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雪、洱海月,来过大理才知道是小燕子最向往的地方


凡看过《天龙八部》的人,大概都会记得那个风流的段家王爷、痴情的大理王子段誉,以及他身边众多的大理美女。大理作为昔日的南诏国,自古就非常出名,可以说一直都是风花雪月、人杰地灵之地。大理古城,位于云南西部,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通往滇西、滇西北、滇西南的必经之地,历史上曾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

久闻名于世的大理古城,原名为叶榆城,也叫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天宝年间,是当时的南诏王阁逻凤在古城旁修建的一座城池。直到明朝的洪武十五年,大理古城才正式建造在如今的地段上。而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大理古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重新翻建的。

已经整修过的大理古城,从高处看它呈方形,四周有城墙围绕,东西南北处各有一城门,分别称作: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古城里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名为“人民路”,路两旁尽是鳞次栉比的店铺,手工店、古玩店、咖啡店、书店、清吧,每一家都趣味十足。


而大理古城里的城楼建筑,非常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被誉为古城第一门的“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大理的标志性建筑,曾有“天下文献存一楼”之说法。而雕梁画栋的五华楼,则是古代南诏国的“国宾馆”,是宴请贵宾的地方,当年高达五层,可容万人站立,宏大异常,传说历史上唐三藏去西天取经时还在这儿停歇过。

大理的这些城楼都是免费开放的,登楼远观,古城美景尽收眼底。所谓“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远处连绵不断的苍山环绕着齐整的古城民宅。大理古城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纵横交错的深街幽巷,把一大片民居划分得错落有致,如同一副棋盘。而街角边高大的树木,就如同在民居青瓦的缝隙里生长出来,十分养眼。

而夜色中的大理古城,更添氤氲迷离之美。夜幕降临之时,古城街边的灯光,或明或暗地照在古城的路上,晕染出一片流光溢彩;空气中飘洒着云南咖啡的清香,诱惑着行人在夜色中穿行。街两旁还林立着众多酒吧,传来的驻唱歌手的歌声,更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醉人的韵味。


而美丽的白族姑娘更是天生的歌舞行家,随便走过一个街口,就能见到拍打着大理手鼓,脸上洋溢着美丽的笑容的白族女孩,不禁让人从内心感叹这座古城别样风情的魅力。都说人是一座城最美的风景,此话在大理果然不假。

此外,到大理,还有一条“洋人街”一定要走一走。据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一些外国友人来大理旅游,便被古城吸引再也舍不得离开。他们留下来在这里开设了咖啡店、酒吧、西餐馆等,与云南本地的特色工艺小店、茶馆、饭店等相映成趣,形成了这条中西合璧繁荣的街市。

相信到大理旅游的人,很多是循着著名的“风花雪月”而来。大理的确有“风花雪月”之说,甚至在大理,餐桌上喝的啤酒,还有一个牌子就叫“风花雪月”,也可谓是十分应景了。但真正的大理的“风花雪月”,其实分别是指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和洱海月。


下关风即是位于洱海南端的下关,位于垭口,风不停歇;上关花是说洱海北端的上关,曾是一片开阔草原,鲜花铺地姹紫嫣红;苍山雪说的是苍山顶上,终年白雪皑皑;洱海月指洱海之上,月色温柔旖旎。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苍山莹雪与洱海明月了。如果能赶在一个月圆之夜泛舟洱海,你一定会把它列为人生中最独特的体验:玉镜高悬,清辉灿灿,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皎白发光的洱海月交相辉映,那景色令人无比心醉。

当年,电视剧《还珠格格》风靡全国,大理也一同声名远播。在这部电视剧里,真正的大理并未出现,只是作为剧里面小燕子他们拼命想要到达的理想地方。可剧中描绘的大理“家家流水,户户养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远离世俗的纷争与纠葛,和相爱的人一起地老天荒的美好生活,都深刻印在了人们的心里。

作为剧中人物最终美好生活的“乌托邦”,让很多人对大理有了无限美好的想象。而现实中的大理,历史厚重、风景绝美、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确实让人有着十足的眷恋。彩云之南的云南,风花雪月的大理,来了,就不想离开。作者简介:陆建华摄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