真假混杂的现象尤其明显,有些野史已经被后人当成了真实。小编列举一些有名的秘闻野史,供大家赏读:

1、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驿,而是逃出生天,秘密逃到了日本。

这种说法在中国和日本都广泛存在。

日本著名女艺人山口百惠曾经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代。

2、顺治帝并没有病死宫中,而是痴情深种,出家到了五台山为僧,电视剧《康熙大帝》就采用了这种说法。

可是在史书中从来都没有这样的记载,最早出现整个说法的,是徐珂撰写的《清稗类钞》,徐珂是1869年出生,卒于1928年,距离顺治帝驾崩早已过去了200多年。

但神奇的是,顺治帝出家的故事早已街知巷闻,很多人都相信。

↑雍正坐稳了拥有最多野史秘闻的第一人↑

3、雍正帝使用了非法手段获取皇位,传闻说他修改了康熙帝遗诏,把本来传给十四阿哥的皇位抢了过来。

此传言早已经被证伪,然而仍有极强的生命力。

4、野史传说,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其实这则历史,就连司马迁都没有搞清楚,《史记》中关于秦始皇与吕不韦的关系,记载出现自相矛盾。

以上都是众所周知的野史秘闻,再来说一些不为人广知的野史:

↑so what?长尾景虎是女人?↑

5、日本野史秘闻也很有想象力——传闻说日本战国时期的“军神”,又号“长尾景虎”的上杉谦信其实是一个女人,最后死于常见于妇女的血崩之症。

6、关于李自成。

传闻说李自成是明末大太监魏忠贤的私生子。

另外,李自成并没有死于乱军之中,而是逃亡成功,化名为奉天玉和尚,圆寂于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一直活到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

7、最搞笑的一则野史是这样说的:法国大革命期间,断头台每天都砍掉不少人的脑袋,人头滚落到台子下面,一群熊孩子把人头拿来当球玩,结果发明了篮球……

你信吗?

你信不信没关系,反正肯定有人会信。


我见青史多妩媚


大清同治三年(1864年)夏,曾国藩率领湘军一举攻克天京,太平天国走向末路穷途。擒贼先擒王,曾国藩拿下天京,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洪秀全和他赃物。

洪秀全暂时没找到,曾国藩就派人寻找洪逆的赃物。洪秀全建国称王,他的印玺当然是最有力的谋逆铁证,湘军很快找到了玉玺两方,金玺一方。

曾国藩惊喜异常,马不停蹄把这三方印玺送往北京。面对眼前的“赃物”,慈禧太后和小叔子恭亲王奕䜣商量一番,最终决定,既不销毁,也不当众展示,暂时存放在军机处。

清代军机处位于乾清宫门外的一排房子之中,这里冬暖夏凉,适合办公,保卫工作做得也不错。

皇宫其他地方站岗的人是普通侍卫,而这里站岗的都是二品以上的官员。

如此戒备森严的地方,按理说不至于发生盗案,可是印玺存放一年后,在同治四年八月,其中的金玺突然神秘失踪了。

当时正是捻军为乱的节骨眼儿,洪秀全的印玺丢失,万一被捻军利用那麻烦就大了。

慈禧太后大为恼火,下令严格保密,并以恭亲王为专案组组长,全力彻查盗案。

恭亲王一开始在太平军余孽身上找思路,有人提醒他,盗贼既然偷了金玺,而放弃玉玺,说明此人是贪图钱财。

恭亲王认为有理,于是派人到京城各大首饰店铺调查。几天后,调查有了结果,京城万长盛金铺老板承认把金玺熔化成了十根金条。

盗贼竟然是道光朝宰相穆彰阿的儿子——军机处章京萨隆阿。

慈禧太后哭笑不得,堂堂军机处发生如此丑闻,这个官二代也太给旗人丢脸了。

军机处大臣奏报:撤销萨隆阿军机处章京、刑部郎中职务,交由刑部审讯,按律定罪。

按照惯例,萨隆阿是要被拟定死刑的,意味着皇帝批准后,次年秋后处斩。

御史张观钧给皇帝提建议,他认为萨隆阿一案很特殊,所以处斩不必等到第二年,应当立即处死,大快“国人皆曰可杀”之人心。

出人意料的是,皇帝批示:萨隆阿固然有罪,但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岂能随意处斩?——这时候强调满汉平等,意味深长。

萨隆阿品行顽劣,何以进入军机处?无外乎靠着老爹的人脉庇护,有强有力的后台人物撑腰而已。

后来他去了哪里,是被判刑处死?还是买通关节藏匿起来?没有下文,成了晚清一桩悬案。


汉周读书


1,刘备是刘关张中的大哥,但是刘备年纪比赵云和关羽都小,其中关羽比刘备年长一岁。



2,董卓年少时喜欢行侠仗义,后来打仗立了军功,把朝廷赏赐的物品全部分给了将士们,自己丝毫未取。




3,我们所知的屈原他既不姓“屈”而且名也不是“原”。屈原姓芈,屈氏,名平,字原,秦朝以前人们称氏,不称姓,氏后面直接接的名,故在当时他叫屈平。

4,同上,姜太公,吕氏,名尚,字子牙,我们应该称呼他为吕尚;吕尚的后裔齐桓公应叫作吕小白。

5,秦始皇在统一之后没有杀一个功臣,但是在统一之前,他杀了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物,这个人叫吕不韦。

6,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世家大族最猖獗的时期,这时期的末代皇帝基本上都被权臣篡权了。

7,东汉才女蔡文姬原名蔡琰,字昭姬,西晋时为了避讳司马昭,改字文姬。

8,刘裕在篡夺东晋帝位时已将近60岁高龄了。


9,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王朝的皇帝大多都短命,活得最长的是太武帝拓跋焘,活了44岁,其次是他爷爷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活了38岁,排第三的是孝文帝拓跋宏,也就是元宏,活了32岁,其次的也有活到30的,但是大多十几岁到二十几就挂了,当然也有很多不是正常死亡,而是宫廷政变。

10,隋炀帝杨广原名杨英,后改为杨广。

11、高句丽和高丽是两个王朝,杨广三征的是高句丽而不是高丽。

12、西汉初期刘邦的一个将领叫周昌,是个口吃,有一次把“期”说成了“期期”;三国时期有一位将领叫邓艾,也是个口吃,经常把自己的“艾”说成“艾艾”。后世把他两合为一起编了个成语叫“期期艾艾”,形容人在口吃的时候说话不流利、吞吞吐吐。

13、唐朝时期北方的回鹘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又叫回纥,这个民族和唐朝关系很好,曾联手灭掉了突厥。而在唐朝安史之乱后,回鹘人并没有趁火打劫,而是帮助唐廷平定叛乱,相比之下唐朝的另一个邻居吐蕃心眼就坏多了,曾趁唐朝内乱出兵攻占长安。

14、明朝有十三位皇帝,但是北京明十三陵只埋了十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死后葬在南京,建文帝未知,明景帝朱祁钰(明英宗弟弟)的陵墓葬在西郊玉泉山。

15、中国历史上有五位皇帝被外族俘虏,分别是西晋的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北宋的宋徽宗、宋钦宗,还有一个就是明朝的明英宗。

16、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是刘邦夫人吕雉。



17、清朝后期收复新疆的功臣左宗棠,曾多次劝曾国藩自立称帝。


18、历史上宋江起义规模远不及方腊起义,方腊起义也不是被梁山的人消灭的,是被童贯剿灭的。

19、清朝皇帝对长子继承帝位的方法并不感冒,唯一一位长子继承了皇位的是同治皇帝。

20、历史上当了皇帝之后出家的皇帝有两位,一个是梁武帝萧衍,还有一个是顺治皇帝;出家之后再当皇帝的有三位,隋文帝杨坚、武周皇帝武则天、明太祖朱元璋。

21、有皇帝崇拜佛教,也有皇帝憎恨佛教。历史上有三位皇帝曾大规模禁止佛教运动,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周武帝和唐武宗,巧的是这三位皇帝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武”字,史称三武灭佛。

22、民国时期四大美女是阮玲玉、陆小曼、周旋、林徽因。


23、徐志摩、金岳霖和梁思成都喜欢林徽因,其中金岳霖爱得最深,为了她一生未娶。

24、这个历史上皇帝的年号大多是两个字如:洪武、建安、靖康,但是也有特例,比如汉哀帝的第二个年号是叫太初元将,四个字。四个字的还有很多,又比如武则天的年号天册万岁、万岁登封,北宋太宗年号太平兴国等等。但是还有更丧心病狂的,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年号叫:天授礼法延祚,西夏第三位皇帝年号:天赐礼盛国庆。真是不知道党项人怎么想的。

25、我国目前最长的姓氏有9个字,叫: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