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衆包交通數據,Waze 幫助歐洲城市提高緊急響應效率

利用众包交通数据,Waze 帮助欧洲城市提高紧急响应效率

Google 旗下的眾包地圖應用 Waze 近日宣佈了過去一年,他們與歐洲緊急號碼協會(European Emergency Number Association/EENA) 合作的成果。從去年4月開始,EENA 嘗試使用 Waze 的交通數據提高法國、奧地利和意大利三國的應急響應時間。這篇報道是對這個項目的簡單介紹。

首先,對比 Waze 和常規的事故報告方式(例如電話),異常事故報告時間可以提高約30分鐘。但是目前,應急中心並不會根據這些初步報告派出救護車。因為在不少情況下,人員受傷情況並不嚴重到需要救護車。

Waze 的另外一個優勢是,利用實時交通數據,減少救護車的行駛時間;對比以前,Waze 將救護車的抵達時間減少了約4.5分鐘。而且實際上,即便在這個項目正式實施之前,意大利的救護車司機已經在使用 Waze 幫助選擇最優路線了。

和 EENA 的這項合作是 Waze “連接市民計劃(Connected Citizen Program)”的一部分。該計劃始於2012年席捲亞特蘭大市的颶風桑迪。當時,美國白宮要求 Waze 幫助人們發現他們周邊依然可以正常使用的加油站——這是災害事件中非常重要的信息——後來,這個事件演變成了“連接市民計劃”。

對於用戶來說,提供眾包交通數據的方式很簡單:開車時只要開著 Waze app,就可以向平臺提供數據。同時,一些用戶在空閒時間對地圖做實時更新和編輯。

為了確保緊急事件的真實性和嚴重程度,在某些用戶發現事故並且通過點擊“事故”按鈕或者通過語音上傳事故信息之後,Waze 會請求周邊的用戶確認事故信息。確認的方式也很簡單,如果事故真實,選擇“向上的大拇指”;反之,則選擇“向下的大拇指”。同意的人越多,事故描述也就越真實。

利用众包交通数据,Waze 帮助欧洲城市提高紧急响应效率

Waze 目前已經和全世界600多家緊急救助中心建立合作,因為節約下來的4.5分鐘對於生命危急的人來說非常重要。接下來,Waze 還在尋求和更多的機構合作;在不顯著增加用戶上傳和確認事故信息成本的情況下,提高城市救助的效率,的確是一件鼓勵利他精神的好事。

原文參考:How Google’s Waze crowdsourced traffic data to save lives across Europe


分享到:


相關文章: