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百年老廠退出歷史的舞台,曾經我們都用過這家廠生產的商品

在歷史的舞臺中,有很多的百年老店依然風光無限,比如同仁堂,老鳳祥等等,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人們更加的注重匠心,對一些百年老店更加信任,但是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說的這家百年老廠,既和我們很熟悉,卻又淡出我們的生活中,這就是泊頭火柴廠。

一家百年老廠退出歷史的舞臺,曾經我們都用過這家廠生產的商品

在上世紀電力還沒有大量普及時,人們的生活照明都要使用煤油燈、蠟燭時,作為引火的火柴,成為每家每戶的標配,包括當時用柴火做飯,都離不開火柴。在當時有名的火柴就是由泊頭火柴廠生產的泊頭牌火柴。當初的投資人還是馮國璋,4萬大洋籌備起了這個廠子,改寫了國人依賴“洋火”的歷史,後來這個火柴廠變成了國家財產,也曾經是亞洲最大的一家。

一家百年老廠退出歷史的舞臺,曾經我們都用過這家廠生產的商品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打火機的大量使用以及其他替代品的出現,最終火柴也完成了在相對歷史時期的任務,退出的歷史的舞臺,結束了它百年老廠的使命。

一家百年老廠退出歷史的舞臺,曾經我們都用過這家廠生產的商品

有些老的工藝雖然已經遠離了我們的生活,但他曾經在歷史的舞臺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不應該就這樣將其遺忘,應該對其心存敬畏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