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其實上一句更經典,其意讓人深思

中國的歷史文化一直備受人們喜愛,就連老外也是孜孜不倦的去學習,可見其淵博,要說到中國的歷史文化,我想很難有其他國家和中國相比較,畢竟我國曆史文化延續五千餘年從未斷絕,其中不光是文學作品,還有民間俗語,詩詞等等,其中很多的名句流傳古今,裡面的的含義更是讓人深思。就如今天我們要說的“一將功成萬骨枯”。

世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其實上一句更經典,其意讓人深思

我想這句詩句大家都不陌生了。這是一句唐詩,出自唐朝詩人曹松《亥歲感事》,一看這句詩就知道是和戰爭有關的,說到戰爭這是無任那個朝代甚至國家都無可避免的。就像這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戰爭,只不過有的是無硝煙的,而有的是硝煙四起而已。但不管是那個只要是戰爭就會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傷亡,不同的是輸的一方將領要麼默默無聞,要麼就是被人唾罵,而贏的一方將領凱旋後必然頭頂光環,受到帝王無盡的賞賜,有的還會流芳百世,當他們在享受這些榮譽時不知是否想起戰死沙場的那些將士。

世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其實上一句更經典,其意讓人深思

詩人在這裡絲毫沒有歌頌成功者(功成之將)的意思,也不是簡單的比較成功與代價的合算不合算,而是詛咒禍害人民的戰爭,對那些憑戰功取得高官厚祿的人是有意見的,對千千萬萬被綁上戰車效命戰場的戰死者寄予無限的同情。這就讓人很是疑惑,歷來大多都是讚頌將領詩句,而詩人又只是一個文人,怎麼會發出如此感慨呢。

世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其實上一句更經典,其意讓人深思

這就要說到當時的朝廷背景了。我們知道在人們眼中唐朝一直是繁花似錦,但終有敗落的時候,詩人恰逢唐朝落敗之時,當時唐朝節度使的勢力不斷壯大,朝廷無力控制天下局面,各地節度使之間摩擦不斷,大小戰事頻繁發生,胸懷報國之志的曹松,命運跟偶像杜甫非常相似,始終處於不得志的狀態。

世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其實上一句更經典,其意讓人深思

因為他雖然一生都在為生計奔波,但也一生都在讀書考試並吟詩作賦。他夢想著一朝中試,為官做宦,報效朝廷,兼惠家族。對未來之路充滿信心,堅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定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然而現實給他上了一課,本想安心讀書的曹松,最終因為連年的戰爭不得不一直漂泊著,甚至沒有機會參加科舉。就連生存都存在問題,悲慘之狀可想而知。

歷經磨難,從未改變初心,看了太多因戰事背井離鄉之人,曹松內心極度渴望天下太平,他苦吟著,為戰亂中不幸的百姓,無辜的平民。他憎恨著,那些操戈作禍,裂地封侯的亂臣賊子。憤怒出詩人,他的《己亥歲二首》就是這種現狀寫出來的,其中的"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成名萬骨枯。"更是千古絕句。然而前面的這一句更有內涵、也是更經典的。

世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其實上一句更經典,其意讓人深思

即“憑君莫話封侯事”, 為何稱其經典呢?此句可理解為,踏上戰場的將領,不要想著憑藉功勳封侯拜將,你所取得的一切,都是成千上萬士兵用性命換來的。這句話是不是讓人一聽更加深思呢?

曹松的這首詩廣為流傳至今,並不是詩人無病呻吟,而是他自己親身經歷的多年感嘆。可見戰爭並不如其他詩句所描述的那樣瀟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